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併購浪潮與今日的太古、怡和、長和

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併購浪潮與今日的太古、怡和、長和

如果說20世紀6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股票市場因過度封閉而未能發揮應有功能的話,那麼70年代初的市場因過度開放缺乏檢查而引來巨大災難似乎又頗令人惆悵。

自經歷過1973年的股災和石油危機後,股票市場一片沉寂自然不在話下,但連帶香港經濟也顯得疲不能興。短短一兩年時間內,一些實力較弱的企業,股價下挫超過六七成,有些甚至多達八九成。

1975年,股票市場雖然扭轉了1973年大崩潰後軟弱無力的局面,但買賣仍不太活躍。許多企業也因經營環境逆轉而出現連年虧損的情況,面臨巨大窘境。

但是,有一些企業利用這個機會精簡架構、降低成本,更挑選一些骨架低殘而資產豐厚的公司,伺機吸納收購,為日後的發展壯大埋下伏筆。

據不完全統計,從1975年到1978年這短短三四年間,至少有超過35家企業捲入了不同形式的收購合併浪潮,牽涉的資金數以百億元。

通過這種合併收購,香港的公司和金融制度日漸成熟。一批後來的企業巨頭也是在這一波併購之後逐漸成長壯大起來。

這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太古洋行(後來成長為太古集團)怡和公司(後來成長為怡和集團)和記企業(後來併購成為和記黃埔),等。

1、太古洋行

老牌英資大行太古洋行是最先掀起這波收購風潮的企業。

1975年1月,太古洋行率先發行280萬股新股,換取大昌地產附屬公司太古昌發展1050萬股股權,然後將該批股份轉讓太古地產,而太古昌又發行新股1210萬股與太古地產,換取太古船塢第一期發展計劃(即後來的太古城)50.0%股權,至於太古昌則將愛秩序灣東部的土地,以低價讓與太古洋行。通過這種配股、換股及發行新股的遊戲,小股東的股權自然被“攤薄”,而企業的實力則迅速地壯大起來。

1975年5月,太古洋行向太古輪船公司購入國泰投資31.25%股權,隨後,又向太古實業承購25.25%國泰投資的股權。這樣一來,太古洋行就變成國泰投資的控股公司。1976年4月,太古洋行又向鐵行公司收購了15656股國泰投資的股票,持有的國泰投資股權增加至87.5%。值得注意的是,國泰投資控有國泰航空和香港飛機工程的大部分股權,這項收購行動變相將這兩家公司轉為太古洋行的附屬公司。

其中,1975年12月,太古洋行宣佈與太古實業合併。在經歷一連串的收購、合併行動,太古集團的實力膨脹起來。

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併購浪潮與今日的太古、怡和、長和

太古集團logo

現在已發展為太古集團,是一個以地產、航空、飲料、海洋服務和貿易及實業為核心業務的高度多元化環球集團。大家身邊所熟悉的太古裡、太古糖、國泰航空、港龍航空、哥倫比亞運動服飾等都屬於太古集團的旗下業務。下面列一張表讓大家感受一下它的業務領域。

太古集團業務架構(點擊可以看大圖)

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併購浪潮與今日的太古、怡和、長和

(表格來源:太古集團官網;數據截至:2017/5/2)

2、怡和公司

作為英資集團龍頭的怡和公司,當然也不會錯過任何有利可圖的機會。早在1972年,怡和旗下的置地公司吞併牛奶公司一役,已顯示出怡和公司資本操作的利落。到了1975年4月底,怡和公司通過換股加現金的方式,收購仁孚行汽車代理公司75.0%的股權,使得仁孚行變成怡和公司的附屬公司。5月5日,怡和公司又通過換股收購了金門建築,並將其私有化。:

值得注意的是,仁孚行和金門建築均有十分可觀的營利前景和物業資產。舉例來說,金門建築擁有的中環金門大廈(即現在的美國銀行中心位置),後來便以7.15億元轉售與旗下的置地公司,使怡和公司獲利不菲。通過這些環環相扣的收購行動,怡和公司不但可以分散投資風險,也大大改善了集團的盈利前景。

1976年年初,怡和公司又收購了印華輪船有限公司,並將該輪船公司私有化。隨後,怡和公司又宣佈以現金每股100元的價值,全面收購隆德保險。

1978年5月15日,怡和公司的旗艦——置地公司,宣佈以每股40元的價格收購城市酒店餘下的47.4%股權,收購行動使城市酒店變成了置地公司的附屬機構。與此同時,怡和公司也宣佈收購怡和實業,整合集團的力量。

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併購浪潮與今日的太古、怡和、長和

怡和公司logo

怡和公司如今已發展成為業務涵蓋金融及保險服務、零售百貨、消費市場拓展、工程及建築、機械製造、汽車貿易、運輸服務、房地產及餐飲等領域的怡和集團。

旗下子公司包括:置地集團、牛奶國際、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怡和太平洋、怡和汽車;

投資的業務包括有:建築(金門建築)、地產(置地)、航運(香港空運貨站、怡中機場服務、香港貨櫃碼頭)、零售(惠康超級市場、7-Eleven,必勝客、萬寧藥房、美心飲食集團)、投資銀行、酒店(文華東方)、保險顧問等等。

3、和記洋行

和記黃埔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和記洋行,一部分是黃埔船塢。1965年,和記洋行更名為和記國際。

正當太古集團和怡和公司南征北討地擴張勢力之時,同樣為英資大行的和記國際,則因早前擴張過急而顯得有點斯人獨憔悴。1969年和記國際通過發行優先股集資7200萬港元收購了黃埔船塢30%的股權,這是和記國際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外還在70年代初通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收購兼併控制了300多家公司。

在1973年3月之前,和記國際成為當時香港市場成長最快的上市公司,和記集

團系的股票成為最搶手的股票之一。在當時的高峰時期,和記國際的股價飛昇至44元,市值一度高達74.43億港元。然而,在港股大跌之後,和記集團旗下各上市公司的股價大幅貶值。1974年底,和記國際股價跌至1.18元,整個公司市值跌到只有3.4億港元,不及巔峰時零頭。而且1974年恰逢石油危機,和記國際1974至1975年度虧損1.29億港元,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以至於有關公司倒閉的傳言滿天飛。

此時,過度的擴張的影響逐漸顯現出來,和記國際不但失去了攻城略地的戰鬥力,更因財政危機而被逼“賤價”出賣資產,直接削弱了本身的實力。

面對沉重的財政危機,和記國際在1974年出售其中一家附屬公司——船務投資公司——的71.4%股權,隨後又將另一家附屬公司——亞洲投資公司——的75.0%股權轉售西德財團。然後,又將集團另一附屬公司——和豐企業的35.6% 股權賣給南豐紡織聯合的建豐製衣投資,讓建豐製衣全權控制了和豐企業。

1975年9月,和記國際已面臨清盤危險。在無可選擇下,董事局被迫接受股東匯豐銀行的建議,由匯豐銀行注資1.5億港元收購和記國際33.65%的股權

。由此,匯豐銀行成為和記企業的大股東。當時,匯豐銀行曾承諾,一旦和記國際恢復盈利,匯豐銀行將在適當的時候出售和記國際。這為日後李嘉誠入主和記埋下伏筆。

匯豐接手後,引入了新的管理層韋理,對和記國際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前後解散或出售了100多家公司。1976年,港股市場也有所回暖。韋理趁機拋售了一批股票,並將所得1億港幣現金增購屈臣氏和黃埔船塢這兩家潛質優厚的公司股權,使這兩家聯營公司轉化為附屬公司。經過韋理一年多的改革,和記集團內部改組大致完成,1976年獲得1.07億港幣的淨利潤。

儘管業績扭虧為盈,但根基依舊不穩固。韋理犀利地指出,黃埔船塢的業務範圍不太廣,但是擁有極大數量的土地,可為公司帶來鉅額的現金收益。而和記的業務極其廣泛,擁有的最大資產就是人才。二者剛好可以互補。因此,韋理決定將和記國際和黃埔船塢合併。1977年12月下旬董事會批准了韋理這一申請。1978年1月3日,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並取代和記國際的上市地位。

和記黃埔的合併,大大

提升了和記黃埔在英資四大行(怡和、太古、匯豐、和記)中的地位。從此,和黃集團成為香港業務最龐大、最廣泛的集團之一。

直到1979年,和記黃埔被華商李嘉誠收購。自此,李嘉誠成為入主英資四大行的第一位華人,英資財團在香港經濟中的壟斷地位逐漸被打破。

這裡應該說到李嘉誠和長江實業了。1975年下半年起,香港的地產業開始復甦,樓棟買賣日趨活躍。在各大地產公司都有大動作的同時,四大華資地產企業崛起,其中就包括李嘉誠的長江實業。

1975年到1976年間,長江實業先後與其他地產公司聯手拿下兩塊地皮,打造了日後的地標性建築太古城、伊利沙伯大廈和洛克大廈。1977年1月,李嘉誠又戰勝財雄勢大的香港置地公司及其他多家地產企業,以黑馬姿態一舉奪得中環站和金鐘站兩個黃金地段的中心地帶的地皮,打造了日後的中環環球大廈及金鐘的海富中心。隨後,李嘉誠開始了收購之旅。

1977年,李嘉誠小試牛刀,以2.3億港元收購美資的永高公司,開創了香港華資公司吞併外資企業的先河。永高公司擁有港島中環著名的希爾頓酒店,以及印尼巴厘島的凱悅酒店。1978年,李嘉誠又通過長江實業購入青洲英泥25%的股權,1979年持股比例增至36%。

1979年,長江實業集團的實力更加雄厚,聲勢更加浩大,它先後與會德豐、廣生行、香港電燈、利豐、香港地氈等擁有大量地皮的老牌公司合作,發展它們手上的物業,又與中資公司僑光置業合組地產公司,奪得沙田火車站上蓋物業發展權,並在屯門踏石角興建大型水泥廠。同年,李嘉誠當選中國國務院屬下部級公司——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集團)董事,同時當選為中信董事的還有霍英東和王寬誠,這兩位華商早就與中國政府建立密切的關係。

1979年9月25日,李嘉誠在前期沒有透露半點風聲的情況下,與匯豐銀行就收購和黃股份達成協議,完成了這宗被《遠東經濟評論》指為“使李嘉誠直上雲霄的一宗交易”。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宣佈,長實剛與匯豐銀行達成一項協議,以每股7.1元價格,收購匯豐銀行手上全部共9,000萬股和黃普通股,約佔和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22.4%,成為和黃大股東。根據協議,長江實業僅須立即支付總

售價 6.39億港元的20%,餘數可延遲支付,為期最多兩年,不過須在1981年3月24日之前支付不少於餘數的一半。換言之,長實以極優惠的條件收購了和黃。

首家英資大行落人華人手中,這一日,對於香港的資本財團發展史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李嘉誠從匯豐購得和黃股份後不久,即於同年10月15日出任和黃董事局執行董事。經過一年的收集,1980年底,長江實業持有和黃的股權已增加到41.7 %。1981年1月1日,李嘉誠出任和黃董事局主席, 成為“入主英資洋行第一人”。這是香港經濟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變化,其深遠意義在若干年後才逐漸顯露。

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併購浪潮與今日的太古、怡和、長和

(和記黃埔logo)

截至2014年4月30日,長江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的總市值為一萬零五百四十億港元。長江集團的業務遍及全球五十二個國家,業務領域涵蓋地產、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酒店、零售、能源、基建、財務及投資、電子商貿、建材、媒體及生命科技等。

2015年,李嘉誠對旗下兩大上市企業——長江實業(長實)及和記黃埔(和黃)宣佈業務合併、重組方案,兩集團資產最終將分拆為兩間以開曼群島為註冊地的新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長和)與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長地),在港上市。長和將持有長實及和黃的非房地產業務。


這只是1975-1979年併購浪潮中的一小部分。從上文所談到的連串企業收購合併浪潮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資本主義社會大魚吃小魚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定律”。

經過1973年、1974年及1975年初的急跌後,股票市場雖然仍是極為虛弱,但小部分實力強大而經營得法的企業,則趁著這個“人退我進、人棄我取”的“執平貨”機會,積極擴張業務。對於很多企業家而言,收購合併正是他們壯大企業的最佳捷徑。

所謂“優勝劣、強者為王”,很多今時今日舉足輕重的跨國企業,便是在那個大浪淘沙的年代擊敗對手,逐步壯大起來的。

(本文主要整理自《香港股史1841-1997》,作者:鄭宏泰 黃紹倫)

本系列文章為“聰明的投資者”投資理財徵集活動參賽文章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