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水富:鄧仕均一家三代黨員傳承好家風(圖)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是黨員就得讓別人先享樂,是黨員就要像個黨員的樣子。”鄧仕均經常用這句話教育女婿和外孫,還經常召開“家庭黨支部”會議和開展支部活動。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水富縣向家壩鎮樓壩村遊河村民小組鄧仕均夫婦共生育了3個女兒,在上世紀60年代,那時沒有兒子,在背地裡他承受了許多風言風語,隨著女兒長大成人後,他把大女兒留在家,1981年,把附近大池村勤勞樸實的農民李正文招為上門女婿。如今,鄧仕均一家有老伴、女兒、女婿、外孫子、外孫女,三代同堂,其樂融融、幸福開心。鄧仕均常說:“女婿對我很好,真的比兒子還好,從來沒吼我、罵我。”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鄧仕均今年84歲,他1954年入黨,由於那時家裡十分貧窮,他小時候沒有上過一天學,沒有文化。長大後,他一有空閒時間就啃書本,找來書籍慢慢自學苦鑽,學到了一些文化知識,後來還擔任了10多年的水河大隊大隊長、水河公社黨委書記,退休後如今每月還領著400多元的生活補助,這讓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黨的恩情。為此,鄧仕均經常用黨史、黨情教育女婿,2003年7月,女婿李正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岳父和女婿的愛黨情懷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外孫子李洪於2011年入了黨,去年外孫女李燕已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成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兄妹倆均在外務工。家裡有了三名黨員和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鄧仕均非常欣慰和自豪,他自稱“黨支部書記”,經常召集黨員議國是、家事,談人生理想、話發展變化,謀劃家庭經濟,激發全家愛黨、愛國、愛家的熱情,教育女婿、外孫要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時刻牢記黨的恩情,多為黨和人民做有益的事。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10多年前,鄧仕均帶頭學科技、用科技,大膽調整產業結構,不僅種植食用菌,還把自家的水田改為旱地種植枇杷、葡萄,年收入達4萬多元,帶動周圍農戶發展葡萄、枇杷、桂圓700多畝,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的致富路。2012年,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兩萬元修通了文化大院公路400米,修公路時,他還無償拿出200多平方米的葡萄地,又用自家的1畝地與別人調換來修路。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鄧仕均最愛看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和黨報黨刊,每隔兩三天就去村委會拿報刊回家,通過看新聞、看報紙,關心、瞭解國家大事,並把看到的新聞大事講給女婿、外孫聽。同時,鄧仕均還把自家房屋騰出一間作為村裡的農家文化大院,院壩供村民開展體育鍛煉。此外,他還給村民調解糾紛,到村委會講黨課等。良好的家風家教造就了溫馨、和諧的幸福家庭,鄧仕均被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他家庭被縣委、縣政府評為“五好家庭”。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今日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