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底气从何而来?年薪超过2800万

说起历史上的清官,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宋朝的包拯。他廉洁公正、不畏权贵、铁面无私、为民申冤,有“包青天”的美誉,包拯之名,成为了清廉的象征。那么,包拯清廉的底气从何而来呢?除了自身修养之外,最重要的是收入。

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底气从何而来?年薪超过2800万

在宋朝,文官的地位特别高,从薪水方面就可以看出来。《宋史·职官志》记载,包拯在开封府的时候,每月粮食三十石,米和麦子各一半;柴禾二十捆、甘草四十捆,冬天时还发木炭十五枰;公使钱一月1500贯,添支钱一月100贯。除此之外,包拯还享受二千亩的职务耕地,收取的租子不需要缴税,按每亩收一石来算,一年就可收二千石。

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底气从何而来?年薪超过2800万

前前后后算来,包拯一年的收入约为:20856贯铜钱,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疋绫,34疋绫,2疋罗,100两绵,15枰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按当时的物价,大米每石约400文,麦子每石约300文,绫每疋约1600文,绢每疋约1200文,罗每疋约4000文,绵每两约40文,木炭每枰约100文,柴禾每捆约50文,干草每捆约19文。

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底气从何而来?年薪超过2800万

这些实物兑换成货币,那是多少钱呢?约为21878贯。贯是宋朝的币种单位,北宋时起初一两可换一贯,到徽宗时一两银兑两贯钱,南宋中期则是一两银兑换三贯钱。包拯属于北宋时期,因此10贯钱约为一两黄金,那时的一两约为40克,按2018年6月黄金价340元来计算,包拯的年薪相当于人民币2800多万。

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底气从何而来?年薪超过2800万

当然,这些还包含了他随从的收入,宋朝时期官员可以配备随从,官职越高随从人数越多,这些人的工资由朝廷发放。尽管如此,包拯的年收入也是相当高。不妨假设下,如果你坐在包拯的位子上,还会有贪赃枉法的心思吗?

参考文献:《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