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自高祖到他的父亲,均出任省部级以上干部。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自东汉至魏、晋再到刘宋,都是伟大的“禅让”,刀都架在脖子上了,不“禅让”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古代先贤们的“禅让”到底是个什么情形,真把我搞糊涂了。这一年,二十三岁的范晔应召到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恭的府下为冠军参军,后又随府转为右军参军。此后十余年,他先后担任过尚书外兵郎、荆州别驾从事史、秘书监、新蔡太守,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多种职务。
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扬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范晔作为刘义康故僚被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范晔与弟弟范广渊值班,实在悲伤不起来也倒罢了,而这兄弟俩却当喜事儿给办了,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酒来。醉意朦胧之际,范晔忘记了利害,竟推开窗子,听挽歌助酒。这件事传出后,刘义康非常恼怒。几句谗言上去,宋文帝就把范晔打发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当太守去了。
在宣城任上,他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这种痛苦。史事的研究,打开了他的眼界。范晔后来讲:“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这就是说,原来现实中的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在同历史的经验相对照后,他逐渐整理出了一些头绪。范晔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这一年,他三十五岁。
大约在永嘉十五年(公元438年),范晔离开宣城,调任为长沙王镇军长史,并领衔为宁朔将军。次年,范晔的嫡母在宜都去世。那时,其兄范暠在宜都担任太守。父亲去世后,嫡母一直随暠在官。按照礼教的规定,范晔应该即刻启程奔丧。但他对嫡母素无感情,故迟迟不肯上路,被迫动身后,又携带妻小自随。范晔一系列的违礼行为,受到了御史中丞的弹劾。而刘义隆是个很爱才的皇帝,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变化,仕途几乎是平步青云。但他却仍认为自己的才华没有尽情展现,时常口吐怨言。正是这给了别有用心的人拉他下水的机会,为他悲惨的死埋下了伏笔。
当初广州刺史孔默之犯罪当死,文帝弟弟刘义康出力相救,得以赦免。其儿子孔熙先对救父亲的恩人感激涕零。后来不知他从那里的预言家口里得知文帝不得善终,江州要出天子,此时刘义康已经被贬为了江州刺史,孔熙先一是为了报恩,二是为了成为未来皇帝的佐命元勋,竟然相密谋联合一些朝廷要人发动政变,拥立刘义康为帝,他考察了两三年,最后把目光瞄向了范晔。为了结识范晔这位大人物,他先是结识范晔的外甥谢综,然后抓住范晔喜欢赌博的习惯,故意输钱给他,再加上孔熙先的文才也还了得,一来二往就成了知己。然后才把他们的阴谋和盘托出。
最初,范晔不同意参与,对方用朝廷拒绝联姻一事相激。再加上刘义康也因宣城之贬向范晔频致歉意。考虑到自己的处境,范晔终于参加进来。他们商定次年九月起事,刘义康的党羽孔熙先兄弟俩已经事先写好檄文,并要范晔以刘义康的名义起草政变宣言。但由于种种原因,政变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机会而未能如期举行。
机会终于来了,宋文帝的小弟弟刘义季和自己的三儿子、四儿子要一同从京城外任地方长官,文帝特意在城外为他们设宴饯别,当时范晔和一个政变的党羽一直在文帝身边充当侍卫的家伙就在文帝身边,他一再示意范晔动手,但范晔由于胆小而没敢发作。看看事情无法成功,政变的另一个要人徐湛之(文帝和刘义康的外甥)为了脱身主动告密,并声称范晔是政变的主谋。于是,范晔被捕,于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公元445年1月)惨遭杀害,时年四十八岁。
在刑场上,范晔的母亲赶到刑场,痛哭流涕责骂范晔,用手打范晔的脖子,范晔并未显出惭愧的样子,范晔的妹妹及妻妾歌妓们前来作别时,范晔却悲从心起,涕泪横流。据史载,他的母亲一直住在陋室,叔父、兄弟等都很贫穷,而他家财万贯,广置美女,花天酒地。“文人无行”自此公行于世。
閱讀更多 今聞史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