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大卡
下一代航母不可能用燃氣輪機的,英國用燃氣輪機做為“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動力,也是情非得已,雖然不否認MT-30燃氣輪機的先進性,但是推女王級這種6.5萬噸級的航母已經是極限了,我們的下一代航母必然是類似於“福特級”這種10萬噸級的核動力,研製10萬噸級航母用的燃氣輪機,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顯然是得不償失。
中船重工官網: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
今年2月27日,正在進行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建造的中船重工集團官網刊發《新徵程,新謀劃!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中船重工應該怎麼幹?綱要明晰前進方向》的文章,文中明確指出,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新型核潛艇、水下無人智能對抗體系、水下立體攻防體系和海戰場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等公關突破,為海軍2025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質量武器裝備。
燃氣輪機現有能力,滿足不了我們星辰大海的目標
從中船重工官網的新聞可以看出,我們是以深藍遠海作戰能力為目的的,所以裝備燃氣輪機的這種“短腿航母”不是我們的需要。我們可以看到,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計劃之初是三種方案,有核動力的、電彈的,最好考慮到成本和自身技術能力,無奈選擇了目前的燃氣輪機做動力,搭載F-35短距滑躍起飛、垂直降落的第三套方案。雖然說,伊麗莎白女王級的燃氣輪機+全電推進做的不錯,但是動力還是不足,6.5萬噸航母最高航速也才只能跑26節左右,F-35B的作戰效能和出動能力恐怕與福特級的電彈起飛的F-35C也不可同日而語。另外,受制於燃氣輪機的侷限性,再研究更大一級功率的新機,也依然難以滿足10萬噸級航母的動力需求,如果採取多上幾臺燃氣輪機的方式,那麼故障率、可維護性、運行消費比、空間佔用等都不如核動力,所以能一步到位,我們為何還要出力不討好的搞航母用燃氣輪機呢?
當然,燃氣輪機在其他水面艦艇使用還是極好的,我們也會繼續提高燃機技術,例如萬噸大驅、4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上,還是需要性能強勁的燃機。
衛青點兵
沒有合適的,國產R0110重型燃氣輪機雖然在功率上滿足了,但是也不實用。而且國產航母絕對不會用燃氣輪機的。
國產下一代航母的滿載噸位至少和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持平,要想達到32節的最大航速,最少需要20萬馬力。目前國內艦用燃氣輪機功率最高的是QC280燃氣輪機,,軸輸出功率32000馬力,顯然QC280並不合適,首先單機功率太低,其次也不可能通過多臺並組的方式,這樣在聯軸器的設計製造上難度太大,機械損失會很大,可靠性也不高。
世界上唯一採用燃氣輪機的大型航母——英國的女王級航母,採用了羅.羅的MT-30燃氣輪機,單機輸出功率5萬馬力,但是最高航速只有26節,離標準的32節差的遠。這個航速要是起降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的F-35還行,彈射和滑躍的艦載機遠遠達不到最低的30節要求。
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就因為貿然採用了兩臺核潛艇用的K-15核反應堆,導致輸出功率不足,航母最大航速只有區區25節,所以其搭載的陣風艦載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只有22噸左右,離其他國家的艦載機30噸以上的最大起飛重量差的遠,這也導致其戰鬥力相比其他艦載機來說差的遠,只能用於自保了,和航母的本性背道而馳了。
從大家都在討論的R0110重型燃氣輪機,輸出馬力15萬匹馬力,好多人說兩臺就夠支持國產大型航母以32節甚至更高的航速高速航行了,而且航母的噸位還可以一躍提升至8萬噸,進一步提升了航母的戰鬥力。但是國產重型燃氣輪機R0110本身就是個陸用發電用的燃氣輪機,並不能直接作為航母的動力系統。目前也只有一臺在深圳作為電網備用電源存在,並沒有經過長期滿載運行以檢驗其可靠性,貿然用於航母搞不好就會趴窩。
其次R0110重型燃氣輪機是燒天然氣的,而艦載燃氣輪機都是燒油的,所以還得改進,R0110在研發初期就是作為陸地發電而設計的,原始設計的就是長期穩定運行,這和艦載燃氣輪機動力系統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要求從根本上就有差距。要想用就需要改進,改進需要時間,改進後試驗更需要時間。這個時間也等不起啊,到那個時候國產核動力早已經成熟了,用核動力豈不是更好。
而且用燃氣輪機再用蒸汽彈射器就不合適了,就只能用電磁彈射器了,而採用電磁彈射器的話航母就要採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這麼做很冒險,而且電磁彈射器和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在軍用艦艇上的技術還不夠成熟,看看英國的45型驅逐艦全體趴窩就已經說明了在主戰艦艇上大量採用新技術是不可取的。
因此在國產艦用核動力系統沒有成熟前,國產航母應該還是會繼續採用蒸汽輪機的,技術可靠成熟。軍艦採用蒸汽輪機並不代表就是落後,核動力航母的動力系統和常規動力的航母動力系統也只有蒸汽來源不同,一個是燃油鍋爐,一個是核反應堆。
主戰武器裝備的成熟可靠,強過狐裡花哨。而且伴隨著國產核動力破冰船的開建,也在說明國產航母的核動力系統已經開始了裝機試驗。距離國產核動力航母的下水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