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翻譯的不止有外語,還有邏輯判斷的論證題目!

眾所周知,論證題目是邏輯判斷重頭戲,無論是題量還是分數,都佔據了邏輯判斷題目的半壁江山,所以他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題目練習多了之後有的同學會發現,其實做論證題目用到的不僅僅是加強削弱知識點,之前學過的翻譯或真假推理的知識點也會在題目中體現出來,今天我們就看看如何在論證類題目巧用翻譯方法快速解答。

對於翻譯推理的知識點相信大家已經爛熟於心,做題的時候會發現,題幹給出的論據可以翻譯為:“A→B”的形式,而題幹論點翻譯為:A→C,我們知道,完整的論證形式必須能從題乾的已知論據推得論點成立,而題乾的論據向論點推理時明顯少內容,所以為了保證論點成立,必須補充B、C之間的關係,即補充翻譯:B→C,中間項A不需要考慮,才能使得論點成立。知道這樣的論證過程,我們在做題時就能很快的抓住題目中要補充的內容,在選項中尋找答案。好了,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幾道真題來看看如何應用。

【例1】有些藝術家留大鬍子,因此,有些留大鬍子的是大嗓門。

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須補充以下哪項作為前提?

A.有些藝術家是大嗓門

B.所有大嗓門的人都是藝術家

C.所有藝術家都是大嗓門

D.有些大嗓門的人不是藝術家

本題是加強論證中翻譯推理知識點的應用,分析題幹可知題幹論據:有些藝術家留大鬍子。可以翻譯為“有些藝術家→留大鬍子”;而題幹論點:有些留大鬍子的人是大嗓門,即“有些大鬍子→大嗓門”。發現論據和論點翻譯的中間項為“大鬍子”,但是兩個中間項並不完全相同,在論點中,“大鬍子”前面有“有些”修飾,所以為了保證中間項一致,可以把題幹論據運用“集合推理”內容轉化一下,“有些藝術家→留大鬍子”等價於“有些大鬍子→藝術家”,這樣就保證兩個中間項一致,這時發現,只要補充“藝術家→大嗓門”就可以根據題幹直接得出論點成立。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C項。

【例2】任何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都是無效的目標,而任何無效的目標都沒有實際操作的方法。因此,詳細的職業規劃不是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

為使上述論證成立,必須補充以下哪項作為前提?

A.詳細的職業規劃不都是無效的目標

B.詳細的職業規劃有實際操作的方法

C.有效的目標都是可以量化和設定時限的目標

D.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沒有實際操作的方法

本題是前提型題目中翻譯推理知識點的應用,分析題幹可知題幹論據:(1)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無效目標,等價於,非無效目標→可量化可設定時限;(2)無效目標→沒有實際操作的方法,等價於,有實際操作方法→非無效目標;根據論據兩個翻譯遞推得到:“有實際操作方法→可量化可設定時限”。題幹論點為:(3)詳細的職業規劃不是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等價於,“詳細的職業規劃→可量化可設定時限”。所以,為保證論點成立,必須補充“詳細職業規劃”和“有實際操作方法”之間的關係,即“詳細的職業規劃有實際操作的方法”。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

經過以上兩道題目的分析,相信大家對於這類論證題目能做到心理有數,只要充分把握好題幹論據和論點的翻譯形式,同時記住消去相同的中間項,補充另外兩項的關係,即能快速又準確的解題,希望這種方法能讓大家在做此類題目時事半功倍!

華圖教育 張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