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古城尼茲瓦之旅

阿曼朋友說:“訪問中國的人,如果沒到長城,就等於沒有去過中國。而訪問阿曼的人,如果不到尼茲瓦,就等於沒有到過阿曼。”中國的長城以其雄偉的氣勢聞名於世,而阿曼的尼茲瓦,也有自己獨具的風情。

根據阿曼朋友的建議和安排,我們乘車離開馬斯喀特,專程去參觀尼茲瓦。汽車行駛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車速在第小時100公里以上。我從車窗向外望去,只見沿途一片沙漠,寸草不生,路旁難見到一棵綠樹。上條很長的輸油管道沿公路線向前延伸,一部分暴露在地面。路上有不少汽車在飛速地奔馳,但沿線幾乎見不到行人。偶爾路過幾個村鎮,才能見到一點綠色。我強烈地意識到,這就是海灣地區自然面貌的縮影:黃沙遍野,烈日炎炎,終年乾旱。水在這裡是多麼寶貴啊!有了水,才會有綠色,才會有生機!

正當我對綠色產生眷戀之情的時候,為我們開車的阿曼司機說,我們已經到達綠山腳下,瞬息間便可到達尼茲瓦。他沒有把車直接開進市中心而是先把我們拉到市郊,讓我們首先參觀阿曼人認為最能體現尼茲瓦特色的地下灌溉系統“法拉臺”。

綠色的“法拉吉”

“法拉吉”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意為地溝。它由一連串的水井構成,自離而低地排列下來,水在人工修成的地下水槽裡流淌,有時露出地面,頗像中國新疆地區的“坎兒井”。

在尼茲瓦,流傳著一則有關法拉吉的神話故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神蘇萊曼·本·達烏德有一天突然心血來潮,要出去觸敵心,便帶領群仙乘飛毯來到阿拉伯半島,遨遊阿曼。當到達尼茲瓦地區時,他看到此處氣候炎熱,雨水稀少,且無河流湖泊可以用於灌溉,致使大地乾裂,呈現出一片荒涼景象。天神頓時產生側隱之心,遂命隨行眾仙務必在10天內開鑿水渠一萬條,把綠山中的泉水引過來,不論在任何氣侯條件下都能保證水渠不枯竭,使這片荒野變成充滿生機的綠洲。從那時起,阿曼便有了法拉吉,有不沙法拉吉至今仍以達烏德命名。

史料記載,阿曼最早的法拉吉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據統計,阿曼全國現有4000多條法拉吉,最大的一條主渠長達10公里,支渠縱橫交錯,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地下灌溉網。這些法拉吉工程,並非在一朝一代完成,而是歷朝歷代不斷擴建、修復的結果。儘管法拉吉的工程規模和在世界上的影響遠不及長城,但它畢竟是阿曼人的祖先以自己的智慧和勞動為後代留下的傑作。阿曼人把它與中國的長城相比,可見法拉吉在他們心目中所佔有的特殊地位。怪不得在來尼茲瓦的路上司機不止一次地對我說:“到阿曼不可不到尼茲瓦,到尼茲瓦不可不參觀法拉吉。”

我們在尼茲瓦近郊參觀了一條叫“達里斯”的法拉吉,據說這是最大的一條法拉吉。主渠自綠山開始,渠道高3.4米,寬達3米。早季水深1米,雨季可達2米多。我們站在一段露天的法拉吉旁邊,聽到潺潺流水聲,恰似一曲悅耳的輕音樂,動人心絃。抬頭仰望,看到遠處的綠山蒼蒼茫茫。渠水流過的地方長滿棗椰、甘蔗、莊稼和花草,滿眼青翠。它像一條綠色的飄帶,系在綠山西南麓580米的原野上,一直延伸到遠方。這珍資的渠水像甘露,給乾渴的大地帶來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與途中見到的荒涼情景形成鮮明對比。在距我們不遠的渠道上方,幾位婦女頭頂水罐前來汲水。在附近的渠道下方,幾個頑童在打水仗取樂。

阿里朋友說,對尼茲瓦地區的人來說,水意味著一切,他們把渠水看得如同生命一樣寶貴。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法拉吉的水就成為一件頭等大事。昔日,由於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分配辦法,農戶之間、居民之間為爭水經常打架鬥毆,甚至結下世仇。部落之間也經常爆發“奪水之戰”,造成許多悲劇。現在,政府極為重視這個問題,專門成立了法拉吉管理局,負責處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糾紛,並對合理分配渠水的辦法做了具體安排。管理局規定,法拉吉的渠水首先要保證所有城鄉居民的飲水需要,其次便是洗澡用水。人們一般都到浴室去洗澡,浴室建在水渠上,由一間間小房子組成。男浴室建在上方,女浴室建在下方。另外,專門劃定一塊地方為死者入殮前洗屍之用。管理局對引水灌溉農田事宜和維修法拉吉的辦法也做了具體規定,從而保證法拉吉永久造福群眾。管理局的這些辦法兼顧了群眾的當前切身利益和長遠利益,受到廣泛的支持和擁護。

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
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
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

椰棗的故鄉

由於有法拉吉的滋潤,尼茲瓦地區的農民除種植大麥、小麥、棉花、甘蔗和各種蔬菜外,還種植棗椰、檸檬、香蕉、石榴、芒果等各種果樹,尤以種植棗椰而著稱。在這裡,我看到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棗椰伸展出長長的枝條,累累碩果掛滿枝頭,給人以充實、豐滿的感覺。阿曼朋友自豪地說,阿曼種植棗椰已有悠久的歷史,而尼茲瓦則是棗椰的故鄉。據說,早在4000多年前,尼茲瓦人就發現了世界上第一棵棗椰。經過他們精心培育,棗椰逐漸普及,後來又移植到阿拉伯半島其他國家及非洲國家。阿曼官方公佈的材料說,阿曼全國有600多萬棵棗椰,椰棗總產量居世界第五位。每年,阿里出口大量椰棗及其製品。阿曼的椰棗主要產在以尼茲瓦為首府的內阿曼地區。尼茲瓦市場上擺滿各種乾鮮椰棗,價錢比較便宜。在這個地區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椰棗加工廠,尼茲瓦市內就有一個年產500萬噸的椰棗加工廠,其產品遠銷歐洲和亞洲其他國家。椰棗是尼茲瓦的一大特產,它不僅是很好的饋贈品,還可以用它製作各種甜食。逢年過節或賓客臨門,好客的阿受人總要用椰棗做成一種年糕狀的甜食,請客人品嚐。

固若金湯的古堡

阿曼被譽為古城堡之國,擁有數百個頗具歷史價值的古城堡。尼茲瓦還曾是阿曼的古都,其古城堡就更加別具一格了。尼茲瓦是阿曼內地山區最大的城市,是前阿曼酋長國的首府。在歷史上,一些王朝曾在這裡修建過城堡,但絕大部分都已湮沒。在現存的十幾座古城堡中,尼茲瓦古城堡規模最大,也保存得最完整。這座城堡分三個階段建成,最古的一段建於800~1000年前,這一段只剩下很小一部分。其餘部分建於350~400年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建於亞里巴國王蘇丹·本·賽義夫執政期間(公元1649~1688年)。蘇丹·本·賽義夫是阿曼歷史上一位聲名顯赫的國王,他勇敢果斷,具有雄才大略。他執政期間,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把葡萄牙殖民軍趕出了馬斯喀特。為防禦外敵入侵,他決定大規模擴建尼茲瓦城堡。他一方面下令四處徵集民夫,準備建築材料;另一方面派人去哈伊馬角與富商進行聯繫,籌措資金費用。這座城堡的擴建工程持續了12年,後來又多次擴建和修葺,才形成現在的規模。

當我們來到尼茲瓦城堡時,適逢阿曼的假日,阿曼朋友特意為我們開放了古堡。我們跟著嚮導鑽進了這座城堡。古城堡高28米,周圓37米。堡內分設7道門,每道門自成體系,構成一個獨立作戰工事,內設許多“機關”。陌生人進得去,但出不來,極易迷失方向,掉進早已設計好的陷阱。每道門都是直上直下,極為險要,易守難攻。守衛者在暗處,攻堡者在明處,後者極易遭槍擊,很像我國抗日戰爭時期的地道。我們跟著嚮導,爬上了城堡的小平臺。平臺上有許多天窗,守城的士兵通過這些天窗向下投擲武器。再往上走,便是一個大平臺,它四周有6米高的圍牆,每個方向都有很多射擊孔,戰時每名神槍手有3個射擊孔,居高臨下對敵射擊,可有效狙擊攻擊城堡的敵軍。據嚮導說,當年敵軍進攻尼茲瓦時,賽義夫國王親率全體官兵到城堡上督戰,激勵士兵勇敢殺敵。儘管敵軍輪番進攻,但這座城堡固若金湯。我們在平臺上看到幾門土炮,這是昔日士兵們守城使用的武器,如今就陳列在這裡供人參觀。大平臺上有7個井口,分佈在7道門內,下面便是一條法拉吉渠道。不論平時還是戰時,都能保證供應整個城堡的用水需要。

精巧的手工藝品

作為阿曼古都的尼茲瓦素以精巧的手工工藝而著稱。在現在的市場上和商店裡,到處都是尼茲瓦人手工製作的咖啡壺、銅茶壺、銅盤和用金銀鑲嵌的各種腰帶、匕首套和馬刀鞘。尼茲瓦的製陶業也比較發達。當地人用的陶器製品既實用又美觀,上面飾有豐富多彩的圖案,體現了阿拉伯傳統的藝術風格,頗受人們的歡迎。尼茲瓦人大概受到天神達烏德所乘飛毯的啟示,還特別擅長編織各種斗篷、帳篷、船帆、地毯、掛毯和各種粗呢製品。

原載《當代世界》

小資料

尼茲瓦

尼茲瓦(阿拉伯語:阿拉伯語:نزوى‎),又譯作尼日瓦,是阿曼內陸地區最大的城市,位於馬斯喀特西南約200公里。尼茲瓦歷史上是阿曼古都之一,1920年後曾是阿曼伊斯蘭教長國的首都,後於1955年被馬斯喀特軍隊在英國軍隊的協助下攻佔,城市也在戰鬥中受到巨大破壞。自從卡布斯蘇丹上臺後,阿曼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復興尼茲瓦,現在該城已經恢復其椰棗加工中心、內地貿易中心和旅遊勝地的地位

尼茲瓦古堡

阿曼蘇丹國首都馬斯喀特往西130公里處,有一座世界聞名的尼茲瓦古堡。尼茲瓦城已有1500多年曆史,該古堡是亞里巴王朝第二任統治者蘇爾坦·本·賽伊夫花費了12年的工夫興建的。

古堡高100英尺,直徑120英尺,為泥石結構。它兩米多厚的牆壁,分為7層,從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土梯盤旋而上,要花20分鐘才能爬到堡頂。堡頂平臺為一個圓形廣場,足可容納500多名守衛者。尼茲瓦古堡,是阿曼當今現存100多座古堡中最大又最完整的。它宏偉的建築,傳奇的故事,成為觀光者不能不去的旅遊勝地。

法拉吉

法拉吉是阿曼人發明的灌溉系統。在阿曼隨處可見,現在仍在使用。由於法拉吉歷史悠久,結構獨特,加之實用功能突出等,在200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名錄》。

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
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
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
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
阿曼古城尼兹瓦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