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并购浪潮与今日的太古、怡和、长和

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并购浪潮与今日的太古、怡和、长和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时股票市场因过度封闭而未能发挥应有功能的话,那么70年代初的市场因过度开放缺乏检查而引来巨大灾难似乎又颇令人惆怅。

自经历过1973年的股灾和石油危机后,股票市场一片沉寂自然不在话下,但连带香港经济也显得疲不能兴。短短一两年时间内,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股价下挫超过六七成,有些甚至多达八九成。

1975年,股票市场虽然扭转了1973年大崩溃后软弱无力的局面,但买卖仍不太活跃。许多企业也因经营环境逆转而出现连年亏损的情况,面临巨大窘境。

但是,有一些企业利用这个机会精简架构、降低成本,更挑选一些骨架低残而资产丰厚的公司,伺机吸纳收购,为日后的发展壮大埋下伏笔。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5年到1978年这短短三四年间,至少有超过35家企业卷入了不同形式的收购合并浪潮,牵涉的资金数以百亿元。

通过这种合并收购,香港的公司和金融制度日渐成熟。一批后来的企业巨头也是在这一波并购之后逐渐成长壮大起来。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太古洋行(后来成长为太古集团)怡和公司(后来成长为怡和集团)和记企业(后来并购成为和记黄埔),等。

1、太古洋行

老牌英资大行太古洋行是最先掀起这波收购风潮的企业。

1975年1月,太古洋行率先发行280万股新股,换取大昌地产附属公司太古昌发展1050万股股权,然后将该批股份转让太古地产,而太古昌又发行新股1210万股与太古地产,换取太古船坞第一期发展计划(即后来的太古城)50.0%股权,至于太古昌则将爱秩序湾东部的土地,以低价让与太古洋行。通过这种配股、换股及发行新股的游戏,小股东的股权自然被“摊薄”,而企业的实力则迅速地壮大起来。

1975年5月,太古洋行向太古轮船公司购入国泰投资31.25%股权,随后,又向太古实业承购25.25%国泰投资的股权。这样一来,太古洋行就变成国泰投资的控股公司。1976年4月,太古洋行又向铁行公司收购了15656股国泰投资的股票,持有的国泰投资股权增加至87.5%。值得注意的是,国泰投资控有国泰航空和香港飞机工程的大部分股权,这项收购行动变相将这两家公司转为太古洋行的附属公司。

其中,1975年12月,太古洋行宣布与太古实业合并。在经历一连串的收购、合并行动,太古集团的实力膨胀起来。

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并购浪潮与今日的太古、怡和、长和

太古集团logo

现在已发展为太古集团,是一个以地产、航空、饮料、海洋服务和贸易及实业为核心业务的高度多元化环球集团。大家身边所熟悉的太古里、太古糖、国泰航空、港龙航空、哥伦比亚运动服饰等都属于太古集团的旗下业务。下面列一张表让大家感受一下它的业务领域。

太古集团业务架构(点击可以看大图)

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并购浪潮与今日的太古、怡和、长和

(表格来源:太古集团官网;数据截至:2017/5/2)

2、怡和公司

作为英资集团龙头的怡和公司,当然也不会错过任何有利可图的机会。早在1972年,怡和旗下的置地公司吞并牛奶公司一役,已显示出怡和公司资本操作的利落。到了1975年4月底,怡和公司通过换股加现金的方式,收购仁孚行汽车代理公司75.0%的股权,使得仁孚行变成怡和公司的附属公司。5月5日,怡和公司又通过换股收购了金门建筑,并将其私有化。:

值得注意的是,仁孚行和金门建筑均有十分可观的营利前景和物业资产。举例来说,金门建筑拥有的中环金门大厦(即现在的美国银行中心位置),后来便以7.15亿元转售与旗下的置地公司,使怡和公司获利不菲。通过这些环环相扣的收购行动,怡和公司不但可以分散投资风险,也大大改善了集团的盈利前景。

1976年年初,怡和公司又收购了印华轮船有限公司,并将该轮船公司私有化。随后,怡和公司又宣布以现金每股100元的价值,全面收购隆德保险。

1978年5月15日,怡和公司的旗舰——置地公司,宣布以每股40元的价格收购城市酒店余下的47.4%股权,收购行动使城市酒店变成了置地公司的附属机构。与此同时,怡和公司也宣布收购怡和实业,整合集团的力量。

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并购浪潮与今日的太古、怡和、长和

怡和公司logo

怡和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业务涵盖金融及保险服务、零售百货、消费市场拓展、工程及建筑、机械制造、汽车贸易、运输服务、房地产及餐饮等领域的怡和集团。

旗下子公司包括:置地集团、牛奶国际、文华东方酒店集团、怡和太平洋、怡和汽车;

投资的业务包括有:建筑(金门建筑)、地产(置地)、航运(香港空运货站、怡中机场服务、香港货柜码头)、零售(惠康超级市场、7-Eleven,必胜客、万宁药房、美心饮食集团)、投资银行、酒店(文华东方)、保险顾问等等。

3、和记洋行

和记黄埔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记洋行,一部分是黄埔船坞。1965年,和记洋行更名为和记国际。

正当太古集团和怡和公司南征北讨地扩张势力之时,同样为英资大行的和记国际,则因早前扩张过急而显得有点斯人独憔悴。1969年和记国际通过发行优先股集资7200万港元收购了黄埔船坞30%的股权,这是和记国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还在70年代初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兼并控制了300多家公司。

在1973年3月之前,和记国际成为当时香港市场成长最快的上市公司,和记集

团系的股票成为最抢手的股票之一。在当时的高峰时期,和记国际的股价飞升至44元,市值一度高达74.43亿港元。然而,在港股大跌之后,和记集团旗下各上市公司的股价大幅贬值。1974年底,和记国际股价跌至1.18元,整个公司市值跌到只有3.4亿港元,不及巅峰时零头。而且1974年恰逢石油危机,和记国际1974至1975年度亏损1.29亿港元,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以至于有关公司倒闭的传言满天飞。

此时,过度的扩张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和记国际不但失去了攻城略地的战斗力,更因财政危机而被逼“贱价”出卖资产,直接削弱了本身的实力。

面对沉重的财政危机,和记国际在1974年出售其中一家附属公司——船务投资公司——的71.4%股权,随后又将另一家附属公司——亚洲投资公司——的75.0%股权转售西德财团。然后,又将集团另一附属公司——和丰企业的35.6% 股权卖给南丰纺织联合的建丰制衣投资,让建丰制衣全权控制了和丰企业。

1975年9月,和记国际已面临清盘危险。在无可选择下,董事局被迫接受股东汇丰银行的建议,由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收购和记国际33.65%的股权

。由此,汇丰银行成为和记企业的大股东。当时,汇丰银行曾承诺,一旦和记国际恢复盈利,汇丰银行将在适当的时候出售和记国际。这为日后李嘉诚入主和记埋下伏笔。

汇丰接手后,引入了新的管理层韦理,对和记国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前后解散或出售了100多家公司。1976年,港股市场也有所回暖。韦理趁机抛售了一批股票,并将所得1亿港币现金增购屈臣氏和黄埔船坞这两家潜质优厚的公司股权,使这两家联营公司转化为附属公司。经过韦理一年多的改革,和记集团内部改组大致完成,1976年获得1.07亿港币的净利润。

尽管业绩扭亏为盈,但根基依旧不稳固。韦理犀利地指出,黄埔船坞的业务范围不太广,但是拥有极大数量的土地,可为公司带来巨额的现金收益。而和记的业务极其广泛,拥有的最大资产就是人才。二者刚好可以互补。因此,韦理决定将和记国际和黄埔船坞合并。1977年12月下旬董事会批准了韦理这一申请。1978年1月3日,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取代和记国际的上市地位。

和记黄埔的合并,大大

提升了和记黄埔在英资四大行(怡和、太古、汇丰、和记)中的地位。从此,和黄集团成为香港业务最庞大、最广泛的集团之一。

直到1979年,和记黄埔被华商李嘉诚收购。自此,李嘉诚成为入主英资四大行的第一位华人,英资财团在香港经济中的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

这里应该说到李嘉诚和长江实业了。1975年下半年起,香港的地产业开始复苏,楼栋买卖日趋活跃。在各大地产公司都有大动作的同时,四大华资地产企业崛起,其中就包括李嘉诚的长江实业。

1975年到1976年间,长江实业先后与其他地产公司联手拿下两块地皮,打造了日后的地标性建筑太古城、伊利沙伯大厦和洛克大厦。1977年1月,李嘉诚又战胜财雄势大的香港置地公司及其他多家地产企业,以黑马姿态一举夺得中环站和金钟站两个黄金地段的中心地带的地皮,打造了日后的中环环球大厦及金钟的海富中心。随后,李嘉诚开始了收购之旅。

1977年,李嘉诚小试牛刀,以2.3亿港元收购美资的永高公司,开创了香港华资公司吞并外资企业的先河。永高公司拥有港岛中环著名的希尔顿酒店,以及印尼巴厘岛的凯悦酒店。1978年,李嘉诚又通过长江实业购入青洲英泥25%的股权,1979年持股比例增至36%。

1979年,长江实业集团的实力更加雄厚,声势更加浩大,它先后与会德丰、广生行、香港电灯、利丰、香港地毡等拥有大量地皮的老牌公司合作,发展它们手上的物业,又与中资公司侨光置业合组地产公司,夺得沙田火车站上盖物业发展权,并在屯门踏石角兴建大型水泥厂。同年,李嘉诚当选中国国务院属下部级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集团)董事,同时当选为中信董事的还有霍英东和王宽诚,这两位华商早就与中国政府建立密切的关系。

1979年9月25日,李嘉诚在前期没有透露半点风声的情况下,与汇丰银行就收购和黄股份达成协议,完成了这宗被《远东经济评论》指为“使李嘉诚直上云霄的一宗交易”。长实集团主席李嘉诚宣布,长实刚与汇丰银行达成一项协议,以每股7.1元价格,收购汇丰银行手上全部共9,000万股和黄普通股,约占和黄全部已发行股份的22.4%,成为和黄大股东。根据协议,长江实业仅须立即支付总

售价 6.39亿港元的20%,余数可延迟支付,为期最多两年,不过须在1981年3月24日之前支付不少於馀数的一半。换言之,长实以极优惠的条件收购了和黄。

首家英资大行落人华人手中,这一日,对于香港的资本财团发展史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李嘉诚从汇丰购得和黄股份后不久,即于同年10月15日出任和黄董事局执行董事。经过一年的收集,1980年底,长江实业持有和黄的股权已增加到41.7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出任和黄董事局主席, 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这是香港经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其深远意义在若干年後才逐渐显露。

港股那些事4:70年代的并购浪潮与今日的太古、怡和、长和

(和记黄埔logo)

截至2014年4月30日,长江集团旗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的总市值为一万零五百四十亿港元。长江集团的业务遍及全球五十二个国家,业务领域涵盖地产、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酒店、零售、能源、基建、财务及投资、电子商贸、建材、媒体及生命科技等。

2015年,李嘉诚对旗下两大上市企业——长江实业(长实)及和记黄埔(和黄)宣布业务合并、重组方案,两集团资产最终将分拆为两间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的新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和)与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长地),在港上市。长和将持有长实及和黄的非房地产业务。


这只是1975-1979年并购浪潮中的一小部分。从上文所谈到的连串企业收购合并浪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大鱼吃小鱼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定律”。

经过1973年、1974年及1975年初的急跌后,股票市场虽然仍是极为虚弱,但小部分实力强大而经营得法的企业,则趁着这个“人退我进、人弃我取”的“执平货”机会,积极扩张业务。对于很多企业家而言,收购合并正是他们壮大企业的最佳捷径。

所谓“优胜劣、强者为王”,很多今时今日举足轻重的跨国企业,便是在那个大浪淘沙的年代击败对手,逐步壮大起来的。

(本文主要整理自《香港股史1841-1997》,作者:郑宏泰 黄绍伦)

本系列文章为“聪明的投资者”投资理财征集活动参赛文章

往期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