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翠坪
“直筒子市”
像東莞這樣雖然是地級市,但是不設區以及縣,直接是市—鎮兩級行政管理單位的地級市,有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叫“直筒子市”。
迄今為止“直筒子市”共有4個:廣東省東莞市和中山市,海南省儋州市、甘肅省的嘉峪關市,從市級行政單位直接下轄鄉、鎮、街道。
東莞市
1985年,廣東省東莞縣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消東莞縣,建立(縣級)東莞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東莞市是全國五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直屬廣東省。東莞市轄32個鎮(街道),其中包括4個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東城街道、萬江街道),28個鎮。
這種特殊的行政體制,在經濟發展的某個階段有利於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伴隨著東莞承接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經濟進一步發展,這種特殊的行政體制缺點逐漸暴露,已經不完全適合東莞的經濟發展水平。其中最主要的缺點有,鎮政府行政管理職權的發揮作用有限,市政府管的過寬過細,與其他地級市相比較而言行政管理斷層。作為派出機構的區管委會履行發展和管理職能缺乏行政權限的支持,統籌協調困難重重。
2011政府調整方案(已廢棄)
由於這些缺點會阻礙地方經濟的發展,已經有四個城市摘掉了直筒子市的帽子,比如海南省的三亞市在二零一五年已經實現了撤鎮劃區。廣東省在二零零一一年就已經有想法東莞、中山撤鎮或並鎮建區,但是由於東莞有三十二個鎮,一旦改革首先要動的就是機構改革,這些機構人員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改革異常艱辛,遇到了重重困難不得已半途而廢,況且東莞現行的行政體制修修補補足矣支撐發展。三沙、嘉峪關都只有三個鎮,缺乏改革動力也沒有改動的必要。
品讀武器裝備
我們中山這邊跟東莞一樣,也是隻有鎮,不設區和縣。東莞沒有縣,是因為東莞本身就是從縣升級為地級市的。在升級為地級市以後,並沒有從周邊地區劃一兩個縣給東莞。所以東莞就沒有縣。
據說東莞升級為地級市以後,本來是打算設立莞城區的(縣處級)。但因為省府出面叫停,最後只能作罷。
有不少人說東莞不設區是因為面積太小,這點我不敢苟同。深圳和珠海的面積更小,它們能設區,東莞怎麼就不行呢?所以,東莞不設區。我覺得應該是當時的省府對政府結構改革的一種試驗吧。
因為珠三角的深圳、珠海、東莞和中山,這四個市。雖然深圳是副省級城市,其他三個是地級市,級別都不低。但是面積都只是一個縣的大小而已。(最大的東莞也不到2500平方公里)
縣域經濟體有個優勢,就是發展起步的時候船小好調頭,容易改革,也適合當做試驗田。深圳和珠海在升級為地級市之後,馬上就設立了自己的第一個區,這是很傳統的政府結構。而東莞和中山升級地級市後,沒有設區。這正好可以把深圳、珠海和東莞、中山拿出來做直接對比,看看到底是設區好,還是不設區好。
只不過東莞和中山這種不設區的模式,試驗效果並不好,在其它地區推廣不了。所以東莞和中山在全國就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如果東莞和中山的試驗結果是滿意的,估計就會大面積推廣這種不設區的模式了。
上面之所以說東莞不設區效果不好,主要是因為管理效果並不如預期。未來的東莞,我估計應該還是要設區。因為東莞人口太多,30多個鎮,七八百萬人。平均每個鎮20幾萬人。正常的鎮政府,是根本沒辦法管理這麼多人的。
所以東莞一直在搞『擴權強鎮』,實際上就是把權力下放給各個鎮,但是不給它們級別。比如說公安機關,正常情況的鎮都是派出所。而東莞這邊每個鎮都是公安分局。分局,這本身就是區一級才能夠擁有的。東莞的這種權力下放,理論上是違法的。鄉鎮行政區憑什麼享有縣級權限?這種騷操作,其實就是變相的設立縣區級政府,與設區沒區別。
——————手動分割線——————
我記得好像是十年前,東莞曾經提出過一個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目的是撤鎮設區,通過合併各鎮,減少鎮的數量,把原來30多個鎮變成八個新區。
(市→鎮→村)改變成(市→區→村),同樣還是三級。
但這一改革,在當時出現了兩個問題。
一是,30多個鎮長,誰都想當區長,誰上誰下?
二是,當地居民擔心,一些鎮被撤銷後,房價是否會受影響?繼而引發群體性事件?
此改革,最後也是不了了之,沒有實施。
前幾年又搞出一個“中心鎮”的概念。中心鎮要比其他鎮的權利要大些,例如法院、車管所之類的單位,都設在中心鎮。結果也是然並卵。
Mer86
為什麼東莞只有鎮,沒有縣或者區?
東莞,是廣東省的地級市。又稱莞城,香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籃球城市。東莞是有區的,東莞市下轄四個區,莞城區,東城區,南城區,萬江區。只是這些區,跟我們所說的縣區是不一樣的,東莞的區屬於街道辦事處級別的。比鎮高一級,是屬於市政府直接管轄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因為東莞在以前就是廣東的一個縣,是隨著多年經濟的發展,不管是經濟體量,還是市區面積建設和人口增長,達到建市的規格,在1985年撤銷了東莞縣,設立了東莞縣級市。後來隨著珠三角經濟的發展,構建完善的產業鏈。隨後在1988年被廣東破格升級為地級市。但是因為東莞市所轄範圍並沒有什麼變化。面積太小所以就沒有再設立區了。當然更不會設縣了。
隨著東莞市這幾年經濟建設的發展,目前東莞市區有所擴展,現在已設立了莞城區,東城區,南城區,萬江區,四個街道辦事處,而其他的鎮沒有歸位哪一個區管,就單獨保留了下來了,所以就形成了今天的局面。如果硬是要把他們分為哪個區,或從中再選出幾個區中心。都有點兒畫蛇添足了,因為東莞本來就不大!何況他們或許並不願意合併。這也算是東莞特色了。
我是賣柚子的小夥子,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轉發!
賣柚子的小夥子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介紹了1988年東莞由縣級市升級為地級市的過程,當時任東莞縣委書記的李近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改革開放初期的東莞,經濟迅猛發展,從1978年到1987年,年均增長超過了20%。有鑑於此,當時的東莞領導班子向上級寫了一份報告,希望升級為地級市,並得到廣東省及中央的支持,在1988年與中山市一道由縣級市變更為地級市。
按照地級行政區的架構,下面應該設縣級機構。也許是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嚐到高效行政效率對促進經濟的甜頭,東莞要用小政府來管大社會,從如何建設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把臃腫的政府縮小。縱向,通過減少層次,扁平化管理。減少一個層級,效率會高很多;橫向,希望擴大分工做加數,不增加人員的同時壯大經濟總量。
這樣的直筒子管理模式被證明是成功的。通過放權,東莞的鎮相較國內同級單位,有更大的權力,各鎮街各顯神通,才出現曾經一些鎮比主城區還要強,建設得還要好。也就是人們常常調侃的東莞城市不像城市,農村不像農村。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東莞城鄉差距不大,發展相對均衡的現狀。城鄉二元結構,城鄉差距很大恰恰是很多城市發展過程中最難處理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東莞經濟體量的增大,各鎮單打獨乾的弊端也逐漸顯現。東莞也有意重新規劃區域發展。比如規劃“一中心四組團”的新型空間格局,就有點類似將城市劃分為幾個區,在產業規劃、城市建設等方面做統一協調。規劃的內容是否能有效執行,從過往來看,難度應該不小。
whitedeer
東莞 是縣級市直接升級成為地級市的,但是並沒有內部分設市轄區或者從其他地區劃幾個縣。而是地級市下直接管理鄉鎮,俗稱直筒子市。
中山市 儋州市 三沙市 嘉峪關市都是直筒子市
三亞市曾經是直筒子市,後來內部設立了四個市轄區。
請注意,這裡的市轄區是設立人民政府,有人大和政協,在民政部登記在冊的縣級行政區,而不是對外區,其實是派出機構的管委會。
山東也有三個縣級市升級的地級市
威海 日照 萊蕪
但是威海市升級時,同屬煙臺(威海曾屬於煙臺)的文登 榮成 乳山劃到威海市,原縣級威海市改名環翠區
日照市升級後,把同屬於臨沂(日照曾屬於臨沂)的莒縣,濰坊的五蓮縣劃歸日照。原縣級日照市改名東港區,後又拆分出嵐山區。
萊蕪市曾屬於泰安,升級後本來劃同屬泰安的新泰,但是未成。萊蕪內部拆分為萊城區和鋼城區
題外話,日照莒縣有個東莞鎮
臨沂市有個蘭山區,和日照嵐山區同音。
榮成的成不是城
夢想刺刀37
東莞設有莞城區、東城區、南城區、萬江區這四個區,剩下的都是鎮,畢竟以前東莞就是縣,既然是縣,那就不可能下屬還有縣城存在的。在廣東省裡面還有幾個都是沒有縣的,只有鎮和區,因為他們都是縣升市。
星空天際
東莞的鎮是具有區的權利的,東莞都是處級的鎮,和其他地方的科級的鎮不是一回事!
名義上是鎮,實質是小型化的區,東莞32個鎮就是32個小型化的區,每個鎮管理的人口和經濟和別的地級市的區相當!但不能和一線城市的區比較,那是超強區,東莞的鎮和一般地級市的區比較可以,每個鎮中心都建的和別城市的區中心差不多。
廣東經濟體有很多獨特的地方,廣東那麼小面積,居然有21個地級市,還有沒有區的地級市,還有順德區的省管,都是廣東發展的先行先試的結果。。。
jlin28794223
歷史政策已定下很難改了,要是五個鎮合成一個區就不一樣了人口凝聚開發商業遊玩飲食,現在好多鎮有中心,多都是不活躍不繁華。這些鎮街太散了這些所以東莞都沒什麼好玩的,人口一集中搞什麼不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