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一個小動作就能養胃,隨時都可以做!

隨著現代人快速地生活節奏,工作壓力大,吃飯就成了可有可無的事件,經常會忘記吃飯或者吃飯速度比較快,吃得也比較將就,長期這樣的不規律就“造就”了胃病。

每天做一個小動作就能養胃,隨時都可以做!

下面小編教大家一些省時省力的養胃小動作~

按摩腳趾讓腸胃更健康

從中醫經絡理論角度看,人體各臟腑在腳上都有對應穴位。

人的第二和第三腳趾與腸胃有關,因此經常活動它們能起到健胃的效果。

胃腸功能正常的人,第二、三腳趾飽滿有彈性,抓地有力;胃腸功能差的人,二、三腳趾多幹癟無彈性,站立時常常抓地不牢。

活動腳趾的方法非常簡單,最常見又有效的有三種:

1、腳趾抓地

站坐姿均可,放平雙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做腳趾抓地動作,60-90次。

做此動作時,可赤腳或穿柔軟平底鞋,每日可重複多次。

2、腳趾取物

每天洗腳時可在盆內放一些鵝卵石或其他物體,在泡腳時練習用二、三腳趾夾取物體。

溫水泡腳本來就可以打通經絡,腳趾夾鵝卵石能刺激局部胃經穴位,堅持這個小習慣對胃病患者很有好處。

3、扳腳趾

反覆將腳趾往上或往下扳,同時配合按摩第二、三腳趾趾縫。

每天做一個小動作就能養胃,隨時都可以做!

常按4養胃穴位 按贏春季“保胃戰”

中醫認為,防止胃痛的發生,應從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過度勞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飲食、控制情緒等等。養生穴位的按摩,可有效防治胃痛。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是治療胃痛最重要的養生穴位。下面教你中醫按摩養胃法,快去學學!

常按四大養胃穴位

1、內關穴、公孫穴

每天做一個小動作就能養胃,隨時都可以做!

內關是人體上的重要穴位。內關在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的地方。公孫在足內側緣,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內關和公孫都是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有8個,4個在上肢,4個在下肢。中醫常把上肢上的一個八脈交會穴和下肢上的一個八脈交會穴相配,組成4對,每一對都有獨特的治病功能。內關和公孫就是專治心、胸、胃病的一對。

2、足三里穴

每天做一個小動作就能養胃,隨時都可以做!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調養脾胃的大穴,也是人體的重要強壯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以用足三里這個穴位治療。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3、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夠調動胃經的元氣,六腑的健康問題首選它們對應的募穴治療,胃是六腑之一,所以養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

每天做一個小動作就能養胃,隨時都可以做!

日常保養胃部,治療胃痛,可以常常按摩這4個養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們。胃痛嚴重的時候,可以用拇指分別對這幾個養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時緩慢地進行腹式呼吸,連續按揉3~5分鐘便能止痛。

順便提一下,上述4個養生穴位,對治療嘔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嘔吐也是日常多發病,飲食不節、情志不暢、外感寒邪、暈車暈船等都會導致嘔吐,嘔吐的時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個穴位,每個養生穴位3~5分鐘,能立即止吐。

胃不好大多都是由日常的一些壞習慣造成的,想要養胃必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行。養胃的10大禁忌,一定要避免。

養胃多吃“紅、黃、綠”

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機器,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會對黏膜造成機械性的損傷,保持良好的飲食是治療胃病的關鍵。胃七分靠養,常吃“紅黃綠”三種蔬果食物,有助於養胃護胃。

紅:紅薯是紅色食物養胃的代表。紅薯可去積促進胃酸分泌,紅薯粥、蒸紅薯都是不錯的選擇。紅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胃健脾、養血壯神的功能,每天吃幾粒紅棗,也有養胃的功效。

黃:南瓜細軟易吸收,養胃排在黃色食物的首位。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膠,可以保護胃黏膜免受刺激,其豐富的膳食纖維非常細軟,易吸收。另外,玉米、胡蘿蔔等富含的微量元素也有利於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

綠:圓白菜被譽為天然的“胃菜”,生津止渴助消化。圓白菜榨汁飲用,對促進胃潰瘍的癒合有一定的幫助。

這貌似交通燈的“紅黃綠”三種食物,不妨配搭著來吃。一碗養胃紅棗南瓜小米粥,或者紅薯米飯、南瓜米飯,一碟清炒圓白菜,幫你打響夏日“保胃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