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案將二度延期?平台需堅持合規應萬變

據第三方從監管層人士處獲悉,監管層目前正在研究在全國統一合規備案標準,以解決當下出現的監管套利的問題。這也是繼4月份“備案大限”延期之後,6月份再度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備案將二度延期?平臺需堅持合規應萬變

嚴防監管套利

由於不同地方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不一,在北上廣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金融資源豐富,且平臺較為集中,對於備案審批更為嚴格;但在中西部地區,出於招商引資等方面考慮,對平臺持歡迎態度,於是一大波平臺趕去中西部地區。

政策的差異,直接導致了突擊異地註冊、買殼賣殼、多地備案等套利現象的湧現,這些套利背後,甚至部分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也參與其中,這就擾亂了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

備案將二度延期?平臺需堅持合規應萬變

消息人士表示,之前中央把備案權下放到地方,但是各地備案標準鬆緊不一,容易導致監管錯位或監管無效。他表示,中央收回備案權,制定全國統一的備案標準,可消除監管套利,合理性和真實性將提升。

備案延期“累死”小平臺

很多外界人以為二度延期能讓互聯網金融平臺有更加充分的時間去通過備案,然而,第三方創始人甄靜喜先生則表示,備案延期表面上給了所有互聯網金融平臺喘息的機會,但也意味著監管要求將會變得更加嚴格,那麼最終能通過備案的平臺也將變得更少。

據2017年12月發佈的《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其中設定的備案最後期限為6月底。現在,備案延期且未給出具體時間,加上政策不明,不少地方的平臺備案工作有所停滯,這都讓很多小平臺再次“憂心忡忡”,它們能否熬過漫長的等待期和過渡期,都將成為未知之數。

堅守合規自律,無懼政策變動

“從長遠來看,備案延期對於行業是利大於弊的。”甄靜喜先生認為,“備案延期對於合規的平臺來說確實算個好消息,因為它可以清退不合格者,進一步突顯自己的行業地位,針對那些不是真心做實事、心存僥倖的平臺則是鬼門關。”

備案將二度延期?平臺需堅持合規應萬變

雖然備案延期將會給廣大投資人和互聯網金融平臺帶來困擾,但甄靜喜先生卻依然表示樂觀,他指出,無論政策如何變動,對於互聯網金融平臺來說,堅持合規自律,認真整改始終是最理性的選擇。按目前的形勢,像第三方這類備案意願強、已經按照進度基本完成合規改造的有實力平臺,不論政策如何調整,都已佔據有利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