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仗杀日本七万人,让日本“装孙子”近千年,也击醒了倭人

说起中倭之间的战争,我们往往会想起中华民族死伤3000多万人的抗日战争,也会想起尽丧北洋水师的甲午海战,当然还有功败垂成的元朝抗倭大战。数次战争,说句老实话,代价实在太大,而且败多胜少,该死的倭人让我中华多少生灵涂炭、家破人亡。

唐朝一仗杀日本七万人,让日本“装孙子”近千年,也击醒了倭人

但是,其实历史上我们有一场对倭寇干净利落的大胜仗。这场战役发生在唐朝,叫白江口之战,打得那叫一个痛快,直接杀灭倭寇的狂傲气焰,让倭寇偃旗息鼓、一蹶不振。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中日之间的第一战,让这小小的岛国知道了当时谁才是东亚的老大。

唐朝一仗杀日本七万人,让日本“装孙子”近千年,也击醒了倭人

当时,唐朝与新罗联军2万人(唐朝1万多人,新罗不到1万),对上了倭军、百济联军7万人(倭军5万,百济2万),却以少胜多,并且还是水陆一起开仗打了四场胜仗。白江口之战击沉和焚烧了倭军战船400多艘,只有部分没有被屠杀的残兵败将逃了回去。

唐朝一仗杀日本七万人,让日本“装孙子”近千年,也击醒了倭人

新罗、百济都是当时朝鲜半岛上的国家,相关史书也记载了这场抗日战争。根据《旧唐书·刘仁轨》记载,

“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日,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资治通鉴·唐记十七》也有相关记载。

唐朝一仗杀日本七万人,让日本“装孙子”近千年,也击醒了倭人

然而,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就是对于这场战役的描述。面对如此赫赫战功,本应该大写特写的,然而史书的记载却相当的简单。比如上面提到的《旧唐书·刘仁轨》中,仅用了短短的123个字记载,在《资治通鉴·唐记十七》的描述也基本类似。

唐朝一仗杀日本七万人,让日本“装孙子”近千年,也击醒了倭人

为此,我特意查了一些历史资料,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完全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这场战役。当时的唐朝,乃是世界级的封建帝国、天朝,打高丽、突厥这些才是正儿八经的大事。对于倭寇,唐朝根本就没把它放在眼里,白江口之战如同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

唐朝一仗杀日本七万人,让日本“装孙子”近千年,也击醒了倭人

白江口之战,直接打痛了倭人,也让倭寇欺弱怕硬的本性显露。自此之后,倭人一直乖乖“装孙子”,数百年间不断派使臣来到中国偷师学艺,并且渐渐形成了其一整套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可仔细一看,基本上就是对唐朝的复制粘贴嘛!

唐朝一仗杀日本七万人,让日本“装孙子”近千年,也击醒了倭人

直到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数一数,日本“装孙子”近千年了。但回过头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白江口大战中唐朝击败日本,却也击醒了倭人,他们通过遣唐使一批又一批地把盛唐文化精髓运了回去。福兮祸兮,真不好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