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曾考虑东北一城市当首都,而不是如今的北京

我们都知道现如今我国的首都是北京,然而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毛主席曾因为首都问题而发愁!当时新中国的是首都总共拥有五个地方作为考虑,最开始毛主席的理想首都的位置并不是在北京,而是哈尔滨。那么为何毛主席有这样的想法呢?

随着三大战役结束,国内的局势越来越明朗,此时毛主席早已经有建立新中国的想法。不过对于首都定在那里,毛主席还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最开始他是想将首都定在哈尔滨,要知道当时的哈尔滨是中国最早解放的一批大城市,也是当中共中央东北军所在的城市,苏联当时跟我国的关系非常的好,这就让毛主席非常倾向于在哈尔滨设立首都,这样更加容易得到苏联的帮助,这样是为何毛主席想要选哈尔滨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曾考虑东北一城市当首都,而不是如今的北京

不过随着当时国内形势的发展, 解放军也成功的解放了众多的城市,基本上中国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在共产党的掌控之下。这就让毛主席有将自己将首都设立在哈尔滨的想法给放下,至于是具体是哪座城市,毛主席自己还是没有想好。1949年3月份,因为新中国成立的事情,这就让很多民主人士前往北平进行商议,其中便有王稼祥和夫人朱仲丽。

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曾考虑东北一城市当首都,而不是如今的北京

这些民主人士的到来便让毛主席非常的高兴,于是他便跟王稼祥就首都的设立问题进行商讨。当时毛主席便对王稼祥说:“我们即将取得全国的胜利,首都的问题也应该进行讨论了?你觉得哪里合适!”王稼祥在听到毛主席的话语之后,便直接说道,是不是选为北平为首都了?毛主席便问道:中央还没有做决定,你谈谈自己的想法,为何要将北平选为首都呢?

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曾考虑东北一城市当首都,而不是如今的北京

王稼祥便解释说,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将南京选为首都,可以说南京自古便是设立首都的选择,然而凡是定在南京的朝代,存在于世的年限都很短。虽然这样的说法可能有点迷信 ,但是从地理位置来看的话,南京也是不太适合的,南京太靠近海,也是不适合的。在说西安的话,现如今的经济发展迅速,对于首都也是有一定的要求,西安的位置有点偏僻,做首都的话有点不太合适。至于开封和洛阳的话,因为交通的因素,已经失去做首都的可能。

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曾考虑东北一城市当首都,而不是如今的北京

这样看下来的话,能够成为首都的地方便是北平,一方面是地理条件非常的好,靠近苏联就能够接受来自北方的援助,并且在短时间内没有战争的威胁。另一方面则是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扼守东北和关宁的咽喉地带,因此选择北平当首都绝对是可以的。

最终在经过大家的探讨之后,最终决定将新中国的首都设立在北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