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笑傲江湖》最大的俠客——「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笑傲江湖》沒有具體的年代背景,這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並不常見。本書中令狐沖是主角,全書的各個情節都是圍繞著令狐沖展開,其間有一配角很有意思,這個配角就是衡山掌門,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原創」《笑傲江湖》最大的俠客——“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首先,“莫大先生”的名字很有意思。

我本以為這不是莫大先生本名,仔細翻看全書後發現,金庸先生壓根就沒寫,這很有意思。那我們從字面上來說吧,“莫大”二字的意思是:最大,沒有比這個更大。而“先生”二字的意思是:達者為先,師者之,後延伸為對人的一種尊稱。“莫大先生”四個字的意思就很明顯了,最大的先生,最大的老師。

莫大先生的別號“瀟湘夜雨”,這是一個定位,“瀟湘”二字這裡作地名,“夜雨”二字給人一種意境,安靜的夜晚一場清涼的的雨。金庸先生上來就給這個人物定了這樣的高位,又是“瀟湘夜雨”又是最大的先生,這位“莫大先生”配的上嗎?我們再往下看。

「原創」《笑傲江湖》最大的俠客——“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其次,有意思的出場方式。

這位“莫大先生”的出場很特別,大多是——先聞其聲,再見其人。

第一次出場是在茶館中,有人議論衡山派的事。

那矮胖子喝了幾口茶,將茶壺蓋敲得當當直響,叫道:”沖茶,沖茶!”

又道:“所以哪,這明明是衡山派中的大事,各門各派中都有賀客到來,可是衡山派自己……”

他說到這裡,忽然間門口伊伊呀呀的響起了胡琴之聲,有人唱道:“嘆楊家,秉忠心,大宋……扶保……”嗓門拉得長長的,聲音甚是蒼涼。眾人一齊轉頭望去,只見一張板桌旁坐了一個身材瘦長的老者,臉色枯槁,披著一件青布長衫,洗得青中泛白,形狀甚是落拓,顯是個唱戲討錢的。

第二次出場是在衡山城外荒山中。

眼見費彬獰笑的臉漸漸逼近,令狐沖微微一笑,嘆了口氣,閉上了眼睛。

忽然間耳中傳入幾下幽幽的胡琴聲,琴聲淒涼,似是嘆息,又似哭泣,跟著琴聲顫抖,發出瑟瑟瑟斷續之音,猶如一滴滴小雨落上樹葉。令狐沖大為詫異,睜開眼來。

費彬心頭一震:“瀟湘夜雨莫大先生到了。

第三次出場是在雞鳴渡的一家小酒館。

端起酒碗,又一飲而盡,小店之中無下酒物,隨手抓起幾粒鹹水花生,拋入口中,忽聽背後有人嘆了口氣,說道:“唉!天下男子,十九薄倖。”

令狐沖轉過面來,向說話之人瞧去,搖晃的燭光之下,但見小酒店中除自己之外,便只店角落裡一張板桌旁有人伏案而臥。板桌上放了酒壺、酒杯,那人衣衫襤褸,身形猥瑣,不像是如此吐屬文雅之人。當下令狐沖也不理會,又喝了一碗酒······突然見到那人凳腳旁放著一把胡琴,琴身深黃,久經年月,心念一動,已知此人是誰,當即俯身便拜,說道:“晚輩令狐沖,有幸拜見衡山莫師伯。”

第四次出場,五嶽劍派爭盟主之時。

一個瘦削的老者緩步而出,說道:“嶽先生精擅五嶽劍派各派劍法,實是武林中從所未有。老朽潛心參研本派劍法,有許多處所沒法明白,今日正好向嶽先生請教。”他左手拿著一把撫摩得晶光發亮的胡琴,右手從琴柄中慢慢抽出一柄劍身極細的短劍,正是衡山派掌門莫大先生。

第五次出場,華山後山山洞之中。

一凝神間,只見衡山派人群中一人白髮蕭然,呆呆地望著石壁,正是莫大先生,令狐沖一時拿不定主意,是否要上前拜見。

第六次出場,令狐沖和任盈盈大喜之日。

一曲既畢,群豪紛紛喝彩,道喜聲中退出新房。喜娘請了安,反手掩上房門。

突然之間,牆外響起了悠悠的幾下胡琴之聲。令狐沖喜道:“莫大師伯……”盈盈低聲道:“別做聲。”

只聽胡琴聲纏綿宛轉,卻是一曲《鳳求凰》,但悽清蒼涼之意終究不改。這三年來,令狐沖一直掛念莫大先生,但派人前往衡山打聽,始終不得確訊。衡山派也已推舉了新掌門人,三年來倒也安然無事。此時令狐沖聽到琴聲,心下喜悅無限:“莫大師伯果然沒死,他今日來奏此曲,是賀我和盈盈的新婚。”琴聲漸漸遠去,到後來曲未終而琴聲已不可聞。

這中間還有一次出場是在少林寺中,金庸先生一筆帶過,暫且不提。

「原創」《笑傲江湖》最大的俠客——“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再者,“莫大先生”的武器很有意思。

文中對“莫大先生”的武器是怎樣描寫的呢?

那矮胖子大吃一驚,縱身後躍,生怕長劍刺到他身上,卻見那老者緩緩將長劍從胡琴底部插入,劍身盡沒。原來這柄劍藏在胡琴之中,劍刃通入胡琴的把手,從外表看來,誰也不知這把殘舊的胡琴內竟會藏有兵刃。

“莫大先生”的武器竟是藏在胡琴把手之中,胡琴把手能有多寬,還要藏一把劍,這劍只能又窄又薄。但我認為,也正是這樣的劍才配的上“莫大先生”,輕薄的劍,輕薄的人

「原創」《笑傲江湖》最大的俠客——“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在寫這片文章之前,我看過不少前人所寫有關“莫大先生”的點評,大體上脫不開,鬼魅一般的人物,大隱隱於市,悽清蒼涼的人生,悽清蒼涼的琴音;熱衷於江湖事,卻又置身於外不被牽絆。這些,別人寫過了,我不想再寫。

最新修訂版中,在笑傲全書結尾時,金庸先生又加了一段話。

令狐沖一生但求逍遙自在,笑傲江湖,自與盈盈結縭,雖償了平生之願,喜樂無已,但不免受到嬌妻溫柔的管束,真要逍遙自在,無所拘束,卻做不到了。突然之間,心中響起了《笑傲江湖之曲》的曲調,忽想:“我奏這曲子,要高便高,要低便低,只有自己一個人奏琴,才可自由自在,然如和盈盈合奏,便須依照譜子奏曲,不能任意放縱,她高我也高,她低我也低,這才說得上和諧合拍。佛家講求‘涅槃’,首先得做到無慾無求,這才能無拘無束。但人生在世,要吃飯,要穿衣,要顧到別人,豈能當真無慾無求?涅槃是‘無為境界’,我們做人是‘有為境界’。在有為境界中,只要沒有不當的欲求,就不會受不當的束縛,那便是逍遙自在了。”

這段話在前兩個版本中,是沒有的。金庸先生講了一種人生境界,以我的理解就是——“心似明鏡臺”和“明鏡本非臺”的區別。這是佛家的一段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文中這段話假借令狐沖所思而寫,但卻不契合令狐沖的人生,我感覺與之最相仿的就是“莫大先生”的經歷。

茶館中,與小輩置氣,卻又不下狠手;衡山城外,痛下殺手除去費彬,後來又假借醉酒詢問令狐沖;敗於嶽靈珊之後,還能苦笑說將門虎女,果然不凡。

“莫大先生”所做每件事,都很得當,足顯其處事圓滑。這樣的人物經歷,雖不風光,還有些躲藏,但卻能從一次次險境中保存自身,這就很了不起。

活不下來,還談什麼江湖?

縱觀“莫大先生”所有事蹟,可用四字來說——不爭而爭。

所以我認為《笑傲江湖》全書中真正的俠客,只有“莫大先生”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