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個大學教授鑑賞詩詞時滿腹才學,卻作不出一首好的詩詞作品來?

國學守望者

鑑賞和創作是兩回事,都是需要專門訓練的。所以會鑑賞的人不一定會創作,會創作的人也不一定會鑑賞,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宋代人嚴羽寫了一本《滄浪詩話》,是中國古代很有名的一本詩歌理論和詩歌美學著作,被評價為一部體系完密而具有多方面建樹的詩歌理論專著。但是,你知道嚴羽寫過什麼著名的詩嗎?不知道吧。

所以專門研究鑑賞詩詞的教授,卻寫不出好的詩詞作品,我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有一點是底線:格律不能錯。如果研究詩詞的教授卻不懂格律,寫出的詩詞在格律上就有問題,那這樣的教授有欺世盜名的嫌疑。

比如去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十場結束前,兩位評委,康震作詩一首,酈波集句一首,遺憾的是這兩個作品在最基本的格律上就出了問題。


康震詩:

大江東去流日月,仄平平仄平仄仄

古韻新妍競芳菲。仄仄平平仄平平

雄雞高歌天地廣。平平平平平仄仄

一代風流唱春暉。仄仄平平仄平平

明顯平仄不合格律。

酈波集句:

人間有味是清歡,

照水紅蕖細細香。

長恨此身非吾有,

此心安處是吾鄉。

“是清歡”和“是吾鄉”,“非吾有”和“是吾鄉”,在相同的位置上用了相同的字“是”、“吾”,可謂僵化呆板。

這些先不論,此詩第一句以平聲收尾,應當押韻。但在平水韻中,“歡”字是十四寒,“香”和“鄉”都是七陽,可見“歡”字出韻了。哪怕是新韻,“歡”字韻母與“香”、“鄉”不同。


兩位教授想必對詩詞有很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倆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之前,為什麼不仔細檢查一下格律,竟然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士常齋”,閱讀更多有趣文章。


夢露居士

這個問題的提出,很有意思。的的確確,我們經常看到大師們在講解詩文時,常常講解得頭頭是道,什麼歷史背景、中心意思、修辭手法、作者的生活履歷等等的,說上去口若懸河,看上去情緒激昂。從他的講解和鑑賞來看,諸般事情,彷彿他親身所歷一般;但若是查找這位大師的大作,卻令人失望,除了對其他人的詩文進行講解外,並無一首稱得上是好的詩文。

如果一定要對這種現象給個解釋的話,只能說這樣的教授是有知識而無才華。有人說鑑賞和創作是兩碼事,就像是美食家未必能做出美食來,品酒師未必能釀出好酒來一樣,我個人認為這個比喻是不對的,是偷換了概念。美食家或品酒師並不等於教授,而且功能也是有區別的。美食家或品酒師,憑藉的是感官去品味各種味道,以此來判定食品或酒品的高低好壞來;但教授鑑賞詩詞憑的是知識。事實上,教授既然具備了鑑賞詩詞的能力,從理論上來講,就應該能夠創作出好的詩詞來的,因為他具有創作詩詞的知識,也懂得創作詩詞的方法。

這就進入到一個死結中去了,就像是自己患有不育不孕症,卻打著“祖傳秘方專治不育不孕症”的招牌到處給人治不育不孕症一樣滑稽可笑。對這樣的教授,我個人認為,要麼是葉公好龍,要麼就是書呆子。葉公好龍是把好龍當招牌,顯擺給別人看;書呆子是隻知道掌握死知識,而不知道活學活用。

詩詞創作,靠的是掌握的知識加上形象化的思維,要有想象力,能在腦海中展開一幅畫卷。比如電影《少林寺》中的插曲:“日出崇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就是一幅山水畫,你能在腦海中想象出這樣的畫卷,憑著你掌握的文化知識,便可以創作出來,而你創作不出來,很顯然就不是缺知識,而是缺乏想象力,缺乏才情。我想,這應該是一位教授鑑賞詩詞時滿腹經綸,卻創作不出一首好詩詞的原因所在吧。


隴之語

隨意翻了幾個高點擊率回答,令人大跌眼鏡!不知道諸如“博士”“文化達人”頭銜是怎麼來的?

這個問題很有水準,至少提問者對詩詞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

提問者一個疑惑,但要搞清楚就要弄明白這幾個問題:

1、什麼是平仄和格律?

2、平仄是怎麼由來的?

3、為什麼要遵循平仄?

4、不遵循平仄行不行?

————————————————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平仄】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統稱為仄聲。

古詩歌中關於平仄有個規律:(平仄簡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平聲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仄聲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

對聯:(聯尾)上仄下平

【第二個問題:平仄的由來】

平仄論起源於隋代,與科舉考試有深層關聯,定型成熟於唐代,如五言、七言律詩體。

科考起源於隋代,為便於公平取士,需要一套標準答案,於是“平仄論”應運而生,所有考生科舉作詩必須符合此規範,考官也方便閱卷效率高不易出錯。有人疑惑為什麼不詳細分析詩詞的寓意呢?一是閱卷量大時間緊,二是揣測詩意每個閱卷老師仁者見仁,無法統一。所以用“平仄論“最簡單高效。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要遵循平仄】

上述提到了,參加科考作詩必須遵循格律平仄(暫且稱為考試體)。到唐代,這種考試體體逐漸形成了一類專門詩歌【格律詩】,也稱【近體詩】。

格律詩,區分明顯。格律嚴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聲(平仄相對),聯有定對(中間兩聯對仗)。

【第四個問題:不遵循平仄行不行】

行!行!!行!!!

某種程度而言,平仄論是為考試而生,雖然最後發展成定式和官方,但依舊不代表詩歌藝術成就!

這裡不得不提另一詩體【絕句】,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必須遵循律詩平仄特點;古絕押韻但自由不拘泥平仄對仗。尤其,唐朝初中期絕句稱為近體絕句,大部分也不講究對仗,稱作散體。有的絕句像律詩的一半,格律同於律詩的前四句、後四句或中間四句。同於律詩前四句的,後兩句對仗。同於律詩後四句的,前兩句對仗。同於律詩中間四句的,前後兩句對仗。

☞因此,提問中兩位老師的作品屬於這一類絕句。☜

所以,若以格律平仄論好壞,《全唐詩》至少一半不合格!當然當時不乏“考試體”絕世高手杜甫、李商隱……;然而李白、王昌齡、李賀、劉禹錫、孟浩然、白居易,以及後世的陸游、李清照……,近代領袖毛主席……等等,都算不上合格,但他們的詩歌地位毋庸置疑!

所以,詩歌創作不應拘泥於形式,文學的作用在於抒發情感,不是越深奧越優良。好的詩歌流傳千古,無一不淺顯易懂朗朗上口。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多學學白居易提出的“文學創作使命”,別拘泥刻板言之無物本末倒置》】!!!



舉劍四顧竟茫然

這個問題,像是在說中國詩詞大會,去年剛好出了這個醜聞。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十場結束前,康震教授朗誦了自己寫的一首詩:

大江東去流日月,古韻新妍競芳菲。
雄雞高歌天地廣,一代風流唱春暉。

這首詩一發表,即刻顯露了康震教授的水平,還引來了詩詞論壇不少的熱議。單看這首詩,平仄不合格律姑且不談,從文筆上看,淺白無味,與老幹體無異。

再看酈波教授的這首集句詩:

人間有味是清歡,照水紅蕖細細香。
長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處是吾鄉。

什麼是集句詩?顧名思義,就是摘取古人不同的詩句重新集合成一首詩。這首詩的平仄沒有什麼問題,但重要的一點,“歡”字出韻,“香”與“鄉”同音,犯了連韻。格律四聲八病尚且不論,自古“無韻不成詩”,押韻是基本的要求,寫詩之人不可能不知道,這顯然與詩詞教授的身份不符合。

中國詩詞大會一直被人詬病為背詩大會,為什麼不是詩詞創作?顯而易見的一點,就是今天一些學者對古詩的研究有前人的註釋見解作參考,一旦要來評今人的作品,便不知從何入手。

有人說,“會鑑賞詩詞的人不一定會寫詩詞”,這個觀點純粹是片面之談。

真正鑑賞一首詩詞作品,一定在會發掘意境的同時,感受到作者在寫這首詩時的立意以及構思,久受薰陶之下,豈能不會寫出一二,鑑賞者和作者本應該是相通的。也許沒辦法像古人一樣寫出優秀的作品,但至少可以保證不會出現紕漏。

這是一件詩詞愛好者都可以做到的事,何況是詩詞專業的學者。


古典詩詞披上流行的外衣,原本是一件好事。雖說觀眾喜聞樂見,但也不能因此糊弄。不知只是自我陶醉,還是以為眾人皆醉


詩詞補習班

現在的大學教授能鑑賞詩詞且有才華,但寫不出好詩詞,我認為主要是由以下幾點原因形成的:

一、術業有專攻。如果教授的主攻方向就是詩詞鑑賞,於此,當然滿腹經倫,娓娓道來,但並不必然會作詩、作好詩。好比,南朝的鐘嶸,其著作《詩品》,是我國第一部論詩的著作,對我國南朝前的歷代詩人、詩作多有獨到見解,但鮮聞他的詩作。應該說人各有所長,有人擅長理性分析、評論;至於詩人,人常說“憤怒出詩人”,詩人有其獨特的性格氣質,或沉鬱頓挫,或慷慨悲涼,或奇幻想像,或清新明麗,總之與理性的評論家有別。

二、與創作者的思想深度、文學才華等有關。精通聲律、對偶、辭藻等詩歌理論,寫詩大概不甚難,但要寫出好詩,卻是不夠的。

看看唐宋八大家吧,

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所以他的筆下有文采、有思想、有哲理,我們現在還有多少人能去思考宇宙、沉思生活?“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置情思於景物,給人美感及雋永的回味。

柳宗元,唐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他的傑出詩人的桂冠,正是哲學、儒學、政治乃至文學交匯的成果。“千山鳥飛盡,萬徑人蹤滅,”寫實而又意蘊無窮。

歐陽修,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他非但於詩有建樹,也是詞、賦、散文方面的翹楚,政治家、史學家使其有卓越見識,方能寫出立意甚高的作品。

蘇東坡,真正的曠古奇才,於詩、詞、書、畫無所不精,他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無不成詩,所作無不精品;順境,坦然;逆境,通達。“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蘇東坡,豈百年不遇?

不遑多舉,眼下的教授除了鑑賞詩詞,熟有他長?

三、唐代所以成為不能逾越的詩歌高峰,與唐的社會政治文化背景有關。唐以科舉選拔人才,任命官員,詩是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反之,我們高考作文,以詩代文的恐被判為零分,好詩、好詩人怎能誕生?

另外,魏晉、南北朝、唐朝均有多位統治者自己就喜愛詩歌,這極大地推動詩歌創作,並發展走向巔峰。比如三曹的建安風骨、以李世民為盟主的貞觀詩壇。


玄真子桑

我認為這是合理的現象,術業有專攻啊。

1、鑑賞是以旁觀者的態度欣賞,創作卻是另外一回事。

詩歌鑑賞,需要的是細心感觸和廣泛聯想,以及相對應的文學功底和抽象概括能力。而詩歌創作則全然不同,需要強烈甚至偏執的情感,痛徹心扉的疼痛和深入骨髓的悔恨。清代詩人趙翼的一句“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就是對詩歌創作的深刻解讀。

縱觀歷史上的著名詩人,大多都遭遇過人生的逆境和生活的不易(並非全部,也有例外),比如被貶流放的屈原,比如經歷安史之亂的杜甫,比如不斷遭受打擊的蘇軾,比如經歷國破家亡的李清照……沒有這些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詩人們心裡的感情很難有強烈波動,也就難以寫出直擊人心的絕妙詩篇。陳子昂的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流傳千古,乾隆皇帝一個人寫出的詩歌數量,甚至超過了整部《全唐詩》,可大家現在又知道幾首呢?就是這個道理。

2、在我們的生活中,美很重要,發現美的眼睛也很重要。

從最初的《詩經》,到現在的現代詩歌,凡是優秀的作品,讀來都會給人帶來美的感受。可是人的社會經驗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積累而慢慢增加的,速度很慢,經驗不足就很難體會到詩歌中的美。就好比沒談過戀愛的人,就很可能讀不懂《關雎》,沒經歷絕望的人,就欣賞不了《相信未來》。怎麼辦,這就需要嚮導,詩歌鑑賞就是一個很好的嚮導。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從這個角度來說,自己能創作好詩固然重要,擅長鑑賞經典詩篇,也很重要。

3、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知識技能都處在大爆發時期,“一肩挑”“萬事通”式的人物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能精通某一項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分工已經越來越細,而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能聚焦突破某一個方面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同時精通多個領域的難比登天。正如著名教練未必是著名運動員,著名評論家未必是著名作家一樣,擅長詩歌鑑賞的教授也未必是個優秀詩人。不過話又說回來,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詩歌鑑賞幹久了,多多少少會沾染些仙氣,做幾首尋常的詩也正常,但是要求詩歌鑑賞者做出與經典名篇水準相當的詩歌,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陳向東

寫詩是需要感覺的,其實好的詩作者寫時一定是人生狀態很特別的時候,比如失落,低谷,得意時。

悲傷的作品詩人一定比詩悲傷百倍

寫詩不是靠知識去堆砌詞藻,而是詩人內心的呼喊。

文學專家整天做文學研究,思想處在比較理性的狀態,一個理性正常的人是沒有詩感的。

我以前那幾年失落時也寫過一些詩,現在讀起來自我感覺還挺好的。可現在卻再也寫不出來了,也就是我自從學編程,整天寫代碼,思考各種邏輯問題,生活狀況也好起來了,慢慢的詩感就沒了。我試過很多次,強行讓自己進入那種狀態是沒辦法了,所以也就寫不出了。

下面分享我以前寫的幾首感覺還過的去的詩

《畫城·今生故》

若前生

我不走曼城

你不趕東風

我還在離山看飛雪

你還在曼城待春開

就不會有

這今生的相遇

和此刻的離別

那樣

你不會有憂愁

我不會這淒涼

或許

多年後

你會眺望北方

我會眺望南方

我們目光

在北方與南方交匯的地方相遇

那時

你嘴角輕撇

我嘴角輕撇

我們都會開心的笑

《油紙傘》

你來的時候下著小雨

我撐著油紙傘去接你

三月的細雨打溼了你的眉梢

你笑著在雨裡向我招手

在你的嘴角我看到了我的全世界

我們撐著這把油紙傘

走過車站 走過街角 走過整個雨季

你走的時候我來不及去送你

我在奈何橋上等你

黃泉的路太長

希望你永遠不要來

我在奈何橋頭刻下了那把

我們一起撐過的油紙傘

如果我不得已去了來生

請你看到它時記得我曾等過你

如果來生我還記得你

我一定會去找你

不管你有多老

我只想再看一看你是否還保留著

那把我們曾一起撐過的油紙傘

撐著它伴我們再走完整個雨季

如果來生你已走

我一定會找到那把油紙傘

然後慢慢的等你

如果你來的時候我已老

如果你已忘了它

我會將這油紙傘深藏起來

作為我這一世最永恆的記憶

2014-9月20-27

《有這麼一天》

2014-5-6

想有這麼一天

牽你的手

在那開滿鮮花的季節裡走

從春天到秋天

又從秋天到春天

走到把時間也忘記

走累的時候

就買兩張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單程票

要靠窗的位置

我就坐在你的對面看著你笑

陽光透過車窗照在你的臉上

甜甜地灑滿了燦爛

這時候我會拿一支筆

用最美的詩把你的笑容寫下

譜上曲子慢慢的唱

音樂伴著火車的轟鳴

就是我們愛的宣章

這是我這輩子最愛聽的歌謠

這樣的旅途我是第一次

也是最後一次

哪怕他是隻有起點沒有終點

就這樣靜靜地坐著

好像永遠也不累

直到困得我們眼睛再也睜不開

但嘴角依然是帶著笑


高飛54821146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正常😄

作為一個業餘的業餘愛好者,歸納原因如下:

詩詞創作和詩詞鑑賞是倆個不同的創作方向!

1.詩詞創作是無中生有!必須發乎情,有感而發。流傳千古的詩詞無不出於此。

一個詩人一生中名垂千古的優秀的詩詞並不多。

2.詩詞鑑賞是有中拓展+資訊調查挖掘。

所謂有:詩詞理論根基; 文學審美理論根基以及審美能力; 擁有資訊以及資訊再組織加工的能力!以及對以上合乎情理的闡釋能力!

資訊調查挖掘:詩詞作者背景資訊,社會背景資訊,詩詞發佈後社會影響以及不同階段文人的評價等等。

能夠具有這些能力也是人中翹楚!做講師,教授,博導也在情理之中!


凱騰聚知

哈哈哈,這就是外行說外行話了。我是千千千里馬。我來談談教授的詩歌學問與創作詩歌 。

欣賞詩歌真的不是那樣容易的事情,所以,詩歌有詩學,也就是詩歌鑑賞。

往往詩歌一經欣賞解讀,你會發現詩歌作品完全不同的新天地。

欣賞真的是一門學問。比如,杜甫的詩歌是中國歷史上被欣賞最多的詩歌作品。


而打開一部詩歌欣賞研究著作,你會發現,詩歌的世界是無比豐富多彩。一首詩有無數欣賞家。例如僅僅是杜甫的《秋興八首》這一組詩,據葉嘉瑩先生的蒐集,歷代的欣賞家不完全的統計,居然有20多萬字的文章。而且各有各的精彩點評。同時,也伴隨著許許多多錯誤的解讀。

詩歌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難讀的”的文學作品。因為,詩歌自古就有“詩無達詁”的說法。所以,詩歌真的需要教授指導欣賞。

但是,欣賞詩歌是一個理性分析為主的認知活動,而創作詩歌是一個運用形象思維創造語言的過程。


僅僅是思維方式,欣賞和創作都有很大區別,因此,教授解讀詩歌可以滿腹經綸,但是寫詩,那就滿腹經綸也沒有用了。

自古就有“詩有別才”的說法,這就是說,不是你學富五車就一定能夠寫出詩歌的,尤其是好的詩歌。

由於研究詩歌的教授不一定就能寫出詩歌作品,尤其很難寫出優秀的詩歌作品,所以,也是詩歌學者非常尷尬的一件事情。

南京大學古典文學教授程千帆先生,曾經專門提出一個學者自律:他要求自己儘量會寫詩,而且經常寫一些詩。

實際上,程千帆先生的詩歌也是不錯的,只是我們不太瞭解罷了。他的學生莫礪鋒繼承了這個傳統,也經常寫詩。

所以說,不是詩歌教授都不寫詩,而是,能夠寫出好詩的教授實在不多罷了。

葉嘉瑩先生是大家的熟悉的詩歌學者,同時,他也是一個詩人。

我們真的希望,詩歌學者能夠寫詩,起碼能夠寫出合格的詩歌作品。否則,只能天花亂墜地解讀古詩,自己卻是一個詩盲,那是真的很尷尬的。


千千千里馬


你是不是想讓男婦科醫生也生個孩子出來?

你是不是想讓影評人都拍幾個電影出來?

還是你要皇帝扮演者張國立,陳道明們都娶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這個其實不難理解,1.現在人更多的是文學搬運,一首詩詞鑑賞的標準是死的,用的什麼手法?是否用典故?語言是否優美?等等都是死的,知識豐富著可能會舉一反三,羅列出很多相似的詩句,詩人創作的背景故事,牽扯到的歷史典故等,會讓你覺得老師很厲害,這和創造力沒有任何關係?要不然財經老師都當富豪了!



還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梁宏達大家應該都知道,人稱老梁的他肚子裡簡直就是一個雜貨鋪什麼都知道,但是看過他節目多的都能理解他的套路了,說一些老百姓以為很偏的知識,或者用普世的價值觀去講解某件事,其實毫無價值?他承擔的更多的是“梁老師”的絕色,而像易中天這些人也是文化學者,知識淵博,他們更具有創造力,有自己思想和創作的地方,所以更顯高明!


第二個原因我覺得就是現在人的碎片化的教育,你讀過唐詩但是沒有唐朝人的生活環境,你只是斷斷續續瞭解了一點詩人和他所處的背景,沒有系統化的學習,很難去創作!就像現在流行的短視頻,軟文,看似很大的提高了老百姓的閱讀興趣,做到了一定程度的掃盲和知識普及,但是某種角度來看,也降低了人民的閱讀能力,片段的文化傳播也讓人更加偏激,和浮躁!這也是需要考慮的,魯迅說做一件事三年皆可成大師,這就是系統專注!

我是豫見五羊,經史子集無一精通,歡迎文史愛好者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