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岳飞的忠臣,被斩时百姓集体跪求放过,刽子手都含泪自杀了!

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懂得为官之道才能在官场上走得长远、走得顺遂,但是世间除了功名利禄,还有一种东西叫民族大义、叫江山社稷。英雄之所以伟大、忠良之所以难得就是因为他们将这些别人不敢、不想、不在乎的东西看得比命还重要,“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具有此种气节的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岳飞,其实除了岳飞,在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让后人佩服的英雄,今天我们要介绍另外一位位伟大人物---于谦。

堪比岳飞的忠臣,被斩时百姓集体跪求放过,刽子手都含泪自杀了!

于谦出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祖上四代都是在朝为官,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却不再做官,隐居在杭州的钱塘县。但是于谦自幼志向高远,又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后来考取了进士踏上了官途,他的性格从幼年时期就定下了,读书时他特别崇拜文天祥的为人和民族气节,将他的画像挂在书房里,时刻激励自己为官要学文天祥,后来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只做了几个月皇帝的朱棣长子明仁宗病逝,其子明宣宗登基,但是对皇位虎视眈眈的朱高煦(朱棣次子)起兵谋反,于谦此时是御史跟随皇帝出征平乱,待罪臣伏诛的时候,皇上让于谦在朝堂上数落朱高煦的罪状,于谦借机大放光彩,完美的发挥出了他的文采和口才,义正言辞、妙语连珠的将朱高煦骂得不敢抬头,皇帝一高兴就提拔他做了江西的巡按。

堪比岳飞的忠臣,被斩时百姓集体跪求放过,刽子手都含泪自杀了!

于谦在任期间处理了上百起冤案,百姓称颂,明宣宗也对她越来越满意,正好赶上朝廷新增了一个京官,做京都在各省的巡抚,于谦被明宣宗越级钦点为河南、山西的巡抚,他为官清廉,严惩贪官污吏,体恤贫困灾民,辖区不但一片升平,而且还给国库储蓄了大量的粮食,不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对他赞不绝口。明英宗上位时,将于谦提拔到了京都做兵部侍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进犯明朝边境,明英宗听信谗言要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成了敌人的俘虏,消息传来朝堂一片哗然。当时有人主张赶紧去救英宗,但是于谦反对,因为当时的精兵都已经被英宗带走成了俘虏,留在京师的军队只有数万人,为了防止政权倾覆,必须用来阻止瓦剌攻入京城,所以英宗暂时不能救,只能待全国各地组织出更多的兵力打败瓦剌后再想办法。

堪比岳飞的忠臣,被斩时百姓集体跪求放过,刽子手都含泪自杀了!

但是国不能一日无主,于谦就联合几个忠臣拥护当时的监国郕王登基主持大局,就是后来的明代宗,等到一年后打败瓦剌,他们眼见明朝已经有了新主,留着英宗也没用了就将他放了,但是此时的代宗已经坐稳的皇位自然不能再还回去,所以就将英宗软禁起来。 7年后,明代宗病危,其下有没有子嗣,于是一批奸臣就跳出来重新拥立英宗复辟,其后,有人告发当年都是因为于谦满口言说“社稷大于君”才导致英宗这些年过得如此不幸,英宗怒,将于谦抄家斩首。据说行刑前,万民书写请愿书祈求朝廷放过他,但是英宗不为所动,行刑那一天,百姓跪了一地,天空乌云密布,好像是在为他鸣冤,就连执行命令的刽子手也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大自杀了。

堪比岳飞的忠臣,被斩时百姓集体跪求放过,刽子手都含泪自杀了!

​抄家的时候,于家找不出一点值钱的东西,官兵突然发现有一间堂屋大门紧锁,就一拥而上的砸了门锁,当门打开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因为里面只供奉着代宗赏赐给他的蟒袍和一把宝剑,英宗听后也是后悔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