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織造技術的紡織之神——黃道婆

創新織造技術的紡織之神——黃道婆

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傑出的科學家、發明家人才輩出,群星璀璨,構成了中國歷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與這道風景線不相稱的是,其中的女性,實在是太少了,真正是寥若晨星。尤其是女發明家,可以舉出姓名的,大概只有本文的主人公黃道婆一人而已。

關於黃道婆的生平事蹟,封建社會的歷史書上很少記載,僅在元代末年一些筆記小說裡略有反映。根據這些反映,可知她是當時的松江烏泥涇(今上海龍華)人,大概生於南宋末年,卒於元代初年。黃道婆生活的時代,正是中國棉織業發展的時代。我國棉織業出現比較晚,在棉花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絲、麻是我國先民的主要衣著原料。考古學研究的結果表明,至遲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掌握了比較成熟的絲織技術。到了漢朝,我國絲織技術發展得更加成熟。馬王堆出土的紡織品表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我國的絲麻紡織技術,已經相當先進了。

但是,相對於絲麻紡織業來說,我國內地棉織業的發展就比較晚了。棉花原產地不在中國,而是在非洲和南亞次大陸。產於這些地方的棉花,後來經西亞、東南亞等不同途徑傳入我國,先是傳到雲南、新疆等地,後來又逐漸傳入內地的黃河、長江流域。到了宋代,長江流域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棉花種植。

棉花取代絲麻成為人們的主要衣著原料,是歷史的必然。絲織品從採桑養蠶、繅絲拈線,到織成衣物,環節多,成本高,非一般人所能享用;麻織品從種麻、漚麻、剝離麻皮、抽出纖維,到紡織成線,同樣存在工序多、效率低的缺陷,而且其禦寒效果也不好。棉花因為可以“不麻而布,不繭而絮”,而且禦寒效果好,穿著舒服,加之成本低廉,所以受到人們歡迎。自棉花傳入我國內地以後,棉布就逐步取代麻布,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要衣著原料。

但是,當時內地的棉花加工技術比較落後,人們對去籽、彈松、並條、紡紗等工序的處理還很原始。這種狀況,嚴重妨礙了棉紡織業的發展。因而改革棉花加工工具、提高紡織技術,就成為當時棉紡織業面臨的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黃道婆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她是適應時代要求而湧現的棉紡織技術革新家。

黃道婆出身貧苦,因生活所迫,十二三歲就給人家當了童養媳。像多數童養媳一樣,黃道婆的童養媳生活也是暗無天日的。在丈夫家裡,她白天下地幹活,晚上紡紗織布到深夜,一邊負擔繁重的勞動,一邊還要忍受公婆的非人虐待,挨打受氣是家常便飯。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對於這種虐待,她無法做公開的反抗,只好忍氣吞聲。隨著年齡的增長,公婆的虐待與日俱增。黃道婆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她萌發了逃離這個家庭的念頭。有一次,為了一件小事,黃道婆又受到了公婆的毒打,並被關在房子裡不準吃飯。黃道婆忍無可忍,她終於下定了離開這個家庭的決心。於是,趁著晚上夜深人靜、公婆和丈夫都已熟睡的機會,黃道婆悄悄溜出家門,踏上了離家之路。

逃離家門之後,為了躲開丈夫有可能的追趕,黃道婆直奔黃浦江邊,躲進一條停泊在江邊的海船上。她只有一個念頭:隨船四海漂流,離家越遠越好。

天亮了,船主起錨開船,發現了黃道婆。黃道婆哭訴了自己的遭遇,船主十分同情,讓她留在了船上。就這樣,黃道婆隨船來到了遠離自己家鄉的海南島南部的崖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省崖縣。

崖州是海南少數民族黎族的聚居地。黃道婆隨船來到這裡,十分幸運。在封建禮教佔統治地位的社會里,一個從來未出過遠門的年輕婦女,隻身流落異鄉,人地生疏,無依無靠,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淳樸熱情的黎族同胞使她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溫暖。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黃道婆的遭遇,從生活上給了她很多照顧,使得黃道婆很快就在那裡安頓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