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副豬嗜血桿菌的背後

前段時間我應邀去河北一豬場,豬場有母豬45頭,當時發病舍有67頭,全部發病,體重30斤左右,病豬消瘦,被毛粗亂,體表蒼白,個別豬體表發紅,耳尖發紺,少數豬體表發黃,呈現明顯的黃疸症狀,體溫多在40.5---41.5度,腹式呼吸,個別豬關節腫大。剖檢發現肺部、心包、胸腔、腹腔積液,並有纖維性滲出物。豬場老闆反映打過頭孢、氟苯、多西環素和磺胺類藥,料里加了氟苯、多西、磺胺、氨苄和黃芪多糖、七清顆粒等,但效果不明顯。

一例副豬嗜血桿菌的背後

根據臨床症狀和剖檢症狀初步判斷為副豬嗜血桿菌,給出的方案是料里加疫力特、恩倍特、多聚納維金,用康之本加葡萄糖飲水,嚴重的肌注多聚肽核酸和恩倍特。三天基本控制死亡,五天慢慢恢復食慾,除幾個嚴重的死亡外,其它全部痊癒。夏季豬場防暑降溫小技巧盡在c31995,來此共同學習,大家共同進步。

一例副豬嗜血桿菌的背後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之前這個老闆藥沒少用,豬病卻沒控制住?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只看到問題的表面,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副豬嗜血桿菌本身是個條件性致病菌,它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發病的,它之所以發病一定有其它的誘因,比如轉群、運輸、溫差、驅趕等,或者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發生,使豬機體免疫力下降。我之所以能做到藥到病除,是因為我把這些因素考慮在內,對這個問題認識比較深一點而已,並不是我治病多厲害。

一例副豬嗜血桿菌的背後

另外 ,這個病菌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在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消毒,用藥療程和劑量一定要足,同時消除誘發因素,以免反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