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的前期作爲,可以說是功遠大於過

對於孫可望這個人,後來投降滿清,甘當走狗為滿清策劃對付李定國,自然為人所不齒。但其人總的來說能力比較強,而且在前期做了很多事情,而這些也是南明永曆政權之所以得以存在那麼久的,中間還一度出現大舉反攻,一片大好形勢的根本。孫可望前期的主要作為有:

1,經營雲南,建立了抗清後方基地

1647 年初,張獻忠在西充縣境犧牲。大西軍不得不急速南撤。他們面臨後面是窮追而來的強勁清軍,前面又有南明軍隊憑藉長江扼守的嚴峻境地。然而,在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的領導下,大西軍餘部一舉擊破據守重慶的南明總兵曾英部。渡過長江天險,打開了南進的通途,為實現由黔入滇的戰略轉移奠定了基礎。張獻忠犧牲以後,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形成了四將軍領導的體制。四人中孫可望原來的地位和威信比較高,年紀稍大,又讀書識字,自然成了為首的領導人。領導大西軍的重任落到了孫可望的肩上。他立即改變張獻忠的過激政策,並且將繼續推行過激政策的“皇后”(張獻忠的妻子)和親信宰相汪兆齡處死,使得大西軍南下後的氣象一新。

在經過多次對雲南的偵探後,孫可望進軍雲南,經過一年的征戰,鞏固了雲南全省,使當地百姓自明末以來過上了相對安寧的生活。平定全滇的意義非常重要,對於南明永曆政權的延續尤有關鍵意義。對於大西軍而言,改變了以前的沒有基地的流寇式作戰,取得了一塊穩定的基地,休養補充士馬,整頓經營地方,為原大西軍在南明抗清鬥爭中重展雄風蓄積了力量。在後來抗戰鬥爭中原先戰鬥力比大西軍強的大順軍餘部卻作為很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一塊比較大又比較富庶的後方基地(大順軍直到後期才在夔東人煙稀少的高山大川之處建立了據點,主要領導人李過、高一功、李來亨具有寧死不屈的堅貞品質和卓越的指揮才能,但“長沙地小,不足回旋”,人力、物力的嚴重不足大大限制了大順軍的積聚力量和開拓局面)。而經營了雲南全省的大西軍,1650年起北出貴州、四川,東進廣西、廣東、湖南,幾次挫敗不可一世的清軍,成為全國抗清的主力。

在1647~1650年,將近三年的時間裡,大西軍同清方和南明朝廷都沒有接觸,孫可望等在雲南的統治由於客觀環境的變化,針對雲南地方特點注意團結少數民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成績非常顯著。在政權建設方面,為爭取雲南漢族官紳和土司的支持,廢除了大西國號,許諾“共扶明後,恢復江山”,領導體制上,孫可望稱平東王,李定國為安西王,劉文秀為撫南王,艾能奇為定北王四人地位大致相當,孫可望以大哥的身分充當“盟主”主持軍政重務。在經濟政策上,改變張獻忠過激的追繳政策,而為賦稅政策;對井鹽生產也加強了管理,藉以消除陋規,增加財政收入;注意保護貿易等。在軍事方面,孫可望等採取了十分有力的措施,主要包括嚴肅軍隊紀律、加強訓練、改善軍需供應。聯合雲南少數民族共同抗清,利用明封黔國公二百多年在各土司中享有的威信廣行招徠,注意籠絡各土司,只要不持敵對態度就承認其統治權,使得不少土司的頭人成了大西軍下的將領,擴大了兵源,形成了西南各族人民共同抗清的局面。

孫可望的前期作為,可以說是功遠大於過

2,請封秦王,聯明抗清

以孫可望為首的大西軍經營雲南是為了有個穩定的後方進行休整,積聚力量,以便重整兵馬,同清軍再決雌雄。入滇兩年,由於政策措施正確得當,社會相對安定,生產迅速恢復發展,大西軍

對雲南的統治日益穩定,實力已經大大增強。相比之下,南明就差遠了,抗清陣營的分崩離析,疆土越來越縮小。此時孫可望提出聯明抗清,可以說是從全國大局著眼,也說明孫可望在當時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情況下,以朱明王朝為旗幟可以獲得更多的同盟者,有利於抗清事業;另一方面,孫可望決定請求永曆朝廷加封,也有藉此挾制李定國、劉文秀的意圖,孫可望與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的地位本來不相上下,入滇以後可望雖被推為盟主,但他畢竟不能同張獻忠相比。孫可望為首的大西軍是當時實力最強的抗清力量,管轄下的雲南是抗清營壘中最穩定的地區;而南明處境來看,正處在何騰蛟、姜瓖、金聲桓、李成棟連續敗亡,險象環生之時,孫可望等人決策同永曆朝廷攜手抗清,是南明朝廷的最佳福音。然而,南明雖然有堵胤錫這樣比較有眼光的政治家積極贊同封孫可望為秦王,但卻遭到很多人反對,結果這場封王爭論了幾個月,最後南明勉強同意封個國公。看看南明都是什麼垃圾貨色,這個時候了還對農民軍歧視,還吝嗇封王。

3,出滇迎接永曆,開赴抗清前線

1649年正當孫可望部署原大西軍由雲南入貴州,開赴四川、湖南抗清前線時,清軍向永曆朝廷管轄下的兩廣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進攻。很快攻陷了廣東廣西省會,永曆倉皇出逃,孫可望派人迎接,並迫使永曆封自己為秦王。

4,此後多次策劃出擊抗清,並取得一系列大勝利。如在衡州打死滿八旗名將尼堪,打破了南明軍面對滿八旗屢敗的心理陰影;在桂林重創大漢奸孔有德部隊,並迫使其自殺。。。。等等

永曆和他寥寥可數的廷臣遷入原大西軍餘部的控制區,標誌著這位南明皇帝被迫把自己和小朝廷的命運完全託付給原大西軍。如果能夠有效地利用這個新情況,本來是可以把全國的抗清鬥爭推上一個新階段。因為,自從清兵南下之後,滿清加緊推行民族征服和民族壓迫政策,激起了漢族士民的激烈反抗,導致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的主要矛盾。然而,儘管各地的抗清鬥爭風起雲湧,卻差不多都以失敗告終。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南明朝廷自身的極其無能,名義上從屬朝廷的各種抗清力量之間,乃至於某一個抗清團體的內部,總是矛盾重重,很大一部分力量在內部衝突中被消耗。改變這種局面,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利用漢族紳民長期存在的正統思想,以朱明皇帝作為號召和團結各種抗清勢力的旗幟;一是要有一支擁有相當實力又忠於抗清事業的力量作為核心。

永曆進入大西軍餘部控制區後,這兩個條件都具備了。永曆皇帝就是當時惟一適合的旗幟,而孫可望為首的原大西軍經過改編和養精蓄銳之後,正是支撐、團結各種抗清勢力的核心。如果以永曆朝廷為正統,以復明為號召,孫可望等的西南抗清力量就能同東南沿海的鄭成功抗清義師團結起來;只要具體實施政策得當,各地以恢復明朝為宗旨的漢族官紳士民反清派,也會參加進來支持孫可望。在清軍追擊下,永曆朝廷有限的實力和地盤喪失一空,被迫投奔原大西軍,實際上是來了一次大換血。這樣,如果孫可望執行得當的政策,那麼推進抗清鬥爭所必要的兩大要素完全真正結合起來。結果事實表明,孫可望沒能做出得當的政策,在政治舞臺上沒有表演好。孫可望永曆皇帝的號召作用是有所認識的。但在如何正確利用永曆這面旗幟上,孫可望卻犯了極大的錯誤。他光知道暫時需要利用永曆朝廷,卻不能安置得當,注意維護朝廷的表面尊嚴。結果孫可望自己建立了完全等同封建帝王的六部,並且自己大修宮殿,對永曆的居住地方卻非常差勁;同時還禁止大將和皇帝正常書信往來——如李定國將桂林大捷同時發給孫可望和永曆,孫可望卻認為李定國不該報告永曆而對李定國非常記恨,為後來排擠李定國埋下伏筆。

總的來說,孫可望在明清之際的政治風雲中確實是出類拔萃的人物,治理軍國大政表現了非凡的才能;另一方面,他對權力和地位的慾壑難填使他利令智昏,無法做到高瞻遠矚,正確地駕馭全局。這也導致了,本來歷史給了孫可望很好機會,沒能抓住機會,如果能處理好,孫可望完全可以成為正面歷史名人。最終因為孫可望自己的一系列利令智昏的行為,導致失敗,此後投靠了滿清,成了負面人物。

孫可望的前期作為,可以說是功遠大於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