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銀行業成績單:不良率時隔5個季度後首次回升 農商行最高達3.26%!

一季度银行业成绩单:不良率时隔5个季度后首次回升 农商行最高达3.26%!

一視財經 ID:yishicaijingstudio

一視財經以短視頻、圖文等形式,對財經、金融、科技進行生動、專業、有趣的解讀。初創團隊包括業內資深媒體人、金融分析師、策劃編導、品牌傳播等六位核心人員。

日前,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監會”)公佈了2018年一季度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1.77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685億元;商業銀行不良率1.75%,較上季末上升0.003個百分點,這是銀行業不良率時隔5個季度以來的首次上升,此前一直持平為1.74%。

與此同時,從具體銀行類型來看,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不良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農商行不僅不良率最高,達到3.26%;增速也最高,上升了0.1個百分點。

對此,東吳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婷婷表示,大行改善明顯,中小行不良風險仍在暴露。

交通銀行方面亦分析指出,2018年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將繼續保持平穩,預計不良貸款率仍會在1.7%-1.75%的水平,但仍面臨一定的挑戰,部分潛在風險因素需予以關注,比如信用債違約個案增加導致的風險傳染問題等。

數據顯示,一季度,共出現違約債券12只,涉及違約金額94.6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有較為明顯的增加。

一季度银行业成绩单:不良率时隔5个季度后首次回升 农商行最高达3.26%!

2018年一季度農商行不良率高達3.26%

5月11日,一季度銀行業成績單終於出爐。

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1.77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685億元;商業銀行不良率1.75%,較上季末上升0.003個百分點;這是2016年四季度以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首次回升,此前一直持平為1.74%。

“一季度商業銀行不良率小幅反彈的原因,該報告認為主要是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交通銀行的報告分析指出,一是不良增長延續年初相對較高的狀態,從歷史數據看一季度往往是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長的高峰,雖然本季度不良貸款餘額增加較快,但與2017年一季度相比僅增加12億元,不良增長仍處於可控範圍。二是核銷進度可能受一季度工作日相對較少的影響而相對放緩。近年來,商業銀行持續加大撥備提取和不良貸款核銷力度。同時,不良率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與一季度貸款增速略有放緩,新增貸款對不良貸款的稀釋作用有所降低有關。

再讓我們來看一組不同類型銀行的數據:

銀行類型

2018年一季度不良率

較年初增降

大型銀行

1.50%

下降0.03個百分點

股份行

1.70%

下降0.01個百分點

外資行

0.66%

下降0.04百分點

城商行

1.53%

上升0.01個百分點

民營銀行

0.57%

上升0.04個百分點

農商行

3.26%

上升0.1個百分點

不難看出,一季度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不良率較去年底均有所下降;而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不良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農商行不僅不良率最高,達到3.26%;增速也最高,上升了0.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一視財經也發現,這兩年來,農商行扎堆申請上市,但不良高企似乎是它們上市路上普遍的難題。

比如2017年末,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5年12月31日,馬鞍山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32%、2.75以及2.62%,該行三年不良貸款率水平均高於同期全國商業銀行整體水平等等。

一位分析人士曾表示,農商行等中小銀行不良率較高主要因為經營區域受限,貸款客戶集中度高;資本實力弱,客戶群體質量一般;風險管理水平不高以及相比於大型銀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不良貸款處置手段較為單一等等。

天風證券的報告分析指出,“(一季度)大行不良改善持續,中小行整體向好,但有一定分化,部分中小行仍存在不良壓力。”

安信證券銀行團隊在點評一季度銀行業數據時則表示,農商行是不良生成主力。不過,農商行不良上行並非邊際上發生的事,而是從2017年開始就在加速不良出清。

一季度银行业成绩单:不良率时隔5个季度后首次回升 农商行最高达3.26%!

債務交叉違約的問題不容忽視

雖然,我國宏觀經濟平穩和不良貸款先行指標持續改善有助於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穩中轉好,但潛在風險仍不容忽視。

對此,交通銀行方面分析指出,一是小微企業貸款仍是重點關注的風險領域;二是信用債違約個案增加導致的風險傳染問題需要引起關注;三是房企經營狀況分化可能增加中小型房企償債壓力。

同時,一視財經注意到,受監管加強、流動性收緊等因素影響,債券市場違約事件頻發, 這可能成為銀行資產質量新的威脅。

比如根據披露信息顯示,大連機床及其子公司的逾期貸款,共涉及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三家銀行,其中在興業信託逾期3筆,總額10億元,在興業銀行逾期3筆,合計金額2.99億元,借款人為大連機床及其子公司華根機械。而受丹東港債券違約影響,丹東銀行信用評級還遭評級機構下調。

評級機構聯合資信在報告中稱,據其瞭解到,丹東銀行對丹東港的信貸規模大、貸款客戶集中度高,貸款的擔保措施以丹東港股東所持股權質押及土地和部分海域使用權為主;目前,丹東銀行尚未將該筆貸款計入不良貸款。鑑於丹東港信用水平惡化,其股權價值在未來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以上大額信貸規模對於丹東銀行的資產質量、信貸資產風險分類準確度、撥備充足水平、資本充足性及盈利水平已產生重大負面影響。近期,丹東銀行已採取相關措施積極化解貸款風險,並已取得較大進展。

交通銀行方面亦分析指出,“未來嚴監管和資金面偏緊的狀況仍將持續,信用債違約數量也將繼續上行。雖然市場出現大面積違約的可能性不大,但此類企業一般規模較大,一旦違約影響的範圍也較廣,銀行應重點關注違約個案發生後引發的關聯企業和企業集團其他債務交叉違約的問題,提前做好風險防控。”

不過,也有人士坦言,銀行其實早有預判,已提足撥備等,所以也不會造成銀行壞賬大幅上升的局面。

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91.28%,較上季末上升9.86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34%,較上季末上升0.18個百分點。

此外,一視財經統計27家上市銀行的一季報也發現,有13家銀行一季度末撥備覆蓋率高於200%;部分銀行一季度撥備覆蓋率上升幅度超過20個百分點。其中,寧波銀行撥備覆蓋率最高,達到498.65%。

有分析人士指出,FRS 9 新準則實行下,2018年許多大中型銀行一次性補提大量撥備,導致撥備覆蓋率大幅提高,風險抵禦能力進一步提高。

2018一視大講堂 區塊鏈場景落地虛實

誠邀您的參加!

掃碼報名

戳原文,來報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