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中國特供車其實也就是中國特需車。

——車則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中國特供車,既是一類產品的專有名稱,也是反映中國汽車市場狀況的一面稜鏡。它見證了中國車市在世界版圖中的地位變遷:從“新興市場”到“重要組成部分”,再到被各大門派圍攻的“光明頂”。

今天,我們就從演化的角度,好好審視一下中國特供車。

第一階段:鬼臀車

這是發生在2000年前後的故事,也是和屁股有關的往事。

那個時候,幾乎所有國際大廠都以只爭朝夕的急切,迫不及待地湧入中國這一新興市場。

兩廂版富康、夏利市場失利的教訓中,這些國際大廠小心翼翼而又自作聰明地發現了中國市場對“屁股”的熱愛。原來最新設計的原樣引入(兩廂版富康),在這個市場竟是不討喜的。

原來中國人認為的轎車,就得像古時轎子一樣,有著四平八穩、前後呼應的中庸。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悟到這點的它們,如同看了一晚上武林秘籍的韋小寶,在自己的產品上匆匆忙忙安上一個“極其突兀”的臀部,便迫不及待、火急火燎地推向市場。三廂飛度和三廂標緻307是此類“鬼臀車”的代表。

明顯的,三廂飛度是一輛“醜車”。但在它上市的當年,卻也是一款引發加價的“本田網紅”

(沒錯,這車當初真加過價)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這當然是有合理性的。品牌層面,飛度國產上市的2003年,是本田比當下更紅火的王朝盛世。6代雅閣的現金加價與爆棚口碑,甚至還要略勝現在的那款超跑。產品層面,硬湊上去的屁股,雖然讓那款國產飛度顯得有些臃腫,但相比街頭隨處可見的普桑、捷達,它的整體顏值還是在平均水準之上的

;而且充裕的空間和溫馨舒適的內飾氛圍,有力地虜獲了不少消費者的芳心。

在那個中國汽車市場和汽車文化的蠻荒時代,沒有人在意加長屁股對車身比例、車身結構強度、車輛操控性等的影響。

說到底,加長屁股,無非是對中國式審美的某種迎合。屁股這個細節,有沒有,比醜不醜/對不對,重要得多。

第二階段:長!必須得長!

在汽車還是一件奢侈品、還承載著重要社交價值的時代,跨國車廠們準確領悟了這個事實:更大的車身尺寸和腿部空間,意味著更好的實用性,以及,更有面子。

而想要實現儘可能大的車身尺寸,最簡單、最方便的手段莫過於加長。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於是,從政府機關大量採購的奧迪,到主打運動的寶馬和主打豪華的奔馳,最後連標榜優雅和運動的捷豹,都被裹挾進了這一浪潮之中。

2017年底,連雷克薩斯這個“唐吉歌德”也終於推出了RX L這款加長車型(儘管它並非中國特供)。

加長時代的始作俑者是奧迪。1999年,國產奧迪A6在長春下線,這是豪華品牌行政級轎車的國產首秀,也是國產車型首次加長軸距(相比德國原版有了10釐米的軸距加長)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這短短的10釐米加長,卻使這款車的外在觀感(更大氣、但未必更協調)和內部空間(更寬敞),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在其後的時光裡,奧迪A6L始終代表著國內行政級轎車的標準,並長年霸佔口碑與銷量榜榜首。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最初的中國式加長,與“屁股修煉術”一樣,頗有幾分簡單粗暴的味道。

不過隨著中國市場在全球版圖的地位飆升,加長車型(長軸版車型)在某些一線大廠內部,取得了同步研發的地位。所以從某種角度而言,中國的,終於變成了世界的。

第三階段:新瓶舊酒

所謂“新瓶裝舊酒”,是指基於既有平臺所做的專供型整車開發。

2008年前後,跨國車企們開始按照中國市場的實際需要,採用一些既有平臺,去開發一些具備極強市場針對性的車型。

這樣的車型雖然技術相對落後,但擁有成熟度和低成本優勢,從而可以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消費者更容易感知的層面,比如更大氣的外觀、更多的鍍鉻裝飾條、針對性很強的本土化底盤調校、相對豐富的配置,等等。並且,擁有出色的性價比。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上汽大眾老款朗逸,是這種套路的佼佼者。這是一款被網絡輿論激烈批判的車型,卻也是產品經理的一本示範教材,教科書般地詮釋了需求分析、產品定位、成本控制的精準與重要。

PQ34平臺確實為它省下了不少開發成本,但這些成本中也有相當部分被用在了與消費者觀感息息相關的地方。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內飾沒有酷炫的設計和高檔的用料,但規整的佈局、細節處的做工經得住一般程度的挑剔。

乘坐空間方面,雖然有座墊較短、靠背平直等影響實際舒適性的小聰明,但堪比B級車的空間感,卻足以讓消費者一見傾心。

行駛質感的調校則是對中國市場徹頭徹尾的滿足,沒有犀利的操控,但經過減速帶時厚實的砰砰聲很容易被中國駕駛者與乘客喜歡。

在恰當的時候誕生,並以恰當的方式滿足市場中相當大一群用戶,這就是朗逸成功的根源。你可以說它雞賊,但從另一個側面,這的確很有智慧。

第四階段:本土開發

在90後已普遍奔三的2010年代,在任何一款車都會被充斥網絡的自媒體扒皮得體無完膚的今天,中國特供面臨著新的挑戰。

它們既需要通過市場需求的精準發掘與滿足,去構成第一時間的歡喜;也必須藉助同步國際一線的車型技術,去實現長久立足的支撐。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中國特需在本土化的同時越來越國際化,這決定了中國特供必須跟上這個節奏。於是,本土開發出現了。具體做法,是在實現技術同步的前提下,給予本土研發中心更大的自主權,讓它們能夠從中國人的視角,用中國人的思維,去打造真正適合中國人的產品。

別克GL6就是這樣一款產品。這是一款足夠中國特供、同時也足夠優秀的車,一款基於上汽通用泛亞技術研發中心K平臺(同現款別克英朗)打造的6座緊湊級MPV。

基於泛亞中心這一特質,使得GL6相比途安L、豐田逸緻等原型導入車型,在開發層面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從而可以按照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去打造一臺家用MPV。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首先,6座佈局無疑是GL6定位的“才思敏捷”。這種佈局既能在滿足絕大多數中國家庭需求的前提下,對頻繁年檢進行有效規避(6座車型可享受新車6年免檢,7座車型依然需要兩年一檢);也能更好地將6張沙發安置得恰到好處。

配置層面,全球同步車型往往會對車型配置進行有意識的區隔,將一些殺手級配置僅在高配或頂配車型上使用;而中國特供車往往擁有更靈敏的市場嗅覺和較高的開發自由度,可以拿市場最想要的配置恰如其分地取悅消費者。GL6全系標配全景天窗的做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從本質上說,本土開發這種中國特供,同樣是對中國特需的應對。需求升級了,應對方式也隨之升級了。眼下,在大眾、奔馳、寶馬、通用等各大國際車企,中國研發中心的話語權正在不斷提升,甚至影響到全球車型的開發。

最終,中國特供或許會以無處不在的形式消失。甚至,你在一款德國特供車上,也會找到中國特供的影子。

·

最後,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關鍵不是這款車是否中國特供,而是,這款車是不是好車,是不是適合你的需求。

本土開發的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BY:丁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