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日王號航母爲什麼不用蘇33做艦載機而選擇米格29K?

兵器世界


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我明明是一艘載機巡洋艦,怎麼被印度指派成中型航母了?

要解答這個問題,得從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手。既然是航空母艦艦載機,自然離不開一個是“艦”一個是“機”。

印度這艘“超日王”號航母的前身,是俄羅斯的庫底子,“基輔級”載機選楊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原本只是一艘能夠起降垂直起降戰機雅克-38的載機巡洋艦。嚴苛來說,本質上該艦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現代化航母。由於俄羅斯沒能力繼續維護,外加上趕上主機出現意外,俄海軍乾脆給它除役了。後來,印度倒是看中了,幾經周折在2004年終於簽署了合作協議。從“零元購“變成了”15億大單“。當然,最終改造出來,把一艘38000噸的載機巡洋艦,變成了45000噸的中型航母。

噸位的增加只能說明俄軍對原有艦體的改建完全是搭積木式的,尤其是雙艦島設置,以及主艦島騎在近乎中軸上的佈局,使得該艦的飛行甲板格外侷促。而此時,俄羅斯的蘇-33在共青城的生產線早就已經廢棄,根本造不出新的蘇-33。而米格-29卻因為一直處於技術凍結狀態,同時由於國際市場不斷採購米格-29,使得該機的技術狀態得以不斷更新。恰逢此時,印度海軍來下單,自然就選擇了更先進的米格-29K。

說句題外話,等俄羅斯海軍想再撿起來蘇-33的時候,已經到了2017年。而且此時僅僅撿起來的是蘇-33配套的維修線,更別說造的出來了。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當時可供印度選擇的,其實只有米格-29K。正如當年蘇俄海軍沒能選上米格-29M而選擇了蘇-33一樣;如今的印度海軍,選擇了米格-29K,歷史其實就是這麼的巧合。

以上為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粗淺的認識和資訊整合,僅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深入討論。

軍事天地


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原為蘇聯基輔級航母四號艦“巴庫”號,蘇聯解體後改名為“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該艦於1995年退出現役,1999年被送到北德文斯克的造船廠進行封存。印度早在1998年就和俄羅斯洽談入手該艘航母,不過由於談判屢次出現分歧,導致協議很難達成。直到2004年3月兩國才最終達成協議,協議中俄羅斯雖然同意向印度免費贈送該艘退役航母,不過得由印度出資6.17億美元在俄羅斯的船廠進行改造,而且艦載機必須用俄羅斯生產的,這等於是一種捆綁促銷活動。






改成印度名字的“維克拉瑪蒂亞”號二手航母於2005年進入北德文斯克造船廠的幹船塢正式開工改裝,總共耗時3年才得以下水。整個改裝之處共有大約五百餘個,包括增加滑躍起飛甲板、休整艦島外形、加裝阻攔索等等(此前戈艦載機為雅克-38垂直起降戰機,所以本身沒有阻攔索),而機庫也是針對米格-29K/KUB的體積量身改進的。改裝工程中共涉及包含丹麥、意大利、波蘭、法國、克羅地亞、挪威、瑞典、日本等11個國家大約200個供應商之間共計800多套配件設備,最終整體價格也從原來的6億美元增加到了大約20億美元。






這時候印度這個冤大頭的惡夢才剛剛開始,因為還有艦載機的帳沒有算進去。早在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選用艦載機之前,蘇-33和米格-29K都是競選型號,不過俄羅斯1994年最終選擇蘇-33。後來俄羅斯在與印度就“贈送”戈爾什科夫號航母談判的時候,順便把米格-29K寫進了條款中,這一點是有緣由的,因為俄羅斯海軍在採用蘇-33之後,發現存在很多缺點,而且蘇-33是一款相對比較早期的飛機,後面在技術上已經顯得落後,要改進的話挪不出經費,所以他們就借印度人的配套投資重啟了米格-29K的計劃,到底為的還是自己打算。





印度此時已經是被俄羅斯牽著鼻子走,一開始本來想免費撿一條航母,做夢都沒想到這個窟窿怎麼都填不滿,只能默默含淚出錢再出錢。印度海軍從2010年開始接收用於配套“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的米格-29K/KUB,而此時維克拉瑪蒂亞號還沒有交付給印度,所以印度海軍就一邊在航母試航期間順便測試米格-29K,直到2013年底,維克拉瑪蒂亞號才正式啟程前往印度進行交付。而印度海軍最終也接收了45架米格-29K/KUB,這些飛機總價超過22億美元。2017年印度曾經在檢測後發現,這些飛機當中有大約62%的發動機存在結構缺陷。今年1月3日,印度海軍一架米格-29K在訓練中失事起火,所幸飛行員成功彈射。





梁無咎


“超日王”原為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基輔級航母的第四艘,原名“巴庫”號,1988年入役,2004年俄羅斯免費送給印度的時候,已經呆在船塢十年時光。送是送,必須在俄羅斯修一下,還只能購置俄羅斯的艦載機,三哥當時高興,以致於面部都略有點變形,好吧,爽快地答應下來,你知道褲子級不過55000多噸,作為基輔改進的型號增大了排水量,滿排不過4.5萬噸,艦島巨大,上面還堆滿了武器,想瞄一眼“巴庫”號什麼模樣的人,現在中國就有兩艘,大可滿足你的願望,一艘在天津,一艘從深圳去了南通。甲板空間實在有限,要想化腐朽為神奇,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要使裝上蘇-33這樣的重型艦載機,根本裝不了幾架,何況能不能裝上去還是一回事,原來只是雅克-38“鐵匠”這樣的垂直起降戰機,因為腿短印度是不要的,本來就裝備有英國的“海鷂”,都快摔光了。雅克-38不要,唯一的選擇,只有一款研製了多年的米格-29K,所以印度沒有更多選擇,要,就是這了。

馬瘦毛長。俄羅斯並非不想改造蘇-33,自己還有一艘褲子級呢,自個沒錢重新打造生產線,現在有了印度的錢大可試試,只是“超日王”裝上去費勁。現在有個爭論,航母艦載機是中型的好還是重型的好,美國將重型的大貓退役,而以中型的F/A-18大蟲子替代,不過這一說法並不能成立,大貓是一款無可救藥的純制空戰鬥機,設計明顯陳舊過時,因此大貓退役並不能說明問題,相反,F/A-18越造越大,接近重型機,F-35C則更大,俄羅斯當時沒有選擇改造蘇-33的理由只能解釋為一條,那就是沒錢,人窮志短。徜若能忽悠印度拿出這筆錢來,可是戈艦改造起來著實費勁,就是實現搭載米格-29K,改造也多年,一再拖延,可見沒有選擇蘇-33是對的,如若不然,所謂“維克拉瑪蒂亞”號入役恐怕還得延遲多年。

米格-29K正合適。不大不小,加之增進了推力,應該說性能還是不錯的,可以輕鬆實現滿載起飛。經過改造的戈艦看上去挺美,一個波次可以放飛15架,載機數量最大可至40架。然而正然這樣,印度米格-29K也沒有逃脫成為俄羅斯小白鼠的命運,俄一分錢沒花,輕鬆擁有了自己一款成熟的中型艦載機,是一個無本的買賣,印度就慘了,高興了沒幾天,就出事了。2013年底墜毀一架,半年以後又毀了一架,雛鷹練翅,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今年1月3日,再次出事,還好飛行員僥倖彈射逃生。現在的問題是,如其前海軍參謀長所抱怨的那樣,要命的起落架,完成一個起降就得修一次,俄羅斯徜若有一點道義,應該負責到底。是以今年1月,印度不再對僅入役14年的米格-29K抱多大希望,重新對艦載機進行國際招標。有錢人就是任性呀,只是國造航母遙遙無期,裝備維克拉瑪蒂亞號,到哪再找這麼合適的飛機呢?

可惜機體太老。米格-29是個有名的小短腿,就是動力有所改進,但必須加裝不少艦載設備,如著艦鉤,機翼摺疊,武器掛點等,增加了不少重量。照俄方的宣傳,綜合戰力在中國殲-15之上,是嗎?嘿嘿。改進畢竟是改進,但不能脫胎換骨,如改進的前起落架,每出問題。要知道,很多固有缺陷不是能通過改造來彌補的,如機體本來就小,雙發耗油又高,後座上不得不被一個整體油箱所替代,即便如此,航程多不會有質的改觀,航電水平,有圖可證實,座艙內仍然密密麻麻全是儀表,所以說到戰力,印度用了以後,很快就發現,這不是一架真正實用的艦載機型號,這才痛下決心說不要,棄之如敝履。我們已經說得夠明白,俄真正需要的還是蘇-33,棄之不用,想來也是滿滿的無奈呀。


魂舞大漠


他有得選嗎?自己不會生產,上了賊船,你不買航母就得裸航,毛子就按米格29的體型設計,裝F18,陣風M,超軍旗上不了艦,有本事把LCA艦載機裝上,估計墮機量超過生產量,這下LCA就供不應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