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農村婆婆家,農村鐵鍋做出來的美食都能讓我胖二斤

婆婆家在一個小山村裡,村子四面環山,只有幾十戶人家。那裡民風淳樸,白天出去幹活大門不用上鎖,是真正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村子地勢低,處於漏斗的底部,氣溫冬暖夏涼,非常的宜人。炎炎的夏日,晚上睡覺也需要蓋上棉被;寒冷的冬日,溫暖的火炕會讓人鼻子尖冒汗。

村子裡家家養豬、雞、牛、羊。牛用來幹活,羊用來賣錢,豬和雞就是用來改善生活的。每年一到臘月,家家開始殺豬了,今天張家豬叫,明天王家豬嚎。公公勤勞能幹,每年的豬都喂的又肥又大。殺豬這天比過年還要熱鬧,早早起來把用來做殺豬菜的乾白菜洗淨焯好,準備好接血的的大盆,再燒開一大鍋褪豬毛的開水,一切就緒,就等殺豬師傅了。殺豬師傅幹活麻利,個把小時,一切都弄的妥妥當當。

婆婆把切成大塊的豬肉放到鍋裡煮,那邊的血腸也灌好了,待豬肉煮的冒了油,放入焯好的乾白菜,調好味道,白菜的上面放上血腸,滿滿一大鍋的殺豬菜就做得了。煮血腸一定要開鍋煮,邊煮邊用牙籤放氣,否則血腸就會遇熱炸開。

每次去農村婆婆家,農村鐵鍋做出來的美食都能讓我胖二斤

我們內蒙古北五旗縣一帶做殺豬菜都用乾白菜,乾白菜是用秋天的小白菜風乾而成。用乾白菜做的殺豬菜風味獨特,乾白菜吸收了肉汁和血腸的鮮味,久煮不粘,並且越熱越好吃。殺豬菜做好了,村子的人也開始陸陸續續的來吃飯了。一盤大肉片,一盤豬血腸,一盤殺豬菜,再配以秋天醃好的各式鹹菜,堪比山珍海味,客人們一個個吃的滿嘴流油。而我,則是在大鍋裡挑了一大塊瘦肉,切一大塊血腸,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大快朵頤,以免讓人看到一個饞嘴媳婦的吃相。

每次去農村婆婆家,農村鐵鍋做出來的美食都能讓我胖二斤

吃了幾天殺豬菜,婆婆最擅長鐵鍋燉小雞粉墨登場。小笨雞洗淨剁塊,先用熱水焯一下血沫,撈出來再洗一遍。大鐵鍋倒油,放入焯好的雞肉翻炒,加入各式調料,添水開始燉,一個小時後,鍋裡的湯汁㸆幹,雞肉色澤紅亮,軟糯鮮香,堪稱一絕。

每次去農村婆婆家,農村鐵鍋做出來的美食都能讓我胖二斤

一口用了幾十年的鐵鍋加上農村的天然有機食材成就了農村舌尖上的美味,那種味道牢牢的牽著你的味蕾,以至於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念那一口質樸的味道。難怪現在的城裡人天天盼著去農村,大概吸引他們的除了農村的風景優美,空氣新鮮,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農村的淳樸美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