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巨構《巢湖頌》創「全國之最」

版畫巨構《巢湖頌》創“全國之最”

國內已知最大版畫壁畫——《巢湖頌》,將在合肥誕生。它寬16米、高2.44米,總面積達40平方米,相當於一套小戶型住房的面積。作者為安徽省美協副主席、版畫藝委會主任師晶。經過近一年的構思、創作,目前巨幅版畫《巢湖頌》木版刻制已經完成,著色工作正在進行。4月底全部完成後,將由安徽名人館專廳收藏展覽。

畫幅面積達四十平方米

通常意義上的版畫,是在板上創作,構圖時作鏡像處理、左右反置,拓印於紙張等載體,印製數量越少越珍貴。此幅《巢湖頌》特別之處,就是它構圖時不需左右反置,也不借助拓印呈現,而是以壁畫的形式,原版展出。參觀者通過欣賞木刻原版,可直接領略版畫家獨特的藝術語言,欣賞刀法刻痕、原版肌理,其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師晶長於創作油畫、版畫,多幅作品入選全國美展,近年將主要精力投入版畫創作及傳承推廣。合肥新橋機場大型壁畫《黃山勝景 天下奇觀》就是他的作品。去年完成的《天柱神韻》系新徽派版畫重大題材創作工程,寬6米,高2米,畫面博大雄渾,意境昂揚向上。師晶還在逍遙津小學設立版畫工作室,讓版畫這一橫跨傳統和現代的藝術形式,走入小學生中間。

去年4月,師晶接受了創作《巢湖頌》的任務,為此他專門定做了十三塊特製板材,每塊寬1.22米,高2.44米,拼接起來長度達16米,總面積40平方米,相當於一套小戶型住房大小。《巢湖頌》以版畫木刻壁畫形式這一“嫁接藝術”論,可以說前無古人。

史上很多偉大而龐大的藝術作品,都是機構訂製的,如米開朗基羅為羅馬教廷所作的穹頂畫。師晶坦言,“如果沒有專門的展廳,根本放不下這麼大版畫。”

跨越時空的版畫鉅作

對於“大”,中國人的哲學觀是“有容乃大”;師晶心目中的《巢湖頌》之大,也絕不止於尺幅。為了使《巢湖頌》儘可能豐富、包容,其構圖採用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散點透視,內容打破時空界限。上下五千年,縱橫數百里,對巢湖流域自然風貌和人文歷史,作跨時空、全景式呈現。

統觀整個畫面,首先為前景的一長排千年古柏所震撼。但見它們虯枝盤曲,氣勢奪人。巢湖誕生了炎黃子孫最古老的祖先、世界建築史上的鼻祖——有巢氏,古柏即寓意有巢式構木為巢的故事。《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古柏獨有的滄桑感、殘缺美,它歷經劫難昂然挺立所綻放的頑強生命力,猶如一首雄渾鏗鏘的《命運交流曲》,賦予整幅畫以韻律美和精神力量。同時,藉助對古柏樹身肌理的刻畫,也使木刻版畫獨有的形式語言——刀味和木味得以強調和彰顯。

在古柏的掩映下,800裡巢湖奔來眼底,浩浩蕩蕩,一派旖旎風光。畫家以銀屏牡丹起筆,中景是巍巍中廟古剎,遠景是隱約的姥山塔影、萬帆千舸。正午陽光下,春風吹拂著楊柳、蘆葦,水鳥在湖面飛翔,高鐵沿濱湖駛過,更遠處,群山綿延無盡,水天一色,合肥的高層建築群改變著天際線……

令人驚豔的是,在同一幅畫面中,還出現了古代巢湖水師操演、張遼大戰逍遙津、水鄉古鎮市井風情等歷史鏡頭。巢湖的前塵往事隨著時空轉換,閃現在觀眾面前。巢湖文化的歷史遺蹤和現代神韻有機結合,因千年古柏的情境預設和心理勾連,顯得合理而和諧。

在藝術手法上,師晶不拘一格,融合油畫、版畫、中國傳統山水等多畫種語言,力圖表現出既傳統、又現代,既凝重、又輝煌的視覺效果。《巢湖頌》創作中汲取古代徽派版畫以陽刻線條造型的特色,融入現代版畫風格,時而精雕細鏤,刀法謹嚴,時而奏刀明快,大刀闊斧。湖面採用傳統工筆山水網巾紋勾勒,設色以青綠山水為基調,輔以油畫色彩語言,著色濃重,裝飾性強,收金碧輝煌、燦爛明豔之效,體現了畫家“雲水風度 松柏精神”的藝術追求。

版權說明:如果我們轉載的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您於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