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出台教育人才引进培养办法

引进对象

合川区教育高层次教育人才包括A类、B类、C类,急需紧缺教育人才包括D类和E类。

A类:指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或教育管理等领域取得出色成绩,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师名校长。如: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同等层次教育人才。

B类:指在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或学科教学等领域取得较好成绩,在省(市)级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师名校长。如:省(市)级特级教师,省(市)级“名校长”、骨干校长、卓越校长,省(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及同等层次教育人才。

C类:指在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如:省(市)级骨干教师、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市)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及同等层次教育人才。

D类:指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类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优秀应届毕业生。

E类:指“985”“211”“双一流”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的全日制本科以上优秀应届毕业生。

引进方式

主要包括择优调动、考核招聘和公开招聘。对合川区教育事业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教育人才,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引进。

引进人才待遇

承诺在合川区最低服务5年以上的,享有如下待遇:

安家补助——分别给予A类、B类、C类、D类、E类教育人才5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1万元的安家补助。安家补助为税前金额,分5年平均发放,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且年度考核等次确认为合格以上之后即兑现年度安家补助。

教研资助——分别给予A类、B类、C类、D类教育人才15万元、10万元、5万元、1万元的教研资助。教研资助可以在5年内根据需要分批次申请使用,经评审确定后拨付,专项用于课题研究、教学交流、研修培训、工作室建设和团队建设等。

生活资助——分别给予A类、B类、C类、D类教育人才连续5年2000元/月、1000元/月、500元/月、100元/月的生活资助。生活资助自引进手续办结后的次月开始计发。

C类以上人才由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配偶和子女的随迁、就业、就医、入学等问题,由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和服务。

合川区拟连续5年每年从区内学校选拔10名拔尖人才、30名青年骨干进行为期2年的重点培养。

拔尖人才条件

基本条件包括:遵纪守法,师德师风好;具有高级教师职称;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等领域实绩突出,处于区内领先地位;在帮助和带动中青年教师提升方面示范带头作用明显。

近5年取得较好业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区级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成员、学员或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成员;市级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校长、卓越校长培养对象、骨干教师;市级赛课二等奖及以上、区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参与2项以上市级教研课题或主持1项以上区级教研课题研究;其他同等层次条件。

青年骨干条件

基本条件包括:遵纪守法,师德师风好;具有一级教师职称;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热爱教育事业,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取得一定成绩。

近5年取得较好业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区级名师工作室学员;区级优秀青年教师;区级赛课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参与2项以上区级教研课题研究;其他同等层次条件。

拔尖人才、青年骨干享受待遇

教研资助——分别给予拔尖人才、青年骨干5万元、3万元的教研资助。教研资助可以在2年内根据需要分批次申请使用,专项用于课题研究、教学交流、研修培训、工作室建设和团队建设等。

提升奖励——培养对象在培养期结束后达到B类及以上层次的,给予新引进人才同等待遇(不含安家补助);达到C类及以上层次的,非城区学校的教师可通过遴选或考核方式优先调动进入城区相同或相近性质学校,由区教委根据新评定的人才层次和城区学校编制情况合理安排岗位,并保留其在原单位享受的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等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