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寶寶,從讀懂他的哭聲開始

讀懂寶寶,從讀懂他的哭聲開始

寶寶的哭聲是他身體與心理的晴雨表,不同的哭聲表達著寶寶的不同的需求、感受與願望。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掌握哭這門特殊的語言,要明白寶寶各種哭聲背後的含義,這樣才能讀懂寶寶的需求,學會怎麼照顧寶寶。

含義1:我餓了

在出生後的頭3周裡,大部分健康新生寶寶都會經常哭,而且有因定的模式,比如先短促哭一聲,中間停一下,再短哭一聲,再停一下。這是寶寶餓了的信號,需要媽媽餵奶了。如果媽媽抱起他餵奶,他很快就會高興起來。

含義2:媽媽,抱抱

寶寶不會說話前,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寶寶不知何原因哭,而且哭得非常猛,此時,媽媽將來抱起來,他就馬上不哭了,像音響開關一樣有效,這意味著他的哭聲是向父母說:“我需要肌膚相親的感覺,需要你抱抱。”

含義3:我不舒服

當寶寶身體不舒服,或者不高興時,又說不出來,就只好也用哭來表達了。比如,寶寶小便後,尿布就會變溼了,就會讓他感覺不爽。對此呢,有的寶寶就會忍著,有的有的寶寶則是忍無可忍,就大哭:“媽媽,我難受,給換尿布!”

仔細觀察寶寶,不斷高破譯能力

一歲以下的寶寶,特別是出生不久後寶寶,由於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為了能準確地瞭解寶寶的各種需求,你要學會摸清規律,仔細觀察寶寶的表情,提高自己的破譯能力,來解讀寶寶的哭聲,從而更好地照顧他,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

育兒哲理

人們沒有哭,便不會有笑。小孩一生下來便會有哭的本領,後來才學會笑。所以一個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會了解快樂。

——培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