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不能一哄而上

正是各種山野菜上市旺季,過去這些不起眼的食物如今吃香了,有的賣得比肉還貴。然而,同樣種野菜,境況卻不同。遼寧西豐縣的野菜市場俏銷,還走出了國門,讓5000多戶農民鼓起了錢袋,嚐到了甜頭。而筆者走訪的一個西部山區縣,種出的野菜卻找不到銷路,許多農戶苦不堪言。

山野菜市場一冷一熱,背後原因值得深究。西豐縣把野菜做成一個大產業,龍頭企業管市場,統一加工、銷售;農技部門管技術,人工馴化品種,統一推廣;政府部門扶一把,暢通報關、檢疫渠道;產業鏈條完善,可鮮銷、可加工,市場渠道多樣,農民只管放心種,其他事情不用愁。在那個西部山區縣,山野菜還是靠一家一戶發展,政府給了補貼,但沒有龍頭帶動,資金難、技術難、市場難,前幾年效益好,規模一下上來了,市場有限,渠道單一,許多產品賣不出去。

不只是山野菜,許多地方振興鄉村都提出發展特色產業。可是再好的產業也怕一哄而上,特別是農業,是典型的慢熱型產業,有自身發展規律,各地資源稟賦不同,產業基礎不同,如果單靠政府拔苗助長,不切實際、不顧市場,這樣的產業往往好景不長。前些年許多地方打造花木之鄉、食用菌之鄉,一開始,一畝樹頂十畝糧,一個大棚掙幾萬,種多了價格大跌,最吃虧的還是跟風的農戶。這樣“菜賤傷農”的現象應該警惕了。

當前,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簡單的少種點什麼、多種點什麼,而是一場全方位變革,不僅要更注重調整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經營結構,也要更注重體制改革機制,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調優結構,調好方式,調順體系,才能讓小生產有效對接大市場,激活農業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特色產業怎麼選?各地農村千差萬別,一個地方適合什麼產業,不僅要看當地資源稟賦,也要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有資源沒有主體帶動不行,其他條件具備沒有市場也不行。政府部門要堅持市場導向,因地制宜,選準特色。做好規劃引導,減少行政干預,為特色農業營造寬鬆環境。新型主體最愁資金難題,就加大金融改革力度,解決貸款貴、貸款難問題;市場信息服務滯後,就發揮大數據功能,加強市場分析、監測預警;土地流轉不順,就搭建服務平臺,暢通渠道。

誰來發展,怎麼發展?號準市場脈搏,要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目前全國有175萬家農民合作社,430多萬戶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雖然數量不少,但整體規模小、實力弱,駕馭市場能力亟待增強。有的資本下鄉一味追求來錢快、“高大上”項目,把農民擠出土地。因此,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要完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規範資本下鄉行為,加快壯大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多元化新型主體,讓他們在市場中有充分話語權。同時,緊密利益聯結,鼓勵新型主體帶動更多普通農戶,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

培育一個農業產業非一日之功,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這需要耐得住寂寞,下足繡花功夫,紮紮實實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保障產業“立得住”“長得大”。“特色”真正變成優勢,可持續發揮效益,才能讓特色農業更有吸引力,讓廣大農民種地更有賺頭、生活更有奔頭。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20日 10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