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昌盛一時,今繁華落幕,北三縣的衰落之路!

曾昌盛一時,今繁華落幕,北三縣的衰落之路!

隨著在樓市中一路攀升的房價,北三縣紅極一時,人們眼看著北三縣的興起與昌盛。正所謂興久必衰,尤其是在變幻莫測的樓市之中,北三縣在一系列的調控政策中走向衰落。現如今的北三縣,沿街中介店鋪和一些樓盤售樓處門可羅雀,銷售人員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閒聊,顯得慵懶而無所事事。

就在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問世,北三縣再次憑藉城市副中心的優勢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原以為樓市可以見些起色,實則事與願違,在中介機構看來,提出“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建設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的控規草案,可以說是北三縣期待已久的最大利好,但在嚴厲的限購政策和房地產市場整頓的大環境之下,卻看不出一絲回暖跡象。

就燕郊目前的發展趨勢,從燕郊至北京市中心的交通十分方便,但就樓市而言,燕郊幾乎沒有一手商品房,土地已經開發得差不多了,加上限購政策,大多數人只能買商住房。所以,商住房已經成為了燕郊樓市的主力軍,但自環京地區樓市調控以來,整個市場像是被封凍了一般,進不去也出不來。

如今的北三縣,雖說是借城市副中心的優勢備受矚目,但房價已經被過分炒作,在嚴格的限購政策及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北三縣樓市進入低迷階段,未來人們買房會越來越理性。城市之間的交通狀況改善,或許會帶動一部分投資需求,但在從嚴的限購形勢下,投資需求會越來越少。現階段形勢所趨,環京地區已然成為了炒房者的“終點”,外面的進不來,進來的被套牢難以脫身。

北三縣的利好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按照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提供信息來看,目前廊坊北三縣地區產業層次尚需提升,合理的產業鏈尚未形成;通州區與北三縣地區產業互動不足,未形成產業發展梯次;北三縣地區對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制約了地區產業的轉型升級。

人口增長是大趨勢,未來需要通過新城建設、落戶政策以及其他政策,來引導人口的流動。更為重要的是,當前需要看到,人口紅利的釋放是積極正面的,接下來關鍵是要讓導入的群體真正購房,而不是炒房。必要時候也需要爭取一些高校外遷的政策,這樣利好人口的區域佈局。

北三縣樓市仍需冷靜,是否還會再次興起就只能留給時間來見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