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关注过宝宝缺铁吗?是否给宝宝及时添加铁了呢?

您关注过宝宝缺铁吗?是否给宝宝及时添加铁了呢?

文丨宋红梅

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素,参与血红蛋白和DNA合成以及能量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

大多数铁(75%)结合于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少部分铁(3%)结合于关键的酶系统,如过氧化氢酶及细胞色素类;其余铁则以与蛋白结合的方式贮存。人体每日摄取及排泄的铁量都很少,大部分铁通过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破坏衰老的红细胞而循环利用。

  • 铁缺乏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儿童营养元素缺乏。

  • 据WHO报告,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高达47.4%,其中50%为缺铁性贫血。


  • 美国1~3岁幼儿中铁缺乏的患病率约为9%,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约为2%~3%。


  • 我国调查结果显示7~12个月婴儿铁缺乏为44.7%、缺铁性贫血为20.5%;13~36个月幼儿铁缺乏为35.9%、缺铁性贫血为7.8%。

您关注过宝宝缺铁吗?是否给宝宝及时添加铁了呢?

婴幼儿对铁的需求量:

健康足月儿出生时的铁储备量大约为75mg/kg,所以一般情况下在出生后4~6个月仍然有足够的铁。一般婴幼儿铁的需求量大约为0.5mg/d~0.8mg/d。

对于婴幼儿,因为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膳食中的铁应该达到每日需铁量的30%。维生素C可以增强非动物来源性铁的吸收,如谷物、面包、水果及蔬菜等。茶叶中的鞣酸盐、富含磷酸盐的麦麸类食物以及谷物中植酸盐会抑制铁的吸收。

膳食中铁仅小部分可被吸收,这取决于不同食物中铁的生物利用度,例如母乳中铁含量仅为0.3mg/L~1.0mg/L,但其生物利用度较高(50%);相反,含铁的专利配方奶含铁量为12mg/L,但其生物利用度仅为4%~6%。

国际上铁的推荐膳食摄入量为:

  • 对于母乳喂养的足月儿,自出生后第4月起开始补充铁,并持续至其可摄入足量的富含铁的辅食(比如婴儿谷物)时,需要额外添加铁的剂量为1mg/kg(最多15mg/d)。

  • 1~3岁儿童为7mg/d;

  • 4~8岁儿童为10mg/d;

  • 9~13岁儿童为8mg/d。

我国推荐的摄入量为:

年龄

推荐铁摄入量

(mg/d)

可耐受铁最高摄入量

(mg/d)

0~

0.3

0.5~

10

1~

9

25

4~

10

30

7~

13

35

注:“—”表示未制定

导致婴幼儿铁缺乏的膳食因素有:

铁摄取不足导致铁吸收减少;

12月龄喂养普通牛奶(非配方奶);

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结肠炎症伴出血;

母亲妊娠期铁摄入不足或罹患影响铁代谢的妊娠期糖尿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致使胎儿期铁储存不足,造成婴儿出生早期铁缺乏;

您关注过宝宝缺铁吗?是否给宝宝及时添加铁了呢?

膳食中缺乏肉类等动物性食物,膳食铁绝大多数为生物活性低的非血红素铁,是造成贫困地区和素食儿童铁缺乏的重要因素;

腹泻、消化道出血等各种胃肠道疾病,以及长期反复感染,导致铁吸收利用不良,亦是铁缺乏的重要因素。学龄前儿童一日摄入奶量超过720mL,其进食其他食物的量大大减少,引起铁缺乏的风险增加,因为牛奶中的铁浓度及生物利用度都很低;

青春期少女月经失血量过大致使铁丢失增多也可导致铁缺乏。

一项研究表明,不补充铁剂的母乳喂养儿,4个月时会发生铁缺乏。接受早期补铁的婴儿发生感染的风险及输血的次数均降低,并且在中位校正年龄为5.3岁时似乎有更好的神经发育结局。

铁缺乏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贫血,轻至中度的贫血宝宝可能没有其他方面的症状,营养状况也表现良好。重度贫血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嗜睡或易激惹、心脏扩大、喂养困难、甚至呼吸急促等表现。铁缺乏也会影响婴幼儿神经心理的发育,影响婴儿的社会情感行为,甚至可能导致出现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

大量研究表明,严重缺铁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是造成早产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因素而即使是不伴贫血的轻微铁缺乏就已经对儿童的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