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企業管理者翹首期盼的「私人保健醫生」

管理者衡量財務人員工作優劣,基本上取決於對外財務報告的質量及籌集資金的能力等。

財務報告和財務指標就像是組織的例行體檢指標。各項指標正常,管理者很放心。但當某些指標不正常,或組織運轉不順暢時,管理者就開始尋找原因,尋找“號脈的醫生”。

管理者希望能使組織進行自我保健,或有人擔任組織的“私人保健醫生”,使其一直良性運轉、為組織的決策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而管理會計人員,便可稱得上是企業的“私人保健醫生”。他們專門向管理者提供各種內部管理信息、設計組織運轉模型以及建立各種預警系統,幫助管理者使組織健康良性運轉。

敏銳的管理者不會放過任何有用的信息。瞭解管理會計工作成為管理者的當務之急。

在管理會計的核心理念中,價值的創造與維護是最為重要的兩點。基於此,管理會計是組織的戰略、業務、財務一體化的最有效工具。

維護思維繫統—— —組織規劃、預算與績效

一般組織,包括企業、事業、行政單位等,都有長短期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企業管理者都有適應本單位實際情況的方法,來實現發展目標。但在實施過程中,總會發現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管理方法的進步,管理者學會並運用了規劃、預算和績效考核等工具,讓許多煩惱迎刃而解。

他們將組織內的所有人員及業務都包括在預算中,成立一個預算機構。管理者成為這個機構的領導人。管理者只要制定目標,機構就開始運轉,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將目標細化,分配到部門和人員。所有事項按照預算執行,如有特殊情況再照章進行修訂。預算也將作為績效考核的依據。預算能夠促使組織認真考慮未來目標的實現。能夠提升各部門間的溝通和協調性。預算可以作為管理者對組織目標實現進度的標準,還可以作為對員工績效評估的指南或工具。

預算給管理者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工具,可以幫助管理者更有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標。

維護造血系統—— —資金管理

在組織的運行過程中,資金就像血液。適度、鮮活的血液帶來無限的生命力。但如果血液循環或造血系統出現了問題,組織必將面臨危機。管理者希望組織的活力無限,那如何維護“造血系統”呢?組織的類型不同,資金循環方式有所不同。要維護造血系統,必須深入到每一個毛細血管,也就是資金循環的每一個環節。

維護消化吸收系統—— —成本管理

任何類型的企業,都希望收入最高、成本最低,實現價值最大化。“開源節流”,如何體現到組織的運行中。

如果把企業的原材料、固定資產、人工等當成吃進企業的食物,那生產運營就相當於消化,最後產生利潤就相當於企業吸收了營養。維護企業的消化吸收系統,就成了管理會計研究的範圍。

在生產環節,組織多大規模的生產,每種產品生產多少數量為最優組合,每種產品的原材料採購量可以夠用,可以不斷貨、不積壓,每種產品售價能夠換回最大的利潤,企業產能閒置時,低價的臨時加工訂單能不能接受……這些問題,採用管理會計的本量利分析、經濟訂貨量、盈虧平衡分析、邊際貢獻分析、產品定價方法等技術就可以解決,為企業管理者決策提供有利的信息。

在銷售環節,每增加1%的銷售對企業利潤有何影響?信用政策每擴大1%,對企業回款有何影響?具體某個企業信用政策如何制定,是加快回款使用資金,還是擴大信用政策,從而擴大銷售範圍?企業可以通過敏感性分析、價格彈性分析、應收賬款成本分析來解決。

維護免疫系統—— —內部控制

企業會面臨很多風險,如戰略風險、自然災害風險、流動性風險、償付能力風險、法律和合規性風險、內部流程不合理風險等。這些風險如何控制,是管理者需要了解的。

管理會計對風險非常重視,發展至今,總結出一套內部控制系統,也稱為內部控制框架。但各國的內部控制框架有所不同。美國現在應用的是反欺詐財務報告全國委員會的發起委員會(COSO)在2004年9月引入的企業風險管理—— —整合框架(“ERM框架”)。我國則在2008年發佈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2010年發佈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

風險控制歷來是企業非常重視的事情,但具體內部控制流程設計是否有效,還需時間的檢驗與經驗的積累。

檢驗健康指標—— —財務報表分析

管理會計包含許多維護組織健康運轉的工具,但使用效果如何,是管理者隨時期望瞭解的。

這就涉及到管理會計的一項重要應用,就是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運用分析模型,結合各財務指標之間的關係,得出實際值,通過與標準的指標值進行比較,得出差異,想辦法尋找差異原因,或向管理者提出預警。

管理會計人員會定期對基礎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就像對組織定期進行體檢一樣,再把異常的指標進行重點分析,向管理者提出預警。管理者可以根據預警及時維護組織,以保證組織的健康運行。

目前,財政部提出的打造中國會計工作“升級版”的重點就在於大力培育和發展管理會計。隨著我國管理會計改革的穩步推進,一支管理者期待的、規範化的、高水準管理會計人員隊伍正在建設中。

管理會計,企業管理者翹首期盼的“私人保健醫生”

管理會計,企業管理者翹首期盼的“私人保健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