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期望壽命已達82.15歲

北京居民期望壽命已達82.15歲

本市居民期望壽命為82.15歲,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58.6%,醫改至今累計節約醫藥費用67.4億元……《2017年度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簡稱健康白皮書)今年正式向公佈, 這是北京市政府連續第九年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本市居民健康狀況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相關數據。

居民期望壽命比2016年增加0.12歲

2017年本市居民期望壽命為82.15歲,比2016年增加0.12歲,繼續在國內處於前列,與世界排名前列的日本(83.4歲)、中國香港(82.8歲)和瑞士(82.3歲)等發達國家與地區水平非常接近。2017年我市30~70歲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為10.8%,比2016年下降0.92%。與世界相關國家相比,該指標已處於高收入國家水平。

專家分析,本市健康環境持續改善、醫療衛生、空氣質量、食品、飲用水等保障水平不斷增強是居民期望壽命繼續增長的主要原因,但壽命增長受多種因素影響,今後我市居民期望壽命將逐漸進入平臺期,增長趨勢減慢。

北京居民期望壽命已達82.15歲

北京居民期望壽命已達82.15歲

北京居民期望壽命已達82.15歲

本市中小學生近視率連續4年下降

白皮書稱,2017年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及格及以上比例達到93%,較上一年提高0.1%;良好率達到50%,較上年提高了6%;優秀率達到13%,較上年提高了6%。6-17歲男生和女生身高較2016年平均增長0.17釐米和0.08釐米,17歲年齡組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別為175.7釐米和163.2釐米,城鄉學生身高差距持續縮小。

2016-2017學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58.6%,與上學年度基本持平。從近九年的學生視力不良患病率趨勢分析結果可見,本市連續4年呈現下降趨勢,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上升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工作初見成效。

談及控制學生視力不良問題,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在全面改善學校教室照明和黑板燈的基礎上,還對學校進行督查管理,一旦發現學校視力低下的學生數量多了,就會及時進行干預。同時,本市還從三甲醫院中遴選出200多名專家,負責對本市中小學校的教授和家長進行專門的健康教育培訓。

改革後累計節約醫藥費用67.4億元

2017年4月8日北京市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在全市3700餘家醫療機構通過設立醫事服務費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促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改革以來,本市三級、二級醫院門急診診療人次較上一年減少11.7%和2.3%,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增長了16.4%,城區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增加20%以上;三級平均住院日8.6天,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0.7天,住院時間顯著縮短,服務效率改善;二三級醫院藥佔比已從改革前的43%下降到34%,改革後累計節約醫藥費用67.4億元;城鄉醫療保險患者個人負擔總體平穩,社會救助對象門診、住院和重大疾病救助政策範圍內人均負擔均減少了30%左右,調查顯示91.7%的患者支持醫藥分開綜合改革,90%以上的患者對就醫狀況表示滿意。

總體來說,本市醫藥分開工作總體平穩有序,變化積極,反響良好,醫改工作成效顯著。

全市成人吸菸率下降為22.3%

《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自2015年6月1日實施以來,公共場所禁菸工作不斷深入,無煙環境不斷改善。全市控煙工作已經初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調、單位負責、社會共治”的工作機制。三年來,全市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共監督檢查各類控煙場所121621戶次,責令整改不合格單位5359戶次,共處罰違法單位653家,處罰個人3292人;各類公共場所中有禁菸標識的佔94.7%,61家醫院開設戒菸門診;全市成人吸菸率下降為22.3%,比《條例》實施前降低了1.1個百分點,吸菸人群減少2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