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对王永利先生质疑的回复

钮文新:对王永利先生质疑的回复

王永利反驳我的文章一直都在替我说话,只是结论说“你错了”。而且,这个人好像也没太看懂。

第一,李杨和我希望把外汇储备及其对应的负债移出央行资产负债表,而绝无单纯移出外汇储备之意。

第二,一旦把外汇储备和其对应的负债移出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果央行储备货币是不是8.34万亿,大家都会计算。

第三,如果按照黄奇帆的观点,将外汇储备归到财政去管理,那财政就会发行大量特别国债去购买外汇储备,特别国债发行吸纳市场长期流动性,货币紧缩,央行也必须相应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如果我们假设外汇储备100%转移财政管理,并进入财政外汇投资账户,诸如中投公司,那转移之后央行储备货币还剩多少?8.34万亿对吗?

第四,当美联储缩表开始,中国许多人也在讨论中国央行要不要跟随缩表,这时,央行参事盛松成站出来说:中国与美国不同,中国央行缩表,比如降准,反而是扩张货币。请问,全世界央行缩表都是紧缩货币,为什么中国相反?想过吗?哪出错了?各位是不是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是不是因为过去央行“升准”——扩表在紧缩货币?这是不是意味着央行资产负债表储备货币中存在水分?请王永利等不要为反对而反对,而是拿出经济学家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精神来。

钮文新:对王永利先生质疑的回复

第五,我和王永利在货币乘数的基本认知上有一样,也有不一样。理论上说,货币乘数还可以称为金融杠杆或货币流动速度,所以我认为,中国M2过高而真实基础货币过少,比然导致真实货币乘数过高,必然会导致中国金融短期化,金融杠杆会“因短而高”,这是必须尽快扭转并有效加以改变的状况。

第六,前政协副主席、国开行行长撰文专门论述了伯南克为什么敢于大规模QE和扭曲操作?因为,伯南克认为,基础货币可类比“国家资本”,大量注入国家资本对降杠杆意义重大。

第七,我们只想指出,央行基础货币供给越少,M2可能越高——因短而高,所以,金融降杠杆应当学习美国,在管住信贷增速(M2增速)的同时,通过释放有效基础货币投放,通过大幅降低货币乘数、降低金融杠杆、扭转金融短期化趋势,让中国金融更加适合长期资本生成,并对资本市场构成有效支持;进而激励股市,通过股权融资规模加大,降低企业杠杆,这才是有效化解中国金融、经济风险的关键手段和政策次序。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就是这样做的,其效果是货币乘数(金融杠杆)从危机之前的8.93倍降至2016年底的2.98倍,耶伦骄傲地指出:美国金融机构来自长期的股权融资增加了一倍,而来自最不稳定的短期批发性融资减少了50%。这不是令人羡慕的真实状况吗?可反观我们自己,去问问银行它们是不是越来越多地依靠最不稳定的短期批发型融资?

第八,M2太高了,继续以哪怕是8%的速度增长都是不可持续的,但沿袭过去的货币政策调节思路和手段,是否可以解决M2过高的问题?M2虚胖是不是巨大金融和经济泡沫?我请大家务必三思。

钮文新:对王永利先生质疑的回复

至于股市下跌的原因,请大家多看几篇我的文章, 。

长期以来,我始终坚持认为,在金融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货币金融占用金融资源越多,资本金融就越是相应萎缩,因为货币金融占用的资源+资本金融占用的资源=全部金融资源(一年期以上为资本、以下为货币)。

近年来,中国金融短期化,货币金融爆发式增长难道不是事实吗?资本市场市值不得不更多地依赖短期债务(货币金融资源)支撑这不是事实吗?

我一直坚定地主张:资本金融才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货币金融只能发挥辅助性功能,但这些年,金融发展本末倒置,货币套利金融极速膨胀,严重压缩资本金融,而且恶性循环,这难道不是中国金融“脱实向虚”的根本诱因吗?

所以,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必须坚守这样的金融原则:资本金融为主,货币金融为辅;股权金融为主,债权金融为辅。

为什么债权资本为辅?因为股权资本是债权资本存在的前提,没有股权资本何谈债权资本?所以,包括央行在内的所有金融管理者都应当认真关注股市,而不是仅仅关注货币市场和债权市场。

欢迎真看懂的人批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