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若多活三十年,唐朝早就一統中原了

許多人活在歷史的關鍵節點上,可謂“牽一髮而動百年”,讓後人做出“假如”“倘若”的喟嘆。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就是這樣的人物,許多現代人都覺得,倘若柴榮能夠多活幾年,恐怕遼、金、元三朝根本無法在中原落腳。柴榮之所以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最終,贏得了廣泛的擁戴。

此人若多活三十年,唐朝早就一統中原了

五代時期,政治黑暗,官吏貪暴。柴榮大力整頓吏治,破格任用賢才,改革了科舉制度存在的弊病,使一批有真才實學的人受到朝廷重用。他力肅貪汙之風,嚴厲懲處貪官汙吏毫不手軟,就連親生父親的故友犯法也不徇私情。他嚴格考核官吏,有幾個官員借奉命出使之機遊山玩水,也被他貶了官,這在中國古代代官吏考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史例。

此人若多活三十年,唐朝早就一統中原了

柴榮奉行人道,注重法治,廢除了隨意處死條款和凌遲之類的酷刑。他以多種人道措施對待犯人,打掃監獄,洗刷枷拷,給犯人充足的飯食;允許探視有病的犯人,無主的病人由官府負責治療;致使犯人無故死亡,私自殺死犯人的官員要被斬首。他還命人徹底修改法律,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大周刑統》。《大周刑統》對北宋的《大宋刑統》有著直接的影響。

柴榮關心民間疾苦,下令罷黜正稅之外的一切稅收,禁止地方官吏和豪紳將自己的賦稅轉嫁到百姓身上。他鼓勵開荒,將無主荒地分配給逃亡人戶耕種,頒發均田圖均定賦稅,就連歷代享受優待的曲阜孔氏也被取消特權。

此人若多活三十年,唐朝早就一統中原了

顯德六年六月,柴榮病倒之前,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立魏王符彥卿女小符後為皇后。以皇長子柴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將軍,封梁王;以第二子柴宗讓為左驍衛上將軍,封燕國公。六月十九日,柴榮駕崩,終年三十九歲。

柴榮駕崩後,年少無為的柴宗繼承了皇位,隨後,便被趙匡胤竄取了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