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頻發聲「明立場」 銀行業攬儲法「改套路」

剛剛過去的一週(7月2日至6日),用“風起雲湧”來形容國內金融領域景況並不為過。因為,不僅各金融機構繼續勤勉深耕,力求創新,最關鍵的是,金融監管部門針對多起重大事項,態度鮮明,立場堅定,成為了媒體競相追逐的焦點。

監管層頻發聲“明立場” 銀行業攬儲法“改套路”

輿情觀察:監管層頻發聲“明立場”

根據上海金融報社輿情組的監測,金融監管部門成為上週媒體“聚光燈”下的主角。

7月2日,銀保監會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村鎮銀行支農支小監測考核體系,引導村鎮銀行的設立重點向中西部地區、農村金融服務薄弱地區,特別是向貧困地區傾斜。同時,將進一步改革優化投資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主發起人履職評價機制,督促主發起人主動、規範、有序履職。

對此,媒體紛紛通過《銀保監:抓住主發起人制度的“牛鼻子”治理村鎮銀行》、《銀保監會:村鎮銀行機構組建數量已達1601家,將推動主發起人“優進劣出”》、《銀保監會:引導村鎮銀行設立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等文章進行報道,既介紹主發起人作為村鎮銀行的主要股東,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科技支撐、流動性救助等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也指出不同類型主發起人發起的村鎮銀行在經營發展中面臨的各自問題,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部分主發起人持股比例相對較低、公司治理有效性有待進一步增強,外資銀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盈利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可見,改革勢在必行。

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指出,我國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這一制度行之有效,必須堅持。同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亦指出,這些年來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有信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為何同一天內央行行長、副行長都針對人民幣匯率發聲?這主要緣於7月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6497元,較上一交易日大跌340個基點。外匯市場如此波動,監管部門必定關注,自然成為媒體報道的熱點。如《央行一天兩度發聲,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央行有信心保持匯率基本穩定,貶值難持續人民幣仍將雙向波動》等均有相當轉載量。而在央行高層接連表態後,外匯市場迅速反彈,離岸人民幣當日即收復6.65關口。

7月5日,針對美國執意於7月6日挑起中美貿易戰,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我們堅決反對貿易戰,貿易戰不會有贏家。”對此,不少媒體相繼刊發《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挑起貿易戰既是對目標國家的發難,更是對自身經濟的損害》、《郭樹清答記者問,釋放了哪些信號?》、《郭樹清:應對貿易戰我國經濟有較強承受力》等文章,將這位“中國銀保監會第一人”所秉持“美國挑起貿易戰終難持續”、“中國經濟的進步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扭轉的”等鮮明立場廣泛傳達給社會公眾。

除了上述幾幕重頭戲,上週央行下發《進一步做好受益所有人身份識別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公佈《2018年7月非銀行支付機構續展決定公示信息》、正式落地定向降準,以及新一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等,也都被媒體一一關注。

監管層頻發聲“明立場” 銀行業攬儲法“改套路”

一週熱議:市場化債轉股“走正路”

6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6月29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試行)》。由此,接下來的一週(7月2日至6日),這項意在“推動市場化、法治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健康有序開展,規範銀行債轉股業務行為”的新政,在業內持續引發熱議。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研究員曾剛、欒稀:建議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統一的市場化債轉股的監管規則,一是適度降低由於債轉股業務並表監管的風險權重,以提高銀行業機構參與的積極性,並降低整個業務操作的成本。二是充分考慮參與機構的多元性,儘可能確保不同類型機構的監管成本相一致,避免造成機構之間的不公平,或形成新的監管套利空間。

@某接近銀保監會人士:《試行辦法》及此前陸續批准中、農、工、建、交五家銀行成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開展債轉股工作等行為,可看作是監管部門給行業樹立標杆,告訴金融機構什麼是真的債轉股。目前,監管在引導做真正意義上的股權安排。銀行既然能通過子公司合規通道進行真正的股權管理,就沒必要通過不合規方法做。慢慢地,“名股實債”會被監管杜絕,銀行做債轉股才能走上正路。

@浦發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宋豔偉:《試行辦法》將對銀行參與債轉股形成直接激勵。新政明確了債轉股實施機構屬於持牌金融機構,擴充了銀行的投行牌照內容,本輪債轉股實質上提升了銀行業混業經營層級。《試行辦法》的發佈,使債轉股子公司與母行的風險隔離機制進一步健全,加之央行定向降準釋放資金,預計商業銀行將大規模推動債轉股的開展和落地。

@某銀行高層人士:對銀行來說,由於長期“壘大戶”,貸款集中度高已成行業通病。債轉股能讓股東更好地對公司治理進行分析,行使好表決權,並鍛煉出一批懂行業風險、瞭解行業發展趨勢的銀行人才,這些複合型人才反哺母行和投資銀行,才能提升銀行實力。

@興業研究分析師陳昊、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與徵求意見稿相比,在債轉股機構的設立和管理上,《試行辦法》取消了必須由一家商業銀行控股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要求,同時允許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資本管理參照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這兩條新增條款緩解了此前長期困擾各家商業銀行的債轉股高資本佔用難題,或將加速債轉股業務快速落地。

監管層頻發聲“明立場” 銀行業攬儲法“改套路”

“小金”視點:銀行業攬儲法“改套路”

上週,雖然監管部門仍在金融領域“唱主角”,但商業銀行也不“平庸”,相反頗多出彩,既有某大型商業銀行信用卡用戶突破6000萬,也有某農商行混改正式上線,還有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獲頒金融科技“金領航”兩項大獎,更有工、農、中、建四大行首次位居全球1000家大銀行前四名。

不過,在“小金”看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值得一說的是銀行攬儲手法“生變”,正由返利、送禮等方式轉向規範化、場景化方式。

何謂規範化?很簡單,6月8日銀保監會下發的《關於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要求銀行不得采取7種手段違規吸收和虛假增加存款,其中第一項就要求“銀行不得違規返利吸存,通過返還現金或有價證券、贈送實物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就此,各商業銀行紛紛從展臺上撤下米、面、油等有價禮品,轉而向客戶推薦平均到期收益率高於同期定存,比一桶食用油實惠的結構性存款。與此同時,起購門檻多、利率水平高的大額存單,也成了銀行攬儲一大新利器。

至於場景化,舉個例子,今年高考期間某銀行在所在區域考點外設休息站,為在考場外等候的家長提供免費飲水、升學資訊等服務,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進行結構性產品等的宣傳營銷。而類似場景並不單單發生於這一家銀行。又如,一些銀行平時經常與所在區域的街道辦、居委會合作舉辦便民活動,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宣傳品牌,吸引存款,營銷產品。

由此可見,銀行的攬儲手法正在“改套路”,這當然是件好事。回想此前,每到季末、年中等關鍵時點,各商業銀行總是施展渾身解數,不惜運用各種“擦邊球”違規手段,使得攬儲大戰硝煙瀰漫。從表面看,雖然此舉情有可原,畢竟存款乃銀行放貸重要資金來源,在仍以存貸利差為主要盈利手段的情況下,銀行對儲蓄存款的爭奪絕不會停歇。但問題是,隨著不當競爭越來越多,風險隱患也在日益累積。“灰色攬儲”終非長久之計,唯開展合規的非利率競爭來吸引存款才屬正途。

話又說回來,因違規攬儲招致監管“大棒”的機構還少嗎!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0餘家銀行或分支機構收到銀保監會罰單,原因大多涉及違規的攬儲行為,如虛增存貸款、以貸收貸收息、違規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銀行承兌匯票業務;貸款資金轉存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虛增存貸款;貸款迴流轉定期存單辦理銀行承兌匯票虛增存款;同業之間通過券商渠道互存非銀協議存款,虛增同業存款等,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試問那些受罰機構,能想出這麼多攬儲的歪點子,難道就不能多花點心思在正道上,非得繳納罰金或通報批評才能安心?站在這個角度,攬儲切忌“攬”風險。早一天“改套路”,並走合規化道路,才能真正走上“康莊大道”。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