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误打误撞”的追梦路

采访时间:2018年5月11日

姓名:小刚

性别:男

年龄:27

杭州人,吉他老师。学生时代喜爱足球,因脚伤不得不放弃走职业道路。7年前离家北漂后,当过相声学徒,被传媒公司诈骗过,最终在一位恩师指导下,走上音乐之路。

初识小刚,他给了我一个如沐春风的笑脸,这个温暖阳光的大男孩,唱歌好听,朋友众多,看起来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但随着了解的深入,他告诉我,他出生在一个不快乐的家庭。因此,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希望自己和身边的人能真正快乐。

小刚吃过苦,却相信快乐的能量。简单而纯粹,认定的事情定会执着到底。能跳脱出自己的家庭,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与梦想擦肩而过,逃离是我唯一选择

我“误打误撞”的追梦路

第一次接触足球,是在我10来岁的某个夏天,我正穿着拖鞋下楼,看到有人在踢球,于是兴奋地加入了,没料想球就像长在脚上似的,我一人赤脚打败了对面的两人。

从此,我对足球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也坚信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初中毕业时,我想去体校追寻自己的足球梦,但家人不同意。

迫于压力,我读了一所普通高中。不安于现状的我加入校足球队,经常练到人都走光了,我还一个人坚持着。慢慢地,我成为校足球队长,并拿到最佳球员。

足球梦最终破碎是由于脚的受伤。一次训练时,我特别心急,想能尽快提升自己,向专业球员发展。

但欲速则不达,脚由于高强度训练严重受伤。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如何恢复,最严重时走路都成问题。

那是我人生中很黑暗的一段时间,没有心情上课,心里清楚可能要与足球无缘了。但我认定了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要去做,这也是因我家庭所致。

从小,家里的气氛很压抑。我觉得爸妈过得并不开心,他们每天回到家都很烦躁,一开始我以为他们是因为工作不开心。

所以无论后来踢足球还是学艺术,我一门心思就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觉得只要做喜欢的事情就能开心。

我爸的性格很古怪,有暴力倾向,小时候几乎每周都要打我两三次,棍子被打断过两根,有时还连着我妈一起打。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小学时,我用零花钱买了个小玩具,他火冒三丈,竟在校门口打起我来,这种出离的“教育场景”引来了一群人围观。

这种创伤,让我有些担惊受怕,不仅来自身体,更多的是心理上承受的巨大压力。我一心想着,长大了要锻炼肌肉,每天不再活得小心翼翼。

我“误打误撞”的追梦路

我妈在这种压制下,也会管我特别严。放学超过十分钟没回家,她就会给老师打电话,问我的去向。

她把我爸给她的压力,全部转嫁到了我身上,因此我整个少年时期都非常压抑,所以等到真的可以自己做选择时,就一定想要逃出那个状态。

在这期间,我曾试图寻找各种解决办法。我有个优点,是能结交很多好朋友,并能和他们打成一片,这种朋友相处的开心能让我暂时摆脱家里的阴霾。

尤其,我会格外关注家庭幸福的孩子,了解他们身上的特质,尽可能地让自己与他们沟通、融入,保持和他们一致的想法和行为。

慢慢的,我懂了。大多时候我是自己逼自己,栽到沟里出不来。

直到我来京后,进入一个全新环境里,很多问题凸显出来,我才能看清原来的我为什么会是这样。

来京逐梦的一波三折

放弃足球梦后,我暗自神伤,找不到自己方向。在家人安排下,我大学报了土木专业。

由于对本专业毫无兴趣,我开始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进入学生会文艺部。经常组织表演小品、相声,并屡次拿奖,我开始相信自己在艺术上也是有天赋的。

我愈发喜欢上与艺术相处的感觉。当时的我很着迷郭德纲的相声,表演风格也与他相似。内心有一种冲动,想要拼命抓住命运向我抛来的第二次绳索。

实习时,家里又安排我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质检,我自己却在暗地里找一些艺术类的工作机会。

我在网上发现一个北京的相声社招学员,不收学费,便偷偷把工作辞掉,想去试试看。

我心里有些忐忑,却带着毅然决然地口吻跟父母先斩后奏了,“我要去北京,工作已经辞了”。

我爸异常愤怒,非常反对。在他看来,我只有遵从他给我的既定方向才是正确,他认为帮我找的工作收入稳定,有上升空间,是最佳选择。

我“误打误撞”的追梦路

而我觉得,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我不想困顿于这个家庭氛围中,更想为自己的梦想拼搏一番。于是,带着家人的不理解,我踏上北漂之路。

刚来北京那会儿,是冬天,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学相声的同学帮我找了个破旧的小仓库住下,那儿有点像四合院,里面住的全是京漂。

我的“房间”四面漏风,大冬天没暖气,我只好去五金店买了很多胶带,把缝隙一一粘上。

房间没有多余的地儿,只够放得下一张床。烧开的热水上面还浮着一层白沫,我就索性只喝冷水。

没有经济来源,我开始做兼职。当餐厅服务员、去国家博物馆做保安、发传单、当群演,只要我做得动的,可以做的,几乎做了个遍。

我心里想着,好不容易出来,再艰难困苦也要撑下去,也算圆自己多年的夙愿。

但来了后发现,相声跟自己想象的还是不一样。当时的我,面临三个问题:一是语言不同,我是南方人,相声要地道的北京话。

二是论资排辈现象很严重,如果出身好就有机会能上,没关系机会就少了很多。师傅相当于是学徒的父亲,学徒要给师傅端茶倒水。

三是小剧场的表演都较“荤”,表演以伦理梗居多,我不太能接受。

学相声,每天的任务就是跟着师傅练贯口,至少要练够一两年才有上台机会。为了争取这样的机会,大家都学着巴结师傅。

半年后,我越发觉得自己不适合这里,和大家就不像是一个世界的人,于是重新出来寻找学艺术的地方。

说来也惨,这次我碰到了骗子公司。北京有一些传媒公司,对外宣传是明星培训营,我抱着一举成名的美梦来到这里。

公司收了高昂的学费后,每天雇几个老师教我们舞蹈、唱歌、化妆,但其实学不到真东西。

半年后,这家公司被人告了,好几个管理层被抓。我们为了拿回钱去申诉,但最终没要回来。

我“误打误撞”的追梦路

来北京这一年,我几经周折,却没学到任何东西。整个人都很沮丧,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但我心里清楚,即使这样,我也不想回家,花了这么多钱更没办法向家人交代,我还想着证明自己给他们看。

遇到声乐导师,开启音乐之旅

幸运的是,在传媒公司认识的声乐老师看到了我身上的可塑性,跟着他,我开始了真正的音乐学习。

我觉得必须静下心来,于是开始找吉他、钢琴、乐理、作曲、唱歌各种类型的老师进行疯狂补课。

声乐老师非常负责任,他觉得最起码要让我能靠这些能力去教课吃饭。整个学习过程,几乎是被老师逼着做集训,不让我见朋友,整天待在琴房里练琴。

我甚至觉得自己由于这种闭塞的学习,开始变得自闭,变得不怎么爱说话。而且我嗓子属于特别不好的那种,只能生练。

好在这个老师的方法比较适合我,能改变我原本非常不适合练声的嗓子。

有时候老师让我去听他其他学生的课,强调别人只练习了几节课,音高就比我高,音色比我好。

我真的特别受打击,别人时间短却学得比我扎实。但我有一股执着的劲儿,坚持了两年终于见到了一些成效。

在这两年的训练里,我一度怀疑自己又遇见一个跟爸爸相似的人。他们如出一辙的打击方式让我狼狈不堪,但我好像又深陷在这种状态里难以自拔,或许这才是我的安全感。

至于我学音乐这件事情,我爸更是坚决反对,甚至在我学习的前几年,都没有跟我主动联系过。

每年过年回家,我更是被家里的亲戚一顿围剿声讨,他们都认为我是败家子。

我“误打误撞”的追梦路

当我的艺术之路真正走上正轨后,我加了爸爸微信,他看我朋友圈了解我的生活后,才逐渐转变观念,“我儿子不是做坑蒙拐骗,能混出点样子也还不错”。

有时候学音乐累了,打电话跟妈妈诉苦,我妈说,“要像你那么努力,做别的行业早就做得不错了”,但是音乐很大一部分是靠天赋的。

有时静下来想想,自己本来在理科方面很强,如果当初坚持在家人介绍的建筑单位上班,没准会更容易一些。

怎样的家庭造就怎样的我,之所以走上现在的路,很大一部分都源于自己家庭。

我一直在刻意躲避我的家人身上的落痕,来京后,我喜欢跟情绪特别稳定的人多接触,会发现其实在之前我身上也携带着家人的情绪但不自知。

我现在的脾气非常温和,可能也跟学音乐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磨人心性的事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封闭式训练后,老师开始让我教别人弹吉他。

我当时心里挺打鼓的,但没想到自己还真教下来了。那是我的第一个学生,在读大二。他学得很快,还在学校里组建乐队,自弹自唱还拿了全校十佳歌手。

我们到现在关系都特别好。其实,我和大多数学生的相处方式都像是朋友。有时候教小朋友,他们甚至会直接爬到我头顶撒野。

当老师这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高中踢足球的日子。有时候还跟学生们一起去看各种音乐节,我好像重新找回了那个没心没肺的自己。

我现在边教吉他边上课,寓教于乐,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尝试着原创了几首歌曲。现在的我,完全能养活自己,也有相对自由的时间来丰富自己。

虽然,单纯以个人能力去教课还有限,且一直教课也不是我理想的最终方向。

我在北京踢球时,认识了一个喜欢音乐的朋友,我们一拍即合,想创办一家工作室教那些唱歌不好的人正确的唱歌方法。目前,我们在筹划这件事,对我来说或许这也是个机会。

我“误打误撞”的追梦路

音乐于我,已远远超过了兴趣爱好,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又不像足球那样来得热切,是我在尝试一些艺术可能性后,误打误撞遇见的一份珍贵。

我想要的方向,就是一直快乐下去

从足球、相声到音乐,我的寻梦之旅一直都很坎坷。

有时候我会想,自己真正想要到底是什么,是想要逃离家庭,还是想要追寻梦寐以求的艺术。

到现在,我都有点迷茫,到底该怎样发展?我不想等到年纪大了后,仍然不知道自己方向在哪。虽然现在的生活比之以前,开心了很多,但我不想因此局限自己。

我尝试各种途径去改变自己的可能性,通过学生认识了一位作词老师,每天打电话向老师请教,一打好几个小时,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干货。

写词是一个艺术氛围的营造,对意境的层层推进有很严格的要求。在跟老师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写词需要审美和表达能力。

自己写了一段时间,仍没有特别满意的作品出来,这也让我有点挫败感。

我还去参加了几次选秀,通过比赛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挺大的。选秀就更加看重个人的天赋和专长,比如形象不错,或是舞蹈出众,或是有作词作曲能力等等,有个人特色才是最关键优势。

我是迫切想要做出成绩,甚至能出名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随着年纪渐长,会有更多责任需要我来承担,开心的状态也需要更多付出才能继续。

我“误打误撞”的追梦路

但目前,我感觉在自我突破上遇到了些障碍。或许这是我人生需要再次做选择的时候了,到底是选择追求心里的那股冲劲儿,还是选择安安稳稳的生活。

记得有次去寺庙,里面有四个佛牌,上面分别写了寿、禄、财、喜,好多人都会求财或者求禄、寿,我却选择了求喜。

我觉得开心最重要,就算有了其他三样,不开心还是会活得很累。

我一直有个信念,假设哪天感觉自己活不下去,但之后的某个时间、某个节点会让我特别幸福、特别快乐,生活就会因此改变,这个信念也让自己活的比较开心。

但换言之,总有物极必反的时候,心态太好也会遇到吃苦的日子,内心还要保有一份危机意识。

也许当我某天真正想通透了,会选择一份顺心的工作,选择一个相处融洽的伴侣,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生活在一起。

毕竟,快乐是我一开始寻梦的源泉。

——END——

每周三、周六,

跟我们一起窥探平行世界里的人和故事。

关注“平行生活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