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爲微妙的區劃變更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清代老照片

“樅陽出人,桐城出名”一說,在坊間流傳甚廣,也是地方常見的閒聊話題,堅稱此說不成立者有之,為之共鳴的也大有人在。

樅陽、桐城之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話題呢?對樅陽、桐城最熟悉的是“百度”先生,坐下來研究“樅陽”“桐城”的人並不是太多,“百度”與“百搭”便有了一字之差。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百搭”也是有原因,不完全是太閒影響身體的“局部地區”。樅陽、桐城的區劃變更,複雜而特殊,人文的影響說一點沒有也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真正將其正了八經作為一個學術課題,有激情的專家估計又不多。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現在的“樅陽”與“桐城”,在當代中國近三千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中,都算是“年輕人”。現在的樅陽縣,復置於1955年,勉強63歲;現在的桐城市(縣級市),獲批於1996年,勉強23歲。民國以前,今樅陽、桐城兩地實為一縣,這個意義上的“樅陽”或“桐城”明顯又是“老同志”。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到底是“年輕人”還是“老同志”?主要面對具體的歷史,縣名的內涵,不能以“樅陽”“桐城”一言以蔽之。或縣名“樅陽”,或縣名“桐城”,只是歷史上縣名的概略表述,兩千多年裡縣名其實屢有變更,只是冠名以“樅陽”“桐城”為主。曾經使用的其他縣名,已經很少為他人熟知。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鄂君啟節

歷史上的樅陽縣,始置於漢元封五年(前106年),郡縣制背景下,立縣算是比較早了。“樅陽”一名,更始見於戰國時期的楚懷王六年(前323年)的“鄂君啟節”,是一枚銅錯金的金屬製品。樅陽縣名,像一種活性較強的“金屬元素”,現在的樅陽縣又於2016年由安慶市劃歸銅陵市。老是變來變去,學化學的學生最怕的就是這個。唐至德二年(757年),這個縣的縣名改成了“桐城縣”,直到民國期間。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歷史上的“樅陽”“桐城”實為一縣,且地域廣大,甚至包括現在的安慶市區。宋前的地方史料不是太詳盡,南宋時期的桐城、懷寧兩縣之間,見有一次較大的區劃調整;近當代的桐城、樅陽兩縣與安慶郊區之間,也可見數次區劃變更。嚴鳳英的老家桐城羅嶺,現在即屬於安慶市宜秀區。歷史上“樅陽”“桐城”的縣境,總體上是在不斷縮小,現在“樅陽”“桐城”兩地的地域面積總和,明顯小於歷史上的疆域。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在的“樅陽”,不等於歷史上的“樅陽”或“桐城”;現在的“桐城”,也不等於歷史上的“桐城”或“樅陽”。信息時代,“樅陽≠樅陽”“桐城≠桐城”式的或“計算機語言”,倘若草率地機械寫入,很可能造成“系統崩潰”。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當年在桐城上學時,一次考試匆匆答題,將“√㎡=m”寫成了“㎡=m”。老師說:“我知道你當時想的是對的,但沒有這樣的邏輯概念,‘m’是‘m’,‘√㎡’是‘√㎡’,就憑這個‘=’,這題就該打‘×’!”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安慶樅陽門

古今“桐城”與古今“樅陽”的邏輯概念也是這樣,看到相同的兩個字就急著劃“=”,老師的大紅“×”必然在等著。但是,漢代沒有“桐城”,“桐城”有漢代;清代沒有“樅陽”,“樅陽”同樣有清代。漢唐宋元,明清民國,對“樅陽”“桐城”來說都不存在“斷代”的問題。“樅陽”“桐城”原本一家,凡此種種,都是毋庸置疑的歷史事實,即便是老師的紅“×”,也只能畫在歷史虛無主義上!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地圖

古今“樅陽”“桐城”概念上的變化,原因即是區劃變動與地名變更,且兩者歷史上都曾經發生。中國歷史上的區劃變更並不鮮見,也很正常。但歷史上相關的區劃變動,相鄰地區切一塊、補一塊的多,像“樅陽”“桐城”這樣,變更後又成了桌子、板凳一樣高的兩個縣(市),則不是很多。正是由於這種變化,對今天的“樅陽”與“桐城”顯得有些微妙。“東流縣”與 “至德縣”合併成了“東至縣”,並且還在安慶、池州兩市之間劃來劃去,根本就沒有“樅陽”“桐城”問題這麼複雜和特殊。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安慶

複雜性與特殊性究竟體現在什麼地方呢?西漢置縣以來的兩千多年裡,縣名叫“樅陽”時,地域顯得有些沉寂;縣名叫“桐城”時,地域顯得相當輝煌。尤其是明、清時期,“文章甲天下,冠蓋滿京華”,“桐城”之名世人矚目。這種輝煌,通常被描述為“桐城文化”,甚至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沉寂也好,輝煌也罷,其實都是同一方土地,更名與土地則沒有關聯,文化同樣不是改名改出來的,“姓名測算”多半屬於騙人的勾當。從地方更名的概略中可以看出,歷史上“桐城文化”的輝煌,其實是由今天“樅陽”“桐城”的先賢們共同創造的。當代著名學者吳孟復先生曰:“樅陽,學術之府,氣節之鄉,詩歌之囿也。”樅陽文化與樅陽大地,在學者的眼裡是客觀而明晰的,不是民間的“一捆柴”思維。專業與業餘之間,有云泥之判。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銅陵

今天“樅陽”“桐城”的歷史,多數人並不洞悉。尤其是在業餘文史愛好者中,以為現在的“桐城”與歷史上的“桐城”是一個概念,歷史上的“桐城名人”等於現在的“桐城名人”;現在的“樅陽”與歷史上的“樅陽”也是一個概念,歷史上的“樅陽名人”也等於現在的“樅陽名人”。吳漢卿先生所言的“樅陽出人,桐城出名”,蘊含著這種區劃與縣名變更形成的史學課題,而不能簡單地解讀為鄰縣(市)之間狹隘的“名人之爭”。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樅陽出人,桐城出名”一說,是否成立呢? “樅陽出人”與“桐城出名”,二者是密切關聯的,也是相互獨立的。應該肯定的是,這些都是一種客觀存在:無論是“樅陽出人”,還是“桐城出名”,以及“樅陽出人,桐城出名”。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明、清時期的桐城名人,不論是出自今天的桐城還是樅陽,其鄉貫都只能表述為“桐城”,這是史學規範的要求,後人最多隻能作出相應的註釋。搞地方史研究,跟棋牌室打麻將沒有多大本質上的區別,都要遵守既定的規則。沒有規則的遊戲,難免就出現爭吵,甚至會讓警察出來“幫忙”。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安慶師範大學公示

不妨看先看看這則公示,安慶師範大學新近發佈的。吳功華先生研究的課題,是《明清時期桐城青山何氏家族文化》。“青山何氏”中的中“青山”,不是泛指“綠水青山”,而是實指,即今樅陽縣樅陽鎮境內的何家大青山。“青山何氏”,為什麼被表述為“桐城”呢?因為這是“明清時期”。吳功華先生是哪裡人並不重要,其治學態度是嚴謹的,表述是正確的,同樣也是規範的,他作為桐城人要這麼寫,他作為樅陽人也要這麼寫。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樅陽青山石屋寺

何如寵是明季大學士,崇禎年間的內閣群輔,俗稱“宰相”,是“青山何氏”的傑出代表。研究歷史,前提是尊重歷史,樅陽諸多歷史名人的研究,都會像何如寵研究一樣,如錢澄之、吳汝綸、史尚寬、章伯鈞等,客觀上都會帶來“桐城出名”。這是學術的嚴謹性,而不是桐城人的主觀隨意性。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老照片

樅陽當代名人中,類似的現象同樣客觀存在。饒有趣味的是,文化部長黃鎮是樅陽縣橫埠人,離開家鄉時縣名“桐城”,回到家鄉時縣名“樅陽”。黃鎮部長回鄉時,同樣專程去過桐城。黃鎮部長還治有一方印,文曰“桐城樅陽黃鎮”。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黃鎮印文

“桐城出名”是客觀的,“樅陽出人”也是客觀的,這本是桐城、樅陽文化昌盛的客觀反映,兩地人文血脈相連的具體表現,無可厚非。就這一地域而言,地域文化的出現是必然的,地域文化中“樅陽出人,桐城出名”的現象則是偶然的。因為這僅僅涉及地域冠名的時間順序,倘若漢代冠名“桐城縣”,唐代更名“樅陽縣”,“樅陽出人,桐城出名”現象,就會成為“桐城出人,樅陽出名”,等等。

一些業餘性質的地方史愛好者,試圖論證“樅陽出人”一說不能成立,但始終又不能避免兩個基本的誤區: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老照片

其一,邏輯上的錯誤。這類邏輯論證,通常選擇廣為人知的“桐城三祖”為論據。實際上,“桐城三祖”是不是樅陽人,並不能推論出“樅陽出人”的成立與是否。簡單枚舉,是一種不完全歸納推理,有什麼要求,邏輯學老師應該講過,這裡沒有必須重複太多。單就“出人”“出名”之說,歷史上的桐城名人,其實遠非僅為“桐城三祖”。這種言說,似乎對“桐城三祖”又有些不恭。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姚鼐灑金箋本鏡片

“桐城三祖”,指的是“桐城文派”中三位經典作家方苞、劉大櫆和姚鼐。一些地方文史愛好者認為:方苞是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姚鼐是桐城(今桐城市)人。“三祖”之中,只有一個劉大櫆才是樅陽人。意思是說,“桐城出名”現象, “樅陽出人”也只出了三分之一。需要知道,即便是“三分之一”,也是一個常數,並不等於“1/∞”,這方面的責任歸數學老師。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桐城

但這一論題的正確答案,並不真的就是“三分之一”。認為方苞是江寧人,是業餘研究者的低級錯誤,也是歷史常識缺失的表現。方苞、劉大櫆與姚鼐,三者都是清桐城人,學術上並沒有任何商榷的餘地,更算不上今人的“新發現”。即使“桐城三祖”中沒有一個“樅陽人”,這也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論證錯誤。論據錯誤,論證就沒有任何意義。

歷史名人的“里居”,是可以作為歷史研究課題的,並且具有學術意義,但學術研究不是想當然耳。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其二,常識上的錯誤。地方文史愛好者,多少知道一點 “桐城三祖”,完全熟悉肯定是談不上的。就基本的史學常識而言,方苞、劉大櫆和姚鼐到底應該歸於哪裡人呢?

《清史稿·方苞列傳》載:“方苞,字靈皋,江南桐城人。”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

“江南”,是指清初的江南省,後析為江蘇、安徽二省。《清史稿》不寫“方苞,字靈皋,安徽桐城人”,這就是史學規範。事實上,“清史館”成立時,“江南省”已經被區劃了,儘管總纂清史的馬其昶是安徽桐城人,但壓根就不會考慮“安徽出人”,勢必帶來“江蘇出名”的問題。馬先生最感冒的,就是“兒童之見”。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馬其昶先生

地方文史愛好者,為何認為方苞是江寧人呢?因為方苞確實出生於江寧府,江寧也確實是方苞的主要生活地。說方苞是江寧人,不是子虛烏有,而是空穴來風,但絕對“違法”!

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規定: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方苞出生時,其祖父的居住地也是江寧。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江寧

但是,公安部的規定對大清國是完全無效的。清人必須遵守的,是《大清律》。方苞的籍貫,不適用公安部的規定。

清代的“籍貫”,跟公安部所說的“籍貫”,也不是一回事。清代的“籍”,指的是“役籍”;“貫”,指的是“鄉貫”。役籍,是“職業身份”劃分,大約相當於當代戶口類型中的“農業”與“非農”,沒有任何地理意義;“鄉貫”,系原籍、祖籍,即祖上原先“居住”“佔籍”的地方,與一個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也沒有絕對的聯繫。公安部所稱的“籍貫”,只相當於清代的“鄉貫”,或曰清代“籍貫”的一部分。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方大美進士登科錄

方苞家肯定是有“戶口本”的,即“戶帖”,但不知被弄到哪裡去了。這裡,有一份明代桐城進士方大美的“進士登科錄”。從這份登科錄上可以看出,方大美“貫直隸安慶府桐城縣,軍籍。”簡單的說,方大美是明桐城人,“職業軍人”家庭,他們家不需要交“農業稅”,盡到服“兵役”的義務就行了——古代“籍貫”的概念,大約就是這個意思。“進士登科錄”與“戶帖”上的相關內容,不會有實質性的衝突。方苞與方大美,同屬“桐城桂林方”,二者的“戶口本”應該比較接近。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老照片

方苞的科舉經歷,是從“秀才”一直考到了“貢士”,但最終沒有成為“進士”。後來被剝奪功名,也不是“籍貫”存在問題被人舉報。方苞的科考經歷中,“秀才”佔用的是桐城縣名額,“舉人”佔用的是江南省名額。“鄉貫”對方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代的“高考移民”,相當於古代科考中的“冒籍”,但二者的性質差別極大。“高考移民”是“違規”行為,科考“冒籍”則是十分嚴重的“違法”行為,輕則取消錄取資格,殺頭也是有可能的。方苞不可能冒充“桐城人”,桐城人也不會太紳士而不舉報方苞“違法”,白白損失一個秀才名額。因為存在法律的前提,方苞便是“法定”的桐城人,而不因其出生、生活在江寧,就變成了江寧人。這與當代有人父親在南京當老闆,自己出生在南京某婦幼保健院,最終上不了南京戶口有點相似。

方苞是清桐城人,還有一點與姚鼐完全相似。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麻溪河

姚鼐一世祖居住在桐城麻溪(今樅陽錢橋),五世祖姚旭遷居桐城縣城(今桐城市區)。這種縣內的遷徙,明顯不影響姚鼐的“鄉貫”,也不影響這個家族的“地望”。

議論歷史,首先要熟悉歷史,起碼要對古代的制度與古人的生活方式有所瞭解,不能以今證古。古人的財產與收益,主要來自田產,姚鼐家族的遷居,並不意味著“不動產”的變更,除非有確鑿的“魚鱗冊”予以佐證。方苞家族遠遷江寧,數代之後,仍舊保留著今樅陽境內的田產等,方苞本人不僅回家鄉參加科考,也曾親自回鄉處理田產,這在方苞的著述中都有明確的記載。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傳統祭祀

傳統社會,是基於宗法制度的。縉紳階層的生活方式,及其社會生活與社會影響力,既體現在其居住地,主要還是在其宗族之間展開。不是現代社會,帶上半張紙的介紹信,戶口一轉,再在哪裡買個房,就跟原單位毫不幹聯了。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古代國家成文法與宗族習慣法,足以確認姚鼐為今桐城的先賢,也無法排除姚鼐不是今樅陽的先賢。除了上述經濟與社會方面的原因,古人同樣有“政治權利”的。傳統社會中,最重要的“政治權”是“祭祀權”。姚旭後裔如果出現財產繼承、宗祧繼承之類的問題,並不適用“就近原則”,而是依法立嗣,實現“立煙續脈,頂替銀糧,上墳拜祖”。姚鼐的墓地,在今樅陽縣義津鎮阮畈鐵門口。通俗地講,這裡是姚鼐家族的“祖墳山”。“祖墳山”儘管不是耕地,但在傳統社會比耕地更重要,是“財產權”“政治權”的集中體現。作為地方文史愛好者,為什麼要憑空剝奪古人的“財產權”與“政治權”,甚至還限制“人身自由”呢?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姚鼐墓

嚴格地講,稱方苞、姚鼐為“今樅陽人”或“今桐城人”,都是不夠嚴謹的,甚至是荒謬的。如前所述,今人只能對其鄉貫“桐城”作一點具體註釋,並且顯得畫蛇添足。至於民間聊天,可以另當別論。今樅陽、桐城的區劃十分特殊,一些歷史人物的表述,本來就不具有排他性,並非非此即彼。公允而言,方苞、姚鼐是今樅陽、桐城共同的先賢。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陳州劉氏宗祠

“桐城三祖”之一的劉大櫆,同樣是今樅陽、桐城共同的先賢。如果說“桐城三祖”帶來“桐城出名”,“樅陽”出了三個人,“桐城”也出了三個人的,“三個人”-“三個人”=“三個人”,不能“折算”為幾點幾個人,更不判定哪家為“〇”,因為“人文科學”≠ “自然科學”。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劉大櫆的里居地,為今樅陽縣橫埠鎮周崗村劉家周莊,劉大櫆無疑是今樅陽先賢。但是,同樣不排除劉大櫆是今桐城的先賢。事實上,劉大櫆的曾祖父即曾居於當時的桐城縣城,劉大櫆的生活軌跡與社會影響,也並僅不限於今樅陽境內。明代的左光斗,出生地在今樅陽縣橫埠鎮大朱莊,其居住地又涉及當時的桐城縣城,左光斗是“今樅陽人”還是“今桐城人”呢?

“鄉愿”與“鄉愁”,都不能以百度為生。歷史終歸是歷史,明清時期的諸多桐城名人,其實是今樅陽、桐城共同的先賢,值得今樅陽、桐城人共同敬仰。存敬畏之心於歷史文化,致力於弘揚先賢精神,不拘泥於狹隘的名人之爭,是地方歷史文化研究的應有之義。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顧嘉蘅聯

當然,“名人之爭”在中國並不鮮見,最著名的當推諸葛亮的襄陽、南陽之爭。不妨賞讀一下顧嘉蘅撰寫的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無需塵埃落定,但見境界胸襟。敬畏歷史與文化,“樅陽出人,桐城出名”的積極意義,就是吳功華先生式的潛心與靜心……

銅陵樅陽,安慶桐城,史上頗為微妙的區劃變更

●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