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將軍墓中記載著一段話,日本網民看後: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在亞洲歷史上,中國很長一段時間是亞洲的中心,要求周圍國家承認中國的宗主地位,曾長期存在著一個由中國主導的特殊國際秩序—宗藩。例如越南、朝鮮等。藩屬國常以進貢之名行貿易之實。屬國進貢後中國常還以等質或更多的禮物。

唐朝將軍墓中記載著一段話,日本網民看後: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實際上,藩屬國從中國皇帝身上得到治權,但中國皇帝對從屬國的影響力因朝代而不同。雖說清朝滅亡以後,“藩屬”這個詞也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但由於長期受中原王朝文化影響,藩屬國直到今天依然留存著很多印記,最典型的就是歷史記載。像韓國、日本的史書基本都是用漢字書寫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懂漢字,恐怕連本國曆史都讀不懂了。

唐朝將軍墓中記載著一段話,日本網民看後: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比如歷經風塵、飽經歲月流傳下來的史書和古墓,像是禰軍墓的發掘。2017年6月,西安博物院開展的“十年珍藏”文物精品展上曾經展出了出土自禰軍墓的石碑墓誌。上面清楚的記載了“日本”國名的由來。(之前的文章有提到過,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而就在去年的6月,西安博物院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那便是禰軍墓誌。那麼,有人可能要問了,這個禰軍是誰呢?墓誌上寫明瞭,此人是唐朝故右威衛將軍上柱國。

唐朝將軍墓中記載著一段話,日本網民看後: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禰軍或許在歷史上不是很出名,但在他的墓誌上,卻有驚人的發現。裡面寫著禰軍的祖上是大名鼎鼎的禰衡,在五胡亂華的時候,禰氏一族便逃亡朝鮮半島,還成為了百濟國的佐平,就相當於中國的六部大員。

這位將軍還曾經出使過當時被叫了上千年“倭國”的日本,原因是日本援兵百濟被唐朝打的全軍覆沒,深感差距之大,遂臣服。禰軍是被派去受降的。自此,當時日本最高統治者廢除了自稱與“皇帝”齊名的“天皇”帝號,向唐朝俯首稱臣,衣同式、書同文、年同歷,正式成為了唐朝的“藩屬國”。

正是有了這麼一段傳奇的經歷,禰軍的墓誌銘中也記載了很多中日韓三國缺失的重要史實。

唐朝將軍墓中記載著一段話,日本網民看後: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1、僭帝稱臣。在之前所有的記載當中,日本從未做過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而且跟藩屬國君主稱王不同,日本直接稱的是“天皇”,與中原王朝的皇帝平起平坐。

但禰軍墓誌銘中卻明確記載了:公元665年,禰軍以唐使身份出使日本,此前日本因為出兵救援百濟,白江口一戰被唐軍打的全軍覆沒,所以天智天皇廢帝號向唐朝稱臣,並廢除原有曆法,採用唐高宗的麟德歷。

唐朝將軍墓中記載著一段話,日本網民看後: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2.在墓誌中有寫道,“於時日本餘噍,據扶桑以逋誅”,這話的意思是百濟(今韓國)上的餘孽躲到了扶桑(今日本)。也就是說最早叫日本的國家,竟是朝鮮半島上的百濟。

這一點墓誌是不會錯的,因為禰軍出使日本五年後,禰軍帶去的國書上還是寫的大唐皇帝敬問倭王書,那時候日本並不是叫日本,而是叫倭國。

就在禰軍出使日本的五年,唐朝給日本的國書還寫著“大唐皇帝敬問倭王書”,也就是說在那個時代,“日本”的名字還是倭國。

唐朝將軍墓中記載著一段話,日本網民看後: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早在隋朝的時候,倭國曾寫信給隋煬帝,信中說的是日出地方的天子(日本天皇)給日落地方的天子(隋煬帝),根據這個習慣,後人以為“日本”這兩個字是日本人先用的。

禰軍墓誌的發現,完全推翻了這一切。也難怪日本網民知道這一發現後,悲哀的評論道:“所以我們繼承了百濟國號?恥辱”、“天智之類,完全唐朝的傀儡吧”、“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