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色野果,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地菍栽培技术

农村特色野果,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地菍栽培技术

地菍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匍匐状小灌木,别名:地稔、铺地锦、山地菍、地脚菍。原产中国,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福建均有分布。地菍是一种集药用、观赏于一体的优良地被植物,其叶片浓密,贴伏地表,覆盖效果好,叶、花、果终年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极具观赏价值。同时地菍的果实可供药用,有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高热、肿痛、咽喉肿痛、牙痛、赤白血痢疾、黄疽、水肿、痛经、崩漏、带下、产后腹痛、痈肿、疗疮、痔疮、毒蛇咬伤等症。还有有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地菍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提取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加工,可用于饮料、冷饮、果酒、糖果和点心的着色。

农村特色野果,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地菍栽培技术

地菍茎长10~30厘米,茎匍匐上升,逐节生根。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瓣淡紫红色至紫红色,菱状倒卵形。浆果球状肉质,成熟的果实外皮深紫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地菍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在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上栽培最好。

农村特色野果,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地菍栽培技术

地菍的栽培技术

(1)育苗技术:地菍多采用扦插育苗,一年四季均可进行。选择生长健壮的匍匐茎,截成7~8厘米做插穗,按株行距15×15厘米,斜插于湿沙基质中,扦插深度为插穗的2/3,插后浇水压实土层,搭小拱棚遮阳,生根后时常浇水保持基质湿润,幼苗具1~2片真叶时追施一次稀薄液肥,幼苗具2~3片叶时按株行距5×5厘米进行间苗。幼苗长至5~6片叶时即可移栽。

农村特色野果,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地菍栽培技术

(2)栽培技术: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按株行距50×50厘米挖穴栽植,栽时要带土球,栽后浇透水,及时松土除草,生长期每半月施肥一次,促进生长。冬季地菍匍匐茎不耐冻,可以再上面覆盖一层稻草,以利安全越冬。

农村特色野果,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地菍栽培技术


点击右上角,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