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飛控爲何如此逆天,解放軍王牌飛行員立功,祕密進廠一起研發

經過在鼎鑫基地的一場場紅藍對抗,現在大家都知道殲20厲害了。可是在這逆天性能的背後,那可真是血淚史啊,別的不說單說這飛控,其中的艱難就遠遠超出外界的想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得多虧成飛自己的強硬上,從專業的飛控所搶奪了話語權,自己親自出手搞定飛控,不是說自己不專業而是說自己更瞭解。而不這麼做的沈飛,大家都知道了吧,無論是在殲8還是殲11系列,甚至還有殲15那次出事,都和飛控有很大關係。

殲20飛控為何如此逆天,解放軍王牌飛行員立功,秘密進廠一起研發

為什麼成飛堅持自己做飛控,而不是交給理論上更專業的飛控所呢?其實原因就是從三代機開始,由於普遍用了電傳操縱系統來操作飛機的邊條、鴨翼等非線性渦升力,這種氣動耦合非常複雜,需要更為強悍的飛控軟件編寫,而且還需要進一步結合飛機機體結構,氣動佈局等參數,多種數據疊加在一起,這就發生了和過去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了,傳統的那種飛機設計所給出氣動參數,飛控所就按照這個參數編寫飛控軟件已經遠遠不行了。

殲20飛控為何如此逆天,解放軍王牌飛行員立功,秘密進廠一起研發

還有一個問題是中國的發動機確實比較差,為了彌補空中的機動性只能靠氣動佈局來彌補,譬如我們常見的鴨翼佈局,其實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飛控所來根據理論參數來寫代碼,後續會出現反覆的修改,這樣在兩個單位之間靠不斷溝通交流,這個成本也是很大的,所幸不如一家來完全搞定效率更高。這樣有了問題,自己心裡清楚,馬上進行現場解決,當然這樣做也需要付出痛苦的代價,還好成都所最後還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殲20飛控為何如此逆天,解放軍王牌飛行員立功,秘密進廠一起研發

殲20性能如此逆天還有一個絕招:王牌飛行員從設計階段就開始參與。戰鬥機是為飛行員服務的,就相當於戰士手裡的槍,需要什麼樣的槍,自己心裡最清楚。尤其是在東海和南海頻繁和外軍戰機過招的飛行員,心裡肯定有很多的想法,這些需求是來自炮聲隆隆的最前線,他們的意見最寶貴。於是就直接問空軍領導,想不想要最先進的戰機?廢話嘛,肯定要啊。好,那就派技術最好的飛行員來。需要啥性能,有啥要求,儘管提,完全你們說了算。於是乎,一批批的王牌飛行員進駐,和設計師同吃同睡一起搞殲20,飛行員跟著一起提需求,一起給研發建議。飛行員教設計師如何操作如何駕駛,最大的痛點是什麼?設計師教飛行員如何設計?頂級的設計師配頂級的飛行員,這樣做出來的飛機,性能會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