37座城市平均薪資排行榜出爐,平均38人競爭一個崗位?

37座城市平均薪資排行榜出爐,平均38人競爭一個崗位?

山川網:7月4日,智聯招聘發佈《2018年夏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事實上,目前智聯招聘每季度都會發布一份類似報告。由於職場薪酬與每一位職場人都息息相關,所以話題可討論性與可傳播性都很不錯,是較高性價比的一種品牌推廣方式。

原報告內容是比較多的,我重點從中抽取了幾點重要的篇幅,和大家做下分享。

37座城市平均薪資排行榜出爐,平均38人競爭一個崗位?

首先是關於2018年第二季度的求職供需競爭情況,上圖中已標註供需競爭指數的定義是什麼,即簡歷投遞量/職位發佈量。使用這種方式對於作為招聘方的平臺統計數據很容易,但是多數人求職時都會同時投遞多家公司,所以部分媒體解讀成“平均38人競爭一個崗位”的說法是有誤導嫌疑的,所以標題中我打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相比2017年Q2、Q3、Q4三季度,2018年的Q1和Q2季度的簡歷投遞數量有了明顯的提升。排除年後是跳槽旺季這一因素外,2018年的整體市場環境並不太樂觀,尤其是一方面宏觀政策縮緊後(去槓桿),一方面監管不斷加碼打補丁後,接下來大批的中小微企業將更加步履維艱。

所以2018年求職人數相比2017年的大幅提升,一方面是一部分人再追求更好,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是遭遇職場困境不得不另謀出路。有跳槽意向的朋友,需要留意下當下是否是合適的辭職時機。

37座城市平均薪資排行榜出爐,平均38人競爭一個崗位?

關於2018年夏季的全國主要城市平均薪酬這件事,其實可講的不多。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招聘軟件的“平均薪酬”統計方法,主要來自於企業在平臺發佈崗位招聘時的標註薪資。

而真正的入職實際工資,和招聘平臺展示工資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這也造成了似乎不少人總覺得自己是在拖平均工資後退的感覺。

37座城市平均薪資排行榜出爐,平均38人競爭一個崗位?

高薪行業這事兒,昨天我們也剛推送過一次。金融、地產、互聯網,依舊是薪資水平明顯高過其他行業的代表。

至於受益於樓市行情的中介服務,標註薪資也是比較高的行業職業。但是從長期來看,可替代性高,可持續性弱。

37座城市平均薪資排行榜出爐,平均38人競爭一個崗位?

從小公司到大公司,競爭壓力逐漸升高。大公司是公司選擇人,而小公司往往是人選擇公司。

隨著公司規模的增大,求職競爭指數也在穩步提升。至於到了規模最大的10000人以上企業為什麼反而競爭指數有所下降,其實倒也好理解。因為這一級別的公司基本上都是業內最頭部的那一批,對於求職者的門檻明顯較高,很多求職在看到招聘要求時,往往就已經自覺不符,放棄投遞了。

37座城市平均薪資排行榜出爐,平均38人競爭一個崗位?

而求職者青睞大公司的原因也非常簡單——穩定可靠,前景可期。最重要的,是薪酬水平與福利制度相對都更好。

另外,從打造履歷角度看,大公司的工作經驗無疑是自身職場的加分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