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的財務才是好管理會計!

相比於傳統的財務會計而言,管理會計更多的需要“不務正業”

,單純的做一個“賬房先生”不再是主旋律,而是要和公司各個部門尤其是業務部門聯繫起來,從戰略層面來規劃財務,並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提供具有可信度的技術支持。

“不務正業”的財務才是好管理會計!

  • 核心轉變:圍繞業務規劃財務

既然現代企業要求的是“不務正業”的管理型會計,那由傳統的財務會計向之轉變的核心是什麼呢?

管理型財務與核算型財務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對待公司業務的態度,對於管理會計來說,業務是一個公司的核心,財務是為之服務的,不要試圖從財務角度來推動業務,而要從業務角度出發,以生意來規劃財務。

從核算型財務轉變為管理型財務的核心,就是要把公司的業務和戰略結合起來,做參與公司戰略的全面預算管理。從公司定位出發,所做的財務規劃服務於戰略的,最終體現在公司業務的增長上。財務人員的主要職責不是盡最大可能節省開支,而是要站在公司的戰略層面上,創造價值!

  • 預算管理:不是單純的控制費用

戰略對於一個公司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全面預算管理最核心的切入點。管理會計一定要參與到公司戰略當中去,針對公司發展需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系數。預算管理不僅是單純的控制費用,而是要為公司做增值服務,這一切都依賴於業務。管理會計要做的就是把公司的戰略與業務結合起來,通過參與公司戰略制定,明確目標,最終使加值體現在公司的業務上。

傳統的財務會計的目標是不使預算超標,其結果是不願花錢,最好不花,對企業的理解侷限在會計的角度。而管理會計則應在全面瞭解業務的基礎上,規劃好該花什麼錢、該花多少錢,從而更好的為業務服務,達到創造價值的目的。

一言以蔽之,管理會計更多是在說業務,而不是在說財務,畢竟財務只是一個工具,目標還是業務。從業務為考慮,就意味著管理會計的財務報告不必使用太過專業的會計術語,只需要把企業現狀、公司現狀、組織現狀說清楚,當然最重要的是編出來的數字是符合業務實際的。

  • 財務本該“不務正業”

既然管理會計更多的是在說業務,那麼增加對業務的熟練程度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實現這一點呢?

在做管理會計時一定要遊蕩到別的部門去,獲取業務的實際情況。管理會計每天都會看到大量的報告,但如果只是從外部獲得的,報告上面的數字沒有任何意義,要想了解實際的問題還得從公司內部開始。

想做好管理會計有兩點:

  • 第一點要“不務正業”,不要天天看會計的帳;
  • 第二點要“遊蕩”起來,在公司裡不斷的遊蕩起來,你就會發現很多東西。

管理會計作為未來發展的趨勢所在,其地位日益彰顯,它能給企業創造價值。“賬房先生”的思維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管理會計價值的創造更多依賴於對業務的瞭解,根據業務需要規劃財務是戰略性會計的重中之重。管理會計時代來領,“不務正業”的財務才是好財務。

“不務正業”的財務才是好管理會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