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休整,潜艇兵好想回西沪港,艇长却带我们去繁华的“渔都”

文/晏励春 改编/海风

连续的休整,潜艇兵好想回西沪港,艇长却带我们去繁华的“渔都”

沈家门渔港

85年春季,有次科目训练计划出海一个星期,赶上天公不作美不是雾大,就是风浪大,不得不做出休整。有天,我们早早起来备航备潜,准备“各就离码头岗位”时,就接到司令部命令,海区风浪大在码头休整待命,这已是连续第二天休整了。休整的日子是快乐自由的,除了留下艇内更、码头更,其他人都可以自由活动,我们飞一般跑向前寺,后寺,可以尽情享受普陀山的阳光、海水和沙滩。

正值春暖花开,是旅游的好时机,山上游人香客倍增,具有意味的是我们一身油腻腻的工作服竟和他们走在一起。千步沙,百步沙是浪漫的车道,时时闪动起年青人青春的身影,回荡起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我们脚登一双翻毛工作皮鞋坚硬地踏在细软的沙滩上,追逐起幸福的梦想。休整期间,吃饭也是甜美的,它不是艇锚泊时的飘荡不定,更不是在航渡过程中的惊心动魄,此时,艇已靠在码头上,没有一点风浪的侵扰,机械的轰鸣,一切都是静止安宁的,大家完全抛开了晕船呕吐的顾虑,吃的香,吃的实。尔后,走上码头美美地吸上一口烟。

连续的休整,潜艇兵好想回西沪港,艇长却带我们去繁华的“渔都”

然而,连续的休整,连续这样的日子,又觉得了乏味。大家清楚,训练任务终究是要完成的,倒不如咬咬牙一股作气完成训练。免得待在这里怪不好受的,于是想起了西沪港,平日待在西沪港不觉得什么,可这时才想起了西沪港的种种好处,正印证了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外面再好不如自已家好”,我们已经将西沪港视为自己的家了,可不是吗,那是咱的第二故乡啊。

为了不让大家出现松懈情绪,艇上安排了各专业机械检修,以备能随时出海训练。海洋预报这样的坏天气还得再有两天,港内掀风鼓浪,泛黄的海水随风涌动,到了海区涌浪可想而知。艇长也挺无奈,只能面对。有一天,艇长、政委决定安排大家一次外出,地点是离普陀山不远的沈家门。同志们别提有多高兴,沈家门乃是我国最大的渔港和海水产品的集散地,向有"渔都"之称,它与秘鲁的卡亚俄港、挪威的卑尔根港被称为世界三大渔港。

能上那里见识见识当然是件幸福的事。停靠在离我们艇不远的是艘陆军部队的勤务船,经艇上与他们协商,他们愿意送我们去沈家门。真是陆军老大哥,好样的。他们也穿一身呢子服,不过,是黄色的,与陆军部队的服式相同。所以,让人看上去感觉有些别扭。不过,大伙儿现在顾不上别扭不别扭,能去沈家门才是硬道理。一路上,与陆军同志搭着话,套着近乎,大约四十多分钟的时间船就到了沈家门。

连续的休整,潜艇兵好想回西沪港,艇长却带我们去繁华的“渔都”

沈家门——普陀县县城,县城不大,最具特色的应该算是闻名遐迩的渔港,这里渔船云集港内,桅樯林立,鱼山虾海,温热的海风扑面而来,让人嗅着阵阵的海腥味,无不透着这座著名的天然良港的魅力与繁荣。当然,我们的兴趣不在看渔船、渔网上,大家自然少不了逛商店,逛街道。看惯了西沪港,再瞅上这里觉得怎么也是新鲜的,包括这里的街道、风景、人流、服饰、小吃等。港台流行乐流动在大街小巷,让人亢奋、刺激。五彩纷呈的新潮服饰也不断吸引众人的眼球。这里处处无不显现出沿海地区的超前意识。

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阳光照耀在苏醒的大地,甲板上的晨露闪耀透明的亮色,舰桥两边的舷号显得格外醒目而透白。舰桥上传来各就离码头岗位的口令,舱室里、甲板上、舰桥上出现年青水兵矫键的身影,休整了几天,大家好象憋足了劲,精神抖擞地投身到训练中去。

连续的休整,潜艇兵好想回西沪港,艇长却带我们去繁华的“渔都”

大家好,这里是“潜艇兵之家”,请关注我们支持一下可爱可敬的潜艇兵们,这里每日为您推送有关他们的文学、摄影作品及战友聚会报道等信息,如果您喜欢本文请评论、转发吧,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人民海军的风采!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