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霸占廬州、拆分巢湖、市名太土,對不起,你真的不了解合肥

古地名、今地名的不同是因為古今行政區劃差異導致

許多人混淆了古代、現代行政區劃級別,導致許多人評論許多好聽的地名現在都變成了新名字(例如廬州變成合肥,徽州變成黃山,都是被安徽人民吐槽最厲害的話題),其實真是情況並不是這樣,而是涉及到古今行政區劃不同而導致的。

清朝行政區劃

現在中國實行的是“中央——省——市——縣”,這是你們理解的行政區劃。

而古代卻是“(清)中央——省——府——州——縣;中央——省——州——縣”。

然後就會有很多人會說“府或州不就是現在的市嗎?”哈哈,現在你又犯了另一個錯誤,古代不存在市這個概念。明清時期,一個府管轄數個縣,府城會落在其中的某一個縣,重點來了,這個縣就是“府縣同城”,又叫附郭縣

合肥:霸佔廬州、拆分巢湖、市名太土,對不起,你真的不瞭解合肥

(清地圖,廬州府駐紮合肥縣內)

所以無論再牛逼的城市,當時一律是縣,安慶府(懷寧縣)、太平府(當塗縣)、廬州府(合肥縣)、潁州府(阜陽縣)、西安府(長安縣)等等。

合肥:霸佔廬州、拆分巢湖、市名太土,對不起,你真的不瞭解合肥

(安慶府清朝駐紮懷寧縣)

阜陽與潁州

如潁州(現指阜陽市),清朝雍正時期,潁州為潁州府,原州地置阜陽縣,隸屬潁州府。看見了沒,潁州府所有的政府機關單位都駐紮在阜陽縣城內,所以潁州府就是一個泛稱,和今天的安徽省一樣,只是代號,卻沒有實際的安徽市、潁州市。

清朝潁州下轄潁州州城(阜陽縣)、亳縣、渦陽、霍邱、潁上、太和、蒙城等縣。潁州是府,阜陽是縣,潁州府管轄數個縣,潁州府衙門駐地在阜陽縣城城內,阜陽縣駐地也在阜陽縣城內。因為州名氣蓋過縣,時間一久,人們既可以用阜陽縣來代替城池,也可以用潁州府代替城池。

合肥與廬州

理解了阜陽和潁州的關係,合肥與廬州的關係就不難理解了。明清時期,合肥縣一直都是廬州府的治所所在,廬州領合肥縣、舒城縣、巢縣、廬江縣、無為州。所以合肥想劃歸舒城等縣回到合肥是有理有據,並不是霸佔。

民國和現代的行政區劃

民國就撤銷了府這一行政級別,保留縣級。然後廬州就沒了,留下了合肥縣,那你們心心念唸的廬州不就沒了嗎!這就要提到中國後來的設“市”,當初國家設市是為了把發達、先進的地方單獨劃出來便於管理,其實在我看來就是“府的plus版”。

廬州沒了,恰逢安徽選省會,安慶不保,選中了合肥縣(這就是合肥被噴的原因之一,合肥建省會之前是縣,但是合肥是廬州治所毋庸置疑,而且合肥名字也比廬州出現的早,倆名字誰更有歷史一目瞭然。)

後來保證大城市先行發展,下面要幫助城市發展,所以“市管縣”體制出現,也就是你們思維理解的現代區劃。所以合肥、廬州是並存的兩個概念哦,並不是領導腦子一熱起的名字。

合肥:霸佔廬州、拆分巢湖、市名太土,對不起,你真的不瞭解合肥

(現代合肥政區地圖)

合肥、廬州地名之爭

合肥遠比廬州歷史悠久

合肥為什麼不改名廬州,這個問題是爭議最大的,合肥名字源於淝河,有“同源不同歸”之說而稱合肥,在古代是很正常的地名,只不過不符合現代審美罷了。至於合肥名字的歷史早在史記就有記載,廬州隋朝才有此名,你說誰更有歷史底蘊!

在中國許多城市改名是這樣的。甘肅省——蘭州——皋蘭縣,以府名“蘭州”作為城市名;安徽省——安慶府——懷寧縣,以府名“安慶”作為城市名。

合肥取名純屬偶然

合肥也是一大奇葩,和許多城市都反著來,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以縣名“合肥”為城市名,想一下是廬州對當地向心力大,還是合肥向心力大,這也就是合肥城市取名、和一直被噴不改名字、周圍縣市不承認合肥擁有廬州歷史的原因。

合肥爭取舒城、廬江之爭

合肥:霸佔廬州、拆分巢湖、市名太土,對不起,你真的不瞭解合肥

合肥被黑一事不提,從上文可以得知,廬江、舒城、無為等原先都是廬州的下轄縣州,廬州失去,合肥再想把幾個縣劃回來,別人肯定不買賬,以至於巢湖(巢縣)劃歸合肥都被噴的無臉見人,因為他們認得是廬州,而不是合肥,所以合肥就處於這種尷尬境界中。以至於合肥宣傳廬州文化都被噴是霸佔,這是不瞭解合肥歷史的一種表現。因為合肥作為廬州治所,足夠代表廬州。


讀者對合肥、廬州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與其他讀者交流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