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是党员就得让别人先享乐,是党员就要像个党员的样子。”邓仕均经常用这句话教育女婿和外孙,还经常召开“家庭党支部”会议和开展支部活动。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水富县向家坝镇楼坝村游河村民小组邓仕均夫妇共生育了3个女儿,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没有儿子,在背地里他承受了许多风言风语,随着女儿长大成人后,他把大女儿留在家,1981年,把附近大池村勤劳朴实的农民李正文招为上门女婿。如今,邓仕均一家有老伴、女儿、女婿、外孙子、外孙女,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幸福开心。邓仕均常说:“女婿对我很好,真的比儿子还好,从来没吼我、骂我。”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邓仕均今年84岁,他1954年入党,由于那时家里十分贫穷,他小时候没有上过一天学,没有文化。长大后,他一有空闲时间就啃书本,找来书籍慢慢自学苦钻,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后来还担任了10多年的水河大队大队长、水河公社党委书记,退休后如今每月还领着400多元的生活补助,这让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党的恩情。为此,邓仕均经常用党史、党情教育女婿,2003年7月,女婿李正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岳父和女婿的爱党情怀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外孙子李洪于2011年入了党,去年外孙女李燕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兄妹俩均在外务工。家里有了三名党员和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邓仕均非常欣慰和自豪,他自称“党支部书记”,经常召集党员议国是、家事,谈人生理想、话发展变化,谋划家庭经济,激发全家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教育女婿、外孙要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时刻牢记党的恩情,多为党和人民做有益的事。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10多年前,邓仕均带头学科技、用科技,大胆调整产业结构,不仅种植食用菌,还把自家的水田改为旱地种植枇杷、葡萄,年收入达4万多元,带动周围农户发展葡萄、枇杷、桂圆700多亩,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致富路。2012年,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两万元修通了文化大院公路400米,修公路时,他还无偿拿出200多平方米的葡萄地,又用自家的1亩地与别人调换来修路。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邓仕均最爱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和党报党刊,每隔两三天就去村委会拿报刊回家,通过看新闻、看报纸,关心、了解国家大事,并把看到的新闻大事讲给女婿、外孙听。同时,邓仕均还把自家房屋腾出一间作为村里的农家文化大院,院坝供村民开展体育锻炼。此外,他还给村民调解纠纷,到村委会讲党课等。良好的家风家教造就了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庭,邓仕均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家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五好家庭”。

昭通水富:邓仕均一家三代党员传承好家风(图)

今日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