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種植棉花,苗期預防好這些病害,才能提高後期的產量

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各地均有栽種。它的病害非常多,在我國主要發生的病害就有幾十種之多,苗期和成株均可造成傷害,範圍之廣泛使我們防治困難;莖、葉、棉鈴等都可染病。輕者降低產量,影響品質,重者造成大田棉株大量死亡,有絕收的危險,是棉花生產中減產的主要因素。

棉花從播種出苗到現蕾期間,為棉花的苗期。在苗期,棉花會受到多種病菌的危害,根據環境條件的不同,北方地區多以紅腐病、立枯病和炭疽病為主;南方地區多以炭疽病、立枯病和猝倒病為主。

另外,棉花在苗期蟲害也比較嚴重,預防病害的同時也要注意蟲害的防治。

種植棉花,苗期預防好這些病害,才能提高後期的產量

棉花炭疽病

棉花幼苗在出土前就被炭疽病菌侵染,發芽後即可表現出爛芽。幼苗出土後,多在莖基部產生凹陷縱條紅褐色小病斑,嚴重時病斑繞莖,腐爛,病苗枯死。根部受害後呈黑褐色腐爛;溼度大時,植株頂部腐爛。

棉花立枯病

棉苗出土前在萌發狀態,就可能被立枯病菌侵染造成爛種,種子萌發後則引起爛芽,棉苗出土後則表現出受害症狀。初期莖基部可見淡黃色至黃褐色病斑,後逐漸擴展周圍四周,形成褐色環狀凹陷,繼續侵染,病部壞死、病苗猝倒。子葉受害後,多於中部形成不規則黃褐色病斑,易脫落穿孔。溼度大時,病株莖基部土面可見白色蛛絲狀菌絲體。

棉花紅腐病

棉苗出土前侵染紅腐病菌,造成爛種、幼芽變褐腐爛。出土後感染,一般先從根尖侵染髮病,根尖呈黃褐色,後擴展到整個根部和莖基部,病部變褐腐爛。子葉、真葉受害,多在葉緣處產生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溼度大時,病部多出現粉紅色黴狀物。

種植棉花,苗期預防好這些病害,才能提高後期的產量

發病條件

棉花苗期的病害,初侵染源多以土傳病害,和種傳病害為主。它們受當地氣候環境的影響,在發病程度和時間上有些不同。

1,溫度、溼度。棉花播種前後和幼苗出土前後,田間的溫度和溼度,關係到病害的發生、發展的輕重程度。溫度低,溼度大,幼苗生長勢弱,抗病能力差,往往發病嚴重。

2,種子的質量。用於播種的種子,要經過精挑細選,儘量選用籽粒飽滿,充分成熟,純度高,種子活力強的新鮮種子為佳!這樣播後,幼苗出苗快,縮短病原物侵染的時間,從而減少發病的幾率。

3,栽種和管理。栽種地低窪持水,排水不良,土壤黏重通透性差;重茬種植,種植密度大,田間通透性差,播種過早造成爛種等,出現這些情況時,發病也是挺嚴重的。

種植棉花,苗期預防好這些病害,才能提高後期的產量

防治措施

根據棉花幼苗的生長特點,結合當地的種植環境。我們只要做到無菌種子,加強栽種管理,再以藥劑防治為輔,綜合性防治,才可有不錯的防控效果。

A,種子處理。種子精挑細選,去除病蟲籽、癟籽、草籽等,並在播種前1一個月晾曬,促進種子後熟,提高發芽力和發芽勢。也可把要播種的種子,浸泡在55-60攝氏度的熱水中30分鐘,撈出後拌入草木灰,再行播種,可降低棉花苗期病害。另外,還可用多菌靈、咯菌腈等藥劑拌種,效果不錯。

B,加強栽種管理。適期播種,不宜過早或過晚。過早容易引起爛種死苗,過晚則影響後期產量。播種時間應掌握在,土壤5釐米處溫度穩定在12攝氏度左右時為宜。

出苗後及時中耕,提高地溫,和土壤通透性;注意田間的排水防積,並隨時拔除田間病弱苗。

C,藥劑防治。幼苗出齊後,我們要做好防護工作。可用波爾多液,多菌靈,甲基託布津,代森錳鋅等藥劑噴施預防,一般10天一次,即可有很好的防控效果!。

好,更多無公害種植技術,請關注我們的【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講解】專欄,我們會在裡面隨時更新最實用的種植技術、和經驗。謝謝!

種植棉花,苗期預防好這些病害,才能提高後期的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