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能服役到2050年,但比起這型國產戰機,它的壽命不算長

殲-20什麼時候退役?現在拋出這個問題,也許很多看官會覺得言之尚早,但對於軍用飛機的設計者來說,戰鬥機的機體壽命問題卻要作為研製之初的重要問題通盤考慮,以殲-20、FC-31為代表的國產第四代戰鬥機的壽命比起以往的三代機、二代機已有很大的進步,當然和教練-10(L-15)“獵鷹”這樣的新一代高級教練機相比,它們的壽命還不算長。

殲20能服役到2050年,但比起這型國產戰機,它的壽命不算長

目前,國產四代機中,殲-20的機體壽命作為戰鬥機主要的戰技術指標尚未披露過。但是同時期研製的FC-31“鶻鷹”隱形戰鬥機,卻曾公開披露過機體壽命指標,那就是不小於6000-8000小時/30日曆年,殲-20是經過競標並裝備中國空軍的四代機,這一指標相信不會比“鶻鷹”差,達到8000小時水平線的可能性很大。

殲20能服役到2050年,但比起這型國產戰機,它的壽命不算長

而美軍裝備的新一代F-35“閃電II”戰鬥機,機體壽命同樣也是8000小時,比起第三代戰鬥機有很大的進步。美軍裝備的F-16戰鬥機,最初機體設計壽命僅有4000小時,但經過綜合延壽措施後增加至8000小時,俄羅斯的蘇-27戰鬥機在設計之初借鑑了西方戰機設計理念,這一指標增至5000小時,比二代機時代翻了一倍,因此1992年首次裝備中國空軍的蘇-27SK型戰鬥機,首批已於2016年前後開始退役。

殲20能服役到2050年,但比起這型國產戰機,它的壽命不算長

中國空軍三代機部隊,飛行員年均飛行小時已超過200小時,殲-20的機體壽命如果有8000小時,意味著在中等強度使用環境下,能夠使用到2050年以後,當然在那個時候,我們的六代機也早已服役了,按照楊偉院士的設想,2035年或許是國產六代機出現的時間節點。

殲20能服役到2050年,但比起這型國產戰機,它的壽命不算長

四代機如此重視機體壽命,全因現代化戰鬥機越來越貴。較長的機體壽命可以讓現代化戰鬥機儘可能的多服役一段時間,並通過加強機翼強度等措施進一步延壽,節省新買戰鬥機的鉅額費用,而在整個全壽命週期內,它還會更換多臺發動機,現代化的四代推比10一級發動機,如美國的F135發動機總壽命/首翻壽命高達8000小時/4000小時,國產的太行發動機,研製人員曾披露兩項指標僅有1500小時/600小時,渦扇-15能有多達進步尚不得而知。

殲20能服役到2050年,但比起這型國產戰機,它的壽命不算長

其實,戰鬥機的機體壽命在軍用飛機上並不算最長,比起高級教練機還是差一些。國產教練-10(L-15)高教機早就披露過機體壽命可以達到10000小時,因為在訓練基地長期使用,因此機體壽命是高教機設計之初重要考慮的一項指標。

殲20能服役到2050年,但比起這型國產戰機,它的壽命不算長

對於老舊戰機,延壽很多時候都是迫不得已,比如美軍的B-52H轟炸機,因為可以投射AGM-86B巡航導彈的不可或缺作用而不斷延壽,自1962年服役迄今已近60年,但美軍為此付出的維護成本也是很高的,對維護人員的素質要求也很高,因此現代化戰鬥機,設計之初的壽命肯定是越長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