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宗慶後:不缺錢去上市,錢拿來用在哪兒

宗慶後和娃哈哈的“焦慮”,誰人能解?

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自稱不會網絡、不玩微信的宗慶後,如何能夠精確的把脈新時代消費人群,切合其消費特點推陳出新,讓人疑慮。已經度過而立之年的娃哈哈也迎來了中年危機,業績逐年下滑。雖然不斷創新,卻乏善可陳,多年以來仍只有營養快線、AD鈣奶和純淨水三個大單品,卻也都步入衰退週期。

6月6日,藍鯨產經記者採訪到了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雖然這位73歲的老人仍精神矍鑠、自信滿滿神武幹練,但是龐大的飲料帝國事無鉅細都需要親力親為,是其本人和娃哈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身上揹負著3萬多名員工的前途命運,宗慶後的壓力不言而喻。

加碼大健康,舊瓶裝新酒?

日前,娃哈哈與動漫企業中南天眼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一款取得國食健字批准文號的保健飲料新品“天眼晶睛”,宗慶後對該款產品極為重視,多次為新品活動站臺。

“已經打了4000多萬貨款,希望它能成長為下一款國民飲料。”宗慶後告訴藍鯨產經記者。

事實上,該產品是娃哈哈曾在2010年推出的“娃哈哈晶睛”的升級版,當時也是主打“護眼”概念。宗慶後坦承,“天眼晶睛”與“娃哈哈晶睛”是一樣的生產線,“技術在進步,現在的生產線比原來更好一點。”

宗慶後表示,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於消費品的要求也在調整。以前的消費者對於食品飲料的要求是“安全、料足”,現在則是“清淡、健康”,滿足高品質產品,滿足消費者需要。“娃哈哈也要從安全走向健康,也在開始建造廠房擴大生產。”不難看出,大健康產業將是娃哈哈未來發展的重要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娃哈哈最早便是以保健品起家。在1988年前後,娃哈哈推出“喝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兒童營養液,該產品一夜之間紅透大江南北。有媒體報道稱,當年銷售額就高達488萬元。這也是娃哈哈的第一桶金,此後,娃哈哈兼併了杭州罐頭廠,逐漸發展壯大。

如今,之所以“重操舊業”,也是由於受困於核心產品的增長乏力。據媒體報道,娃哈哈的業績在2013年達到高峰後即步入下行軌道。數據顯示,2013-2016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2.8億元、720億元、494億元、529億,直至2017年,營收縮減至456億元。作為主力單品的營養快線更是呈現出斷崖式下滑,2014-2016年銷售額分別為153.6億元、115.4億元和84.2億元。

娃哈哈宗慶後:不缺錢去上市,錢拿來用在哪兒

娃哈哈掌舵者的候選人、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娃哈哈得以保持增長速度的原因在於不斷地推出新品,而這產生的煩惱是缺乏長線產品,佔據娃哈哈營業額較大份額的營養快線產品從市場表現上來看,也已即將到達其衰落週期。”

業內普遍認為,娃哈哈雖然每年都在推新,但新品生命週期都非常短,難以接棒,多年來,主力產品依舊是營養快線、AD鈣奶和純淨水。產品和品牌老化,缺乏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的新產品,這是擺在娃哈哈和宗慶後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開放態度,多元化渠道佈局

提到娃哈哈,不得不提的是其賴以發展的“聯銷體”渠道體系,正是通過強大的渠道體系,在渠道為王的消費時代,成功構建了優質的鋪貨平臺,實現了娃哈哈的“隨處可得”,最終轉化為終端消費率。尤其是在農村市場,其“聯銷體”更是稱霸一時。

但隨著業績下挫,娃哈哈渠道老化的問題也不斷為業內所詬病。對此,宗慶後也在調整、反思……

他曾經表示,電商“已經在萎縮了”,但現在他開始悄然轉變,向微商遞出了橄欖枝,使渠道實現多條腿走路,從“聯銷體”向“聯營體”過渡。

對於“天眼晶睛”產品,娃哈哈摒棄了以往的線下“聯銷體”模式,而是由中南集團為總經銷,集中發力線上,通過社交零售,以微商直接發力粉絲經濟,借裂變效應構建產品的影響力和消費力。

宗慶後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產品創新並不難,難在營銷,這是娃哈哈嘗試社交零售的根本原因。以前渠道是三級制,即廠家、批發商、渠道商,一個產品必然經過層層加價到達消費者手中,零售價也會水漲船高。社交零售則將實現渠道扁平化,減少中間價差環節。

“以前是農村人口大於城市人口,我們(聯銷體)是農村市場比城市市場發展的更快。但現在倒過來,消費群體和年輕人都在城市市場,所以我們做社交零售,發展城市市場。”宗慶後說。

在某種程度上,天眼晶睛可以說是娃哈哈涉足微商領域的一次試水。宗慶後坦言,如果天眼晶睛賣得好,還可以繼續開發產品給(中南集團)做,娃哈哈未來也不排除直接搭建微商渠道的可能。“現在主流還是聯銷體線下的網絡,(社交零售)屬於新的營銷模式。”

對於渠道的多元化佈局,娃哈哈一改以往的保守,呈現出開放的姿態。此前,中南天眼副總經理周劍公開表示,一年內在全國建立1000家娃哈哈功能食品館。宗慶後則透露,目前功能食品館還沒開始建,一切要看未來發展,包括資金方面娃哈哈都有可能繼續參與。

此外,去年6月,娃哈哈也進軍無人零售領域,與研發無人零售店鋪技術的深藍科技簽訂一份“3年10萬臺,10年百萬臺”Take Go無人店協議,據悉,總金額高達近百億人民幣。

曾擔任宗慶後多年貼身秘書、現任浙江傳媒學院管理學副教授的羅建幸對藍鯨產經記者指出,聯銷體主要在三四線的農村市場表現強勢,在一二線城市市場略為薄弱,而這恰恰是未來飲料產品主要的競爭市場。因此宗慶後也意識到,單單依靠聯銷體渠道遠遠不夠,開始佈局未來渠道,實現多條腿走路。“過去的營銷模式,很難觸碰到新生代消費者的痛點,形成了消費斷層。現在娃哈哈在進行調整,聚焦主業,同時進行品牌年輕化、時尚化的有益嘗試。”

北京志起未來諮詢集團創始人李志起則告訴藍鯨產經記者,娃哈哈近年來深陷品牌老化的泥潭,無論是產品還是渠道,表現乏力。新的嘗試只是變革的開始,要真正做好需要企業內部經過痛苦的涅槃,才能擁抱新的機遇,對它來說,其實是內因決定外因,內部的決策機制和市場敏感度如果不變,可能還是很難抓住機會。

對話

藍鯨產經:你此前曾抵制電商,現在又開始擁抱電商,原因是什麼?

宗慶後:我沒有抵制電商,也沒有擁抱電商。電商其實是一種新的銷售方式,方便年輕人進行消費。但是我不贊成他們(電商平臺)燒錢買流量,把產品買來低價賣掉,衝擊到實體經濟的價格體系,最後變成賣假冒產品了。

在農村,由於與城市的信息不對稱,電商能夠幫助農民將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這種形式比較好。我認為,實體零售業還是會長期生存,因為人不可能一天到晚在家裡看手機,那就沒有生活樂趣了,總要出去逛逛商場。現在很多年輕人在逛商場的時候看看這個商品,利用電商平臺進行比價,如果便宜的話在電商上買,結果買到以後是個假的。

藍鯨產經:你以此一直聲稱娃哈哈不會上市,但是前段時間進行了員工股權的回購,是否改變了主意?

宗慶後:上市需要合適的時機。我們現在不缺錢,現金流挺好,沒有負債也沒有銀行貸款,上市是需要錢來募集資金,而且需要對股東負責。不缺錢去上市,錢拿來沒地方用,給股東回報也不好。

關於投資方面,我們也在找合適的投資項目,飲料行業作為我們的主業在不斷髮展,就是從安全走向健康,轉型保健品。另外我們也走向高新技術產業,2025就是要提高中國製造業水平。中國製造業水平不如人家,所以可能會受人家壓制、欺負,現在中央也在重視實體經濟發展。實體經濟是創造財富的經濟,所以還是要堅持發展實體經濟,未來如果有大的產業要投資,娃哈哈也要上市募集資金。

藍鯨產經:你的女兒宗馥莉正在做NFC果汁,你認為這個領域的前景如何?

宗慶後:我不太看好,覺得做不大,因為(產品)保質期太短,量也很小。我也不太清楚這塊事情,(宗馥莉)比較獨立,不需要跟我請示。

6月6日,杭州,見到身著白襯衫、黑布鞋的宗慶後,精神矍鑠、坦率從容,這是我對這位73歲的飲料帝國掌門人最重要的印象。

娃哈哈宗慶後:不缺錢去上市,錢拿來用在哪兒

作為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後至今仍經常工作至夜裡12點,奔波在市場一線,他的衣食住行極為簡樸,出差坐經濟艙,絲毫不講究排場。在採訪中,宗慶後告訴記者,最近他在成都、重慶等地跑市場、考察。

不少接近娃哈哈的人士表示,宗慶後極為自信,甚至可以說有些“專制”。娃哈哈是宗慶後的一言堂,公司不設副總,全國180多家子公司直接向他彙報,甚至有傳言作為娃哈哈掌舵者的候選人,其女兒宗馥莉至今未能進入娃哈哈的決策層,在某種程度上,宗慶後就是娃哈哈,娃哈哈就是宗慶後。

毫無疑問,宗慶後具有前瞻性的商業眼光和決斷力,但同樣的,時代也在快速的發展,年邁的宗慶後是否仍能跑在時代的前面,也引發質疑,甚至有“廉頗老矣”的慨嘆,娃哈哈也曾為宗慶後的多元化決策付出代價。但無論如何,這位執掌鉅艦的舵手,為娃哈哈的發展和對社會的貢獻,仍值得我們尊敬並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