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教育再獲超1億美元融資 AI挽救在線「一對一」?

海风教育再获超1亿美元融资 AI挽救在线“一对一”?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馮櫻子 北京報道

7月4日,K12在線1對1教育品牌海風教育宣佈完成C+輪融資,這也是繼2018年1月完成C輪融資後,海風教育半年內獲得的第二筆融資。整個C系列輪融資金額總計超過1億美金,由好未來、源碼資本和某主權基金聯合領投,湧鏵資本、零一創投等老股東跟投。

此外,在資本的熱捧下, VIPKID、噠噠英語、掌門1對1、三好網等K12在線教育機構均在上半年傳出新一輪融資消息。

但在K12在線教育機構融資額不斷刷新高的同時,在線教育盈利能力不斷受外界質疑。尤其多家在線教育平臺黯然離場後,創業者們不禁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在線教育不再是看起來很美?

為滿足個性化押寶一對一

近兩年,K12教育行業發展可謂是如火如荼。源碼資本合夥人黃雲剛對《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有數據顯示,單K12領域,已經超過6000億人民幣的市場,很值得期待未來不斷出現超過10億美金估值的公司。

實際上,海風教育是以做大學自主招生輔導培訓起家,但由於該賽道相對較窄,天花板低;且線下模式低效、低能等問題一直無法得到解決。2014年,海風教育決定放棄線下業務和一年幾百萬盈利,全面轉型在線教育。並受到在線一對一教育培訓機構如VIPabc、51Talk等項目啟發,決定押寶K12在線一對一教育。

一對一早期最早出現在口語外教領域,後逐步在中小學課外輔導中廣泛運用。且與傳統教育機構主要採用的班課式教育不同,一對一目前已成為K12在線教育機構的主要賽道。

海風教育創始人兼CEO鄭文丞表示,新東方和好未來的核心業務是一對多的班課,優勢是毛利高、成本結構好。但班課需要具備一個前提條件——它需要湊齊水平相當、目標相近的學生,否則體驗就很糟糕。

例如,新東方起初做留學語言培訓,教的是課堂之外的內容;學而思是以小學奧賽業務起家,是一個培優及超前學習的過程,來上課學生的水平比較齊整。

而當教育機構面對中學生這類群體時,繼續推行班課模式不一定會收到良好教學效果。簡單說,中學生有典型的升學需求,課外輔導講授的知識都是學校裡曾經學過的內容,因此不同學生在參加課外輔導時起點就變的不同了,課外補習也出現分層的情況,鄭文丞為《華夏時報》記者分析,好學生相似度高,參加班課的體驗較好,但中等層次以下的學生很難通過班課來提升學習成績,他們參加標準化班課,時間效率會大幅下降。

“這就催生了一對一教育賽道,並且在過去十年當中快速發展。”鄭文丞說,同時,家庭教育預算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們有能力為一對一教育付費。在消費升級背景下,用戶對個性化學習的整體需求迅速膨脹。

“我們發現整個中小學課外輔導培訓真正的市場在於滿足中等層次以下學生的補差需求。”鄭文丞提到。

讓線上1對1不再“看上去很美”

一方面,K12在線教育機構融資額不斷刷新高;另一方面,在線教育盈利能力不斷受外界質疑。此前央視財經報道稱,市場機構對400家主要在線教育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6年底,其中15%的企業瀕臨倒閉。

同時,伴隨91外教、老師來了、小馬過河等在線教育平臺黯然離場,讓在線教育似乎成為一場“看上去很美”的生意。

尤其有人質疑在線1對1成本高、利潤率低。而在鄭文丞眼中,這是對線上1對1經濟模型的誤解。

據主打1對1在線少兒英語教育的VIPKID2017財年(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顯示,其營收達到50億元,確認收入增長近6倍。

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鄭文丞表示:“從經濟模型角度,對線下教育而言,班課模式顯著好於一對一模式,但這個邏輯放在線上教育領域不一定成立。”當在線教育打破場地限制後,整體成本結構與線下教育出現了本質性區別。

鄭文丞進一步為記者分析,線上班課教學模式中,因為教師成本佔比大幅下降,所以大家認為整理毛利水平會顯著提升。但實際上,在線一對多班課會面臨定價偏低,訂單能貢獻的收入大幅下滑。與此同時,在線教育“賽道流量”有限,競爭者眾多,導致了教育機構的市場投入,營銷費用居高不下,此部分費用的佔比也會大幅提升。這是在線一對多模式會遇到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除了新東方在線,好未來網校這樣有流量基礎和自身品牌保障的項目盈利較好外,其它項目中,大部分在這個經濟模型裡發展的不是很好。”鄭文丞表示。

另一方面,在線一對一教育可以完全取消供需兩頭的地理位置限制。但在線班課形式需要聚集一些水平相近、目標相當的學生,這就提高了集中度的要求,畢竟不同學生面對的教材版本、年紀、學科需求可能不同,這對教育機構招生能力是個挑戰。

用“數據分析”優化“主觀認知”

除了鄭文丞思考的經濟模型外,業內認為,智能化將是在線教育盈利的突破口。從2011年到2012年,一起作業和英語流利說等公司就已經把語音識別用到教育中;在圖像識別方面,出現了以學霸君、作業幫和小猿搜題為代表的拍照搜題公司。但如何才能讓技術對教育的改變不只留於表面,是在線教育機構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在線上一對一教學過程當中,場景需要的不再是一個傳統的劇場腳本,而是一個計算機腳本。通過大量數據分析去判斷哪些知識點需要教,針對某個學生應該採取什麼教學方案。線上一對一模式的個性化需求讓AI在教育領域有了施展空間。

具體而言,班課教育的課堂是以老師為中心,機構為老師準備好一份標準化講義後,老師照著講,通過“劇本成就演員”的授課模式,也能達到一定教學效果。但一對一模式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再用原來滿堂灌的班課教學思路其實已無法應對。“相當於讓一個即興表演的演員硬按照劇本表演,這樣基本達不到預期效果。”鄭文丞對記者說。

一對一因材施教的背後是需求,對於每個學生在不同知識點上,需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案和策略。而傳統教學體系中,老師主觀水平的差異導致了教學表現的不穩定。而通過機器學習能夠優化教育資源,為老師賦能,在教學過程中,從備課到教學方法的選擇,從作業佈置到測試設計,老師可以有據可依,從而做出更好地選擇,鄭文丞提到。

然而,AI在教育領域應用最大的障礙就是數據缺失。一起科技創始人劉暢曾表示,目前數據是絕大多數教育公司面臨最大的問題。人工智能需要海量精準的數據,並且樣本數據越連續越好,越準確越好,但現在無論是從線下轉到線上,還是從題庫、1對1教育方向切入的教育企業,都在數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鄭文丞也對記者說,從歷史來看,教育培訓不屬於數據基礎特別好的行業。不論公立學校課堂教育,還是線下培訓班教學,大部分課程結束後都沒有留下數據。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就沒有基礎和發展空間。

因此教學要有一個從線下搬到線上的過程,鄭文丞提到,海風教育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會把所有歷史數據都全維度記錄下來。此外,在掌握數據的前提下,漸進式迭代算法和技術,能夠更好地為教師賦能,改進教學行為。“我們認為在行業內開展相關技術運用,是相對比較務實的一種可行路徑。”

在鄭文丞看來,從互聯網+教育到AI+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互聯網+教育模式的邏輯,大致是通過互聯網來提升效率問題。簡單講,互聯網+教育取消了線下場地成本,通信成本等。而在此基礎上,大數據相關技術應用可以更進一步,解決線下課堂“黑盒化”問題。

具體而言,鄭文丞表示,教育是典型得消費者與用戶分離的行業。付錢的是家長(消費者),上課的是學生(用戶)。而對於家長而言,他無法參與課堂,要驗證教學效果的週期很長,可能要等半年才能知道孩子的成績有沒有提高。而教育機構管理者往往也無法及時檢測課堂的狀況。這就形成了教育的“黑盒化”。

要解決黑盒問題,在線教育平臺需要累計教學數據,並加以分析檢測讓課堂透明化。這樣一方面機構可以監管課程,另一方面統計分析能夠更精細化地支持運營和管理。而在前兩者的基礎上才會出現真正的AI+教育。

舉例而言,今年4月23日,海風教育曾推出AI教學應用“好望角”。鄭文丞曾介紹,“好望角”AI系統通過精準的人臉識別,各類基於人臉表情分析的複雜工作將能夠得到更細緻地開展。升級後的海風智學中心,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好望角”對學生面部表情進行情緒分析、對學生的眼球焦點進行分析,以此判斷學生當前上課注意力情況,還能對學生、老師的語音進行轉義分析,對其所說語義、語氣進行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