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老师给你写推荐信?不要佛系要心机!

坐等老师给你写推荐信?不要佛系要心机!

暑假开始了,择由申请2019Fall的美高和(国内的)国际高中童鞋们都接到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邀请指定学校老师给他们写推荐信。

正常情况下,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老师们不但接受邀请,还会鼓励学生放弃看推荐信内容的权利,以此来保证推荐信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但这样的设定会让部分美高和国际高中的学生产生一种错觉——「既然老师不让我参与,那我就坐等最后的结果就好了。」

择由要告诉大家的是,想要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收获高质量的、能给你的申请加分的推荐信,你要做的绝对不是这种「佛系」的态度,而是帮助老师准备素材的「心机」。

纳尼?

学生帮老师准备推荐信素材?

我没听错吧?

你可能被迫面对这样的现实:你综合了自己的成绩、兴趣、未来专业等因素后确定下来的推荐人老师对你并不是那么了解。

不管你多么渴望找到一个熟悉你的、喜欢你的老师做推荐人,你都可能会遇到以下「闹心」的情况:

-你要申请生物专业,但之前两年教你的生物老师刚刚离职,现在的这位生物老师才教了你不到半个学期;

-你最喜欢的美国文学老师要负责18位同学的推荐信,你并不确定ta能在你的推荐信准备上花多少精力;

-数学老师是学校分配下来给你写推荐信的人,但是ta除了正常上课之外,跟学生的沟通很少,估计只能看到你的考试成绩;

……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仍然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优点和亮点展示给老师,那老师们给你最终交上去的推荐信中只有空话套话,完全无法为你赢得招生官的好印象,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事实上,有不少学校在通过分配、双向选择等方式帮学生确定推荐人之后,往往会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面谈、填表、邮件等方式向推荐人介绍自己,帮助老师获得推荐信的「灵感」。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更要在跟老师沟通之前做好筹划了。

要知道,虽然老师不会直接把你提供的素材原封不动地放进推荐信里,但你告诉老师的鲜活素材会让推荐信变得生动而充实。

坐等老师给你写推荐信?不要佛系要心机!

小本本拿出来,

记下心机Boy和Girl的

推荐信秘籍

接下来我就告诉大家,除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如实向老师汇报你在这门课上的考试成绩」之外,你还需要告诉老师哪些具体内容:

01、在相关学科的学习能力

-有没有一些标化成绩(SAT II;AP)、竞赛成绩、科研项目成果等是老师不了解的?

-有没有一些课堂小测试的高分或者满分历史是老师可能忘记了的?

-在某个章节内你是否在老师提示之前主动举一反三领悟了某个概念?

02、你在相关学科的学习热情

-除了常规的课堂表现(纪律、出勤、作业上交时间等)之外,你是否通过阅读或者网课自学了更多知识?

-是否出于兴趣上了一些选修课、大学夏校课程?

-是否加入了跟学科有关的兴趣小组或者实习、志愿者等活动?

-是否主动在作业里尝试新鲜的解题方法?

-是否在老师的要求之外主动要求加量训练?

比如,我们的一位同学S去参加CTB的比赛,他们团队所做的是一个社科类的研究项目,但S所负责的部分就是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于是,S在交给老师的推荐信素材里描述了自己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如何提前自学更多统计的知识和技能,如何尝试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等等。

又如,另一位同学X是一位现代折纸大神,因为现代折纸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X同学不仅在正常课堂学习进度之前就把教材上与立体几何相关的内容自学完毕,还在一个暑假内到一个建筑设计单位观摩设计人员作图过程,于是,在X与数学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此部分内容就成了展示X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的重要表现。

再比如,T同学的历史老师让每个同学用自己的方式去总结每一章的知识要点,大部分同学都会写成一篇文章,而T总能想到很新鲜的点子:画一张招工海报显示旧时代女工的悲惨地位、设计一份报纸来展示特定时期的社会大变革等等,而她的作业总能让老师眼前一亮,并且获得「理解透彻、形式新颖」的评语。于是,在T与历史老师的沟通中,我让她拿出了两次这样作业的例子,帮助老师回忆起T让老师惊艳的表现。

03、你对相关学科的重视程度

如果你已经明确了大学会选择与这门学科相关的专业,一定记得把这个决定告诉老师,并且尽可能地思考,未来可能会在这个领域持续探索到什么程度,自己的职业规划中是否有与之直接相关的部分。

比如,J同学希望自己未来能够进入医药行业从事新药研发,他就在跟生物老师和化学老师的推荐信素材中强调,自己大学所选的专业是生物化学,而且还将在这个领域内继续深造。

除了表达自己对于这两个学科的重视程度之外,这样的志向与他过去在生物和化学领域所获得的竞赛奖项、体验的科研实习等经历结合得非常自然,一旦老师们在写推荐信的时候提及这些经历,无疑可以继续提升他的活动列表的含金量。

04、你成绩单中“意外情况“的原因

如果你在这门课上曾经一次考试「马失前蹄」拿了意料之外的低分,不妨借着这个机会跟老师袒露心声,剖析自己考砸了的主客观原因,拿出那次考试之后自己的行动表现和成绩提升的证据。幸运的话,老师会把你的这番话放在心上,然后在推荐信中帮你解释——要知道,这样的几句话可能比得上你自己的一整篇补充文书的效用。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哦,本文所说的情况仅针对学科老师(Academic Teacher)推荐信的准备。升学指导老师(Counselor) 与学科老师 (Academic Teacher)提供的推荐信内容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学科老师负责介绍你在ta所教授的学科内的天赋、表现和潜力,而升学指导则负责你作为一个学生的整体表现:学术上,哪些学科是你的强项和兴趣所在;课堂外,你有着什么样的个性特征、「三观」和抱负。

如果你也想了解升学指导老师推荐信的内容,欢迎留言咨询我们。

本文作者

坐等老师给你写推荐信?不要佛系要心机!

想咨询美国留学相关问题?

私信我获得留学一手咨询建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