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要高產,「三蟲三病」難防治?掌握防治時間點,其實也不難!

棉花的“三蟲三病“是指——棉蚜、棉鈴蟲、紅蜘蛛,炭疽病、葉斑病、枯黃萎病。這些是危害我國棉花生長最主要的病蟲害,當然,一些地區的棉花也有其他病蟲害相對嚴重的,需要視情況針對防治。今天要分享的是棉花病蟲害防治的三個要點。

棉花要高產,“三蟲三病”難防治?掌握防治時間點,其實也不難!

抓住關鍵時期

種子:拌種處理,可選用防蟲吡蟲啉、噻蟲啉、呋蟲胺,防病多菌靈、福美雙、苯醚甲環唑、咯菌腈。

苗期(兩葉一心--四葉一心):經驗藥方主要是起預防作用的藥:吡蟲啉(前期溫度低,吡蟲啉效果相對好一些)或 呋蟲胺(價格較高),+高效氯氟氰菊酯(可同時防治地下害蟲)+甲託(預防苗期炭疽病)或 丙森鋅(防病補鋅)。

另外,棉花苗期還有幾種常見的病蟲害——薊馬、地老虎和立枯病等。其中,防治地老虎:苗期用藥+8%高效氯氟氫菊酯 me10-15ml 兌水 30 斤。薊馬與苗期蚜蟲(苗蚜)的防治方法一樣,用藥基本相同,如果嚴重,可加“唑蟲酰胺”防治。苗期立枯病主要是種子剛剛出土的時候容易得,播種期雨水多、溼度大的年頭,可加入甲霜靈-惡黴靈,復配劑防治。

棉花要高產,“三蟲三病”難防治?掌握防治時間點,其實也不難!

初蕾期:此時是棉花生長的旺盛時期,莖葉和根系細胞都十分“脆弱”,是潛在病蟲害爆發的初期,面臨蚜蟲、棉鈴蟲初齡幼蟲、紅蜘蛛卵、葉斑病、枯黃萎病等的威脅。其中枯萎病和黃萎病病菌都是在此時出現,因根系迅速生長,與土壤摩擦,或因土中各種蟲害造成微小傷口,侵染根系,此時在地面看不出症狀,但一旦發現就是“晚期”。

這一時期也是防治病蟲害的絕佳時機,經驗藥方如下:吡蟲啉或啶蟲脒或呋蟲胺(技術掌握到位的話,也可以配些毒死蜱)+氟鈴脲(生長調節劑類殺蟲劑)+吡唑醚菌酯 或 苯醚甲環唑(預防高等真菌和三唑類殺菌劑,種類較多)+硼鋅葉面肥,枯黃萎病是土傳病害,葉面用藥效果很差,有滴灌設備的,可加入丙環唑+惡黴靈,對根部用藥防治。

棉花要高產,“三蟲三病”難防治?掌握防治時間點,其實也不難!

結鈴盛期:推薦配方防治各種病蟲害:啶蟲脒 或 吡蟲啉 或 呋蟲胺+甲維鹽、唑蟲酰胺(由於抗蟲棉品種廣泛,棉鈴蟲藥劑可選用)+阿維菌素噠蟎靈(紅蜘蛛很多可加四蟎嗪)+丙環唑(三唑類殺菌劑,防病壯秧)+複合型葉面肥(氮磷鉀+微量元素)

棉花要高產,“三蟲三病”難防治?掌握防治時間點,其實也不難!

避免施用單種藥劑

尤其是蚜蟲和紅蜘蛛這樣的小蟲,一年會發生很多代,每次用藥,在成本範圍內一定要多配幾種,一次性殺掉大部分種群,否則下次用藥的效果將大打折扣,這點務必要記得。

棉花要高產,“三蟲三病”難防治?掌握防治時間點,其實也不難!

不同情況隨機應變

“雨多蟲少病多,雨少病多蟲少”;早晚害蟲進食,正午就躲了起來;枯黃萎病多的地區,儘量採用滴灌;多用微量元素,提高棉株抗病力;臨近地塊的作物,儘量避免有同種害蟲(比如辣椒、西紅柿等與棉花的害蟲種類幾乎相同,挨著種蟲害會更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